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不用USB 3.0的原因之一

不用在意普及的程度吧...
到時後有那個需求就會有了,不會跟錢過不去的阿。

而且就算不普及,買MAC會用到的Thunderbolt就是會用,不需要的USB2.0慢慢拖也會動阿。族群已經在買之前就已經分開來了,Windows又不是五年十年就會推倒,現在大家硬體/軟體技術都那麼強了,未來很明顯就是走無線跟有線超高速,先替自己家裏的頻寬煩惱吧。

如果都只有一種主流技術,消費者就真的很可憐了。
高速介面除了外接硬碟之外
還有一個可能的用途: 外接顯卡
類似新的VAIO Z系列
要出外洽公的時候用省電的內顯
在家裡要看電影打電動就接上Dock
一台就可以同時兼顧效能和輕薄
Thunderbolt不是不好,是我們看的都沒都沒老賈遠,消費者只在意好用跟便宜,
Thunderbolt現在連個外接盒都買不到,消費者當然嘔,
apple只推最好的東西,USB3.0這種低速介面他當然看不上,
我也不看好Thunderbolt會成功(成主流),不過是因為我們跟廠商都跟不上老賈的腳步罷了.
講的很有道理,但是卻沒道理
1.INTEL和APPLE的確是合作關係,也有簽訂條約在2012年以前只有APPLE可以賣
之後呢??SONY WD 等公司都有計劃要生產相關產品,只是現在還不可以而已

2.INTEL的TB晶片做了多久,他希望的主力市場是PC,一開始也根本沒和APPLE合作
一開始這技術的連接器是USB3.0,後來因為在協會裡面一直無法推成功才和蘋果合作(這是現在USB3.0全世界的連接器都還沒辦法認證的原因)

有些東西的生產製程需要蘋果認證,但是晶片不用(晶片是INTEL的,自主開發為什麼要蘋果認可?)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Thunderbolt基於PCIe技術
就如前面網友說的,在橋接到其他IO技術更具彈性
Apple剛推出的Cinema Display with Thunderbolt就是好例子
電腦端連出一個Thunderbolt,可以轉到乙太網路、USB以及螢幕輸出等

另外Thunderbolt技術可以支援daisy-chain的串接
以現在市面上Promise和Lacie兩款磁碟陣列櫃來說
都可進行串接來擴充容量,同樣只需佔用主機上的一組IO
比較類似FW800的規範

上述兩點都可以大幅精簡桌面環境、減少電腦端IO埠的佔用
符合Apple less is more的設計哲學


另外目前這個介面,能夠發揮到極致傳輸速度的大概就是磁碟陣列
以6 bay式的DAS來說,單顆硬碟算150MB/s
六個硬碟組RAID 0可以達到900MB/s,很接近Thunderoblt理論值的10Gb/s (1250MB/s)
這個跟需要用到CPU支援,動輒打對折的USB技術來說速度快很多
又目前USB 3.0其實相容性和驅動程式相容性還不甚佳
比起Thunderbolt在Apple/Intel這樣"相較封閉"的平台
可以保證一定效能的應用狀況下,不難見為何Apple要就Thunderbolt、捨USB 3.0了


麥克順 wrote:
現在透過ThunderBolt規格,你可以把它想成是當初那些插槽的延伸,
因為ThunderBolt可以傳輸資料、視訊與電力,
若將來許多專業器材(顯示卡、加速卡、音效卡...)有ThunderBolt規格,
那主機買簡單一點的,其他等有需要時透過ThunderBolt外接,這樣就達成擴充的功能了,
也算是真正落實Dock這種觀念。


我也覺得這點是Apple強調ThunderBolt的原因之一,可以拿來輸出影像、音效、傳輸資料,目前他自家最新款的Apple LED Cinema設計簡直把它延伸成一個Dock了。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USB 10.0? 差點噴飯
到底懂不懂後面version那個意思
而且USB是USB-IF協會(眾多大公司組成)訂立的公開規格

Apple不是不支援USB3.0
只是說現在還不夠成熟
連Intel自己出的主板芯片都沒支援
所以目前尚未支援
其實已Mac上的USB2.0, 目前已經足夠了

至於iPad系列不支援
考慮是在於耗能
依照規格書, USB3.0必須提供高達900mA的驅動電流(USB2.0為500mA)
依照iPad大概4000mW的鋰電池
如果有某些耗能的USB設備插入, iPad電池使用時間將大幅減短
這不符合iPad手持, 長時間使用的設計初衷
所以不列入標準配備

但Apple有出camera kit
一樣有提供Apple docking轉USB2.0的介面(相信以後也會有3.0)
大家想的都太政治了......


janwoei wrote:
我也覺得這點是Apple強調ThunderBolt的原因之一,可以拿來輸出影像、音效、傳輸資料,目前他自家最新款的Apple LED Cinema設計簡直把它延伸成一個Dock了。

之前台灣一直想做的事情,因為商業利益,因為政治勢力,所以無法推出來
現在反而讓蘋果成為先推出一個可以同時傳送聲音、影像、資料的介面

我認為蘋果強的地方不是創新
而是把「舊的東西成功的推出來」!!
平板電腦六年前失敗,蘋果成功推出IPAD
智慧型手機與APP很多年前就有,但是發光發熱的也是蘋果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jimmy1019 wrote:
如果哪天有廠商出一隻U3 滑鼠,我會覺得他瘋了.......(恕刪)


USB 3.0 主機端(host)控制晶片均價已跌破2美元,裝置端(device)晶片均價下看0.7美元。

還會覺得廠商他瘋了嗎?

支援Mac的USB 3.0的產品也遠多於 thunderbolt

http://www.mac-usb3.com/index.html

Apple內建USB 3.0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也不會影響大局

需要的人自己買塊介面卡就ok 又不貴
這是USB3.0最悲哀的地方
現在做USB3.0控制IC的利潤還不如USB2.0
而且現在的USB3.0控制IC, 為了和USB2.0相容
實際上都是將USB2.0和USB3.0的Phy同時放進一顆IC
也因而成本居高不下
獲利反而因為台廠間的火拼, 節節下落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