想嘗試影片剪輯、業餘程度的筆電選擇

hjk1045 wrote:
假設大大還是會用到微軟,店員說的沒錯,買intel cpu的MacBook。
除非是下定決心不再用微軟的作業系統,這樣就可以買M1喔。
我是下定決心全部要切換apple,當初花了一個月才完全轉換過來
+1

M1 Mac 之巨大優點 :
M1晶片 “黑科技等級” 的 <突出性能> 與 <冷靜續航> 完美並存

但唯二缺點還是要講 :
(1) win x86 x64 軟體的執行能力,比起 intel Mac 輸很多
(2) Thunderbolt埠 的數量(2個vs最多4個)及相容性(例如比較會挑外接盒、塢)、功能性 (例如無法 eGPU 外接獨顯),比起 intel Mac 輸蠻多
Enter Passcode wrote:
分享一下我的配備

我們辦公室有 
2016 MBA 13 8/256
2016 MBP 13 8/256
2017 iMAC 21.5 8/512
2017 iMAC 27 24/512
2019 MBP 13 8/256
2020 Mini 16/256

我拿4台機器來轉檔

6.88GB 檔案轉 MP4, H.256
2017 iMAC 21.5 8/512  約 185 分鐘
2017 iMAC 27 24/512 軟體當掉
2019 MBP 13 8/256 185 分鐘只跑了 75%
2020 Mini 16/256 34 分鐘

我唯一需要使用 MS 的原因是因為 VISIO 這個軟體
感謝您分享 轉檔耗時測試比較。

據個人所知,影音轉檔 有分 軟壓(@CPU) 與 硬壓(@GPU),例如 intel 內顯GPU 的硬壓 叫作 QuickSync。

硬壓 的速度遠高於 軟壓,但輸出的壓縮畫質卻只輸在些微細節,故多數情況下會採用省時的 硬壓。

可否請教兩個疑問 :
(1) 您以上的 轉檔耗時測試比較 皆是採用 硬壓 的方式嗎?
(2) 請問不管是採用 硬壓 或 軟壓,都是 2020 Mini 16/256 (M1) 贏很大嗎?
cbmtvb wrote:
win x86 x64 軟體的執行能力,比起 intel Mac 輸很多

請問「比起 intel Mac 輸很多」這是你親身的使用體驗?

還是聽馬路新聞說的?



我剛入手Macbook Pro M1版
使用幾天下來的感受
就算是尚未支援原生 ARM 的Adobe軟體,
效能表現也是非常優秀!
根本就沒有什麼比起 intel Mac 輸很多的情況,
我甚至覺得比16吋款的Macbook Pro更順...




cbmtvb wrote:
Thunderbolt埠 的數量(2個vs最多4個)及相容性(例如比較會挑外接盒、塢 ; 無法 eGPU 外接獨顯),比起 intel Mac 輸蠻多

M1版「多」支援了USB4.0 , 相容性怎麼反而會比較差?這什麼邏輯?

eGPU不支援是因為當初就不是設計給ARM SoC的產品,一時間沒有eGPU可支援也是理所當然,這個跟連接埠相容性「一點關係都沒有」,另外M1的GPU效能,目前網路上評價介於i1050跟i1060間,但是M1有編輯8K影片的實力,這部分i1050這類卡是望塵莫及,以Macbook Pro/Air的產品定位來說,能不能接eGPU自然影響也不是那麼大~

最後,樓主是要買來剪影片的,
不管M1版蘋果電腦能不能外接eGPU,
只要是採用支援原生M1的剪輯軟體,
M1版效能都壓倒性的贏過絕大多數Intel CPU的蘋果機種
Enter Passcode wrote:
分享一下我的配備

我們辦公室有
2016 MBA 13 8/256
2016 MBP 13 8/256
2017 iMAC 21.5 8/512
2017 iMAC 27 24/512
2019 MBP 13 8/256
2020 Mini 16/256

我拿4台機器來轉檔

6.88GB 檔案轉 MP4, H.256
2017 iMAC 21.5 8/512  約 185 分鐘
2017 iMAC 27 24/512 軟體當掉
2019 MBP 13 8/256 185 分鐘只跑了 75%
2020 Mini 16/256 34 分鐘

我唯一需要使用 MS 的原因是因為 VISIO 這個軟體


請問轉檔軟體是用哪一套?

不同轉檔軟體優化上也會有差異
如果只是業餘要剪影片的話 
 
其實根本不需要刻意多買新的電腦來學剪影片
 
自己的瓶頸在哪裡都不知道還要跳入根本陌生的作業環境的話
學到後來可能感覺會很模糊
因為會有大半時間都在摸索系統
 
建議手上有電腦就用電腦
沒電腦就用平板
 
找便宜免費的來練手就很夠了 
又不靠這個吃飯的話 速度什麼的擺一邊 
腦袋學會什麼東西才是最關鍵的
 
對於影片剪輯跟自己基本的作業流程以及輸出目標影片弄清楚之後
應該最先投資的會是外接硬碟 
 
素材每天增加 每天想可以怎樣剪輯自己想要的出來 
然後就是丟著輸出 人去吃飯睡覺打電動就好
剛學影片剪輯 硬體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cbmtvb wrote:
(1) 您以上的 轉檔耗時測試比較 皆是採用 硬壓 的方式嗎?
(2) 請問不管是採用 硬壓 或 軟壓,都是 2020 Mini 16/256 (M1) 贏很大嗎?


不好意思,新手剪影片,不知道硬壓還是軟壓

我會用的軟體約

Insta360 studio 2020/2021 M1 快 約 3 倍
Adobe PR M1 快 (我週末可以做一個比較)
iMovie M1 快

Photoshop 目前M1 打不開

希望有幫到你
Star Kfeirchris wrote:
請問轉檔軟體是用哪一(恕刪)


上面測試的是用我的 insta360 studio 2020/2021

那個軟體並沒有特別為 Mac 或 M1 優化
Phenix wrote:
如果只是業餘要剪影片(恕刪)


不筆戰,不能完全認同

當你在做檔案輸出

180 分鐘 vs 30 分鐘,相信你再大的熱情,都有可能被澆熄

相信現在很多人動不動都在搞 Full HD, 4K 的影片

如果只是打字,上網,相信是沒有必要買新 M1 的
Enter Passcode wrote:
不好意思,新手剪影片...(恕刪)


M1晶片不能用photoshop???
Wannabe123 wrote:
M1晶片不能用photoshop...(恕刪)


目前我的還不行 photoshop 2019,有誰的可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