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即將改變未來Mac的產品線

AppleDesign wrote:
找這兩款蘋果出的產品比Geekbench Single/Multi-core跑分,iPad Pro已經不比Intel差了


我認為這就是重點了
現在iPad Pro 的跑分已經不輸Intel i7了, 而且還只是tsmc N7製程而已
明年tsmc 的N5 or 接下來的N3..............把CPU弄到4大核8小核, 怎麼樣也是比Intel i7快
iPad Pro賣3萬......MBA也是3萬附近
把最低階MBA換上ARM CPU....................讓消費者選擇想跑PadOS的買iPad, 想跑MacOS的買MBA, 而且實際感受起來還不會差太多

對於 Apple成本來說, 換上自家 ARM CPU.......成本至少少1/4以上, 為何不做
呵呵,
有人很清楚,有人胡說八道。

ARM與x86是指令集的差異,並不存在ARM僅限做出手機等級的應用;
要是apple真的要出ARM版mac,在OS上也是用ARM去架構出另一款桌面級OS。

要擔心的是開發者。
liangcase wrote:
iPad Pro +(恕刪)


iPad Pro 跟MBA 這兩款受眾目標重疊根本不是問題,蘋果向來喜歡產品互蝕的題目,看哪個出現。
不只蘋果喜歡,正常的品牌公司,都會嘗試重疊兩款產品的售價與接近的功能,是來是延伸產品線與價格帶,二來是摸索消費者真正的偏好與後續的回饋,硬體款式上目標受眾重疊是必然。

Mac Catalyst的出現,長線而言是為了導引iOS裡上百萬的apps,在未來ARM Mac裡有更多軟體可以使用,擴大Mac的生態圈,進而吸引iPhone+PC的使用者,變成iPhone+Mac的使用者。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WOLFLE wrote:
呵呵,有人很清楚,有(恕刪)


從Mac的硬體消費者來看,或是從macOS可以提供良好的軟體使用體驗來看,最後變成mac的使用者,多半比PC使用者願意付費使用(買斷或是訂閱)軟體。在這樣子有錢可以賺的驅使下,既有的軟體開發商沒有道理移轉軟體版本到ARM macOS上,應該不至於需要太擔心。

該擔心的反而是,軟體開發商其實並不愛從Mac appStore上架軟體,讓蘋果收30%這件事情上,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jhlien wrote:


我認為這就是重點...(恕刪)


新的Arm OS X 電腦既無iPad app 可以用,又沒有intel OS X app可以用,出來了誰想買?
AppleDesign wrote:


從Mac的硬體消...(恕刪)

前面已經討論過了,全面轉今年可能性太低
但是如果只轉一部分輕量產品,那市場會很小很小;小到軟體開發商無視他。
要推出OS X for ARM 不太可能
覺得AMD取代intel比較有可能 像當年intel取代iBM一樣
只是換AMD不用大改系統架構 只要做出針對AMD的調整與優化

intel在這幾年不僅效能被AMD擊垮
連自豪的筆記型電腦用CPU在今年也被AMD超越了
核心與執行緒比你多 顯示能力比你高 用電卻差不多省

------------

個人認為不可能的原因是
OSX與iOS之間的融合 蘋果幾乎沒有做出來過
iOS軟體做成桌面軟體 變成可在桌面系統操作的軟體 幾乎不可能
等於iOS軟體要做兩個介面出來 移動與桌面
軟體商哪會閒閒沒事 一個軟體做兩個介面出來
又不是微軟蘋果各做一個兩邊都賺
(一個軟體 兩個系統版本 兩邊都賣)
這做出來只有蘋果這邊要用 還不會賣兩次
(一個軟體 兩個介面 只在蘋果上賣一次)

再來要iOS專門的軟體開發商在習慣iOS操作介面後 再去做桌面系統的軟體介面
會做出很多違背使用習慣的操作狀況

即便iPad軟體介面的改變 是接近融合的狀況
但依然要對手指操作做出來的介面
給手指點擊用的大圖示大按鈕 並不是非常適合鍵盤滑鼠操作
                              彈幕濃!
kevine wrote:
新的Arm OS X(恕刪)


不了解蘋果過往的優秀,就不能理解為什麼聽起來是天方夜譚的技術平台移轉,為什麼蘋果要拋棄既有的開方商支援,但是就是蘋果做得到,也只有蘋果做得到。

1. 先說最早的1994年,蘋果從Motorola 68K CPU轉換到PowerPC。Mac OS 7.x處於古典的環境,但是加入了Mac 68K emulator,讓為了68K而寫的古典MacOS可以在PowerPC上執行。

2. Mac OS 9轉換到OS X時期的2001年。雖然一樣是跑PowerPC CPU但是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的環境。寫給Mac OS 9古典環境的軟體與OS X的軟體是完全不一樣的程式,Mac全換成OS X後,有軟體可以跑嗎?

蘋果創造了三種軟體程式規範:
a. Classic 版本(都不想改寫的應用程式),
b. Carbon 版本 (a 版本程式稍加更動),
c. Cocoa版本(為 OSX 全新改寫的應用程式)

然後呢?在OS X作業系統環境下,再提供Classic Mode(OSX裡再跑古典MacOS 9的概念),讓搭載OS X的PPC Mac可以一次跑a,b,c, 三種應用程式!

3. 2006年,一樣是OS X但是從PPC轉換到Intel CPU,OS X裡搭載Rosetta 模擬器,讓之前的b. Carbon 版本與c. Cocoa版本可以直接在Intel MAC下執行。在此同時,蘋果推類似太極標誌的 Universal Binary建議版本,建議開發商在CPU過渡期間更新軟體版本,一個軟體應用程式,PPC/Intel Mac均可原生執行。

Mac僅僅打掉從寫新作業系統也好,Mac打掉換掉CPU也換掉新作業系統也好,從來蘋果就規劃好過渡方案,讓新的Mac硬體,不缺應用程式。

別再說Mac換新CPU就等於Microsoft Windows on ARM會沒有應用程式可以執行這種沒有見解的話了,好嗎?蘋果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以前沒那麼蠢,未來也不會這麼蠢。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AppleDesign wrote:


不了解蘋果過往的...(恕刪)
 
 
 
笑死!兩個轉移階段我都經歷過; 你還真的以為Rosetta 那種東西跑一跑intel 電腦就可以用了?
效能差的要死,大部分的軟體都嘛是經過重寫
如果要這樣說rosetta 是可用的,你乾脆說ARM base 的可以跑模擬器跑window10 ,所有window10 的軟體都可以用,不會沒有軟體可以用的~
 
大概兩年後,intel 的軟體才真正的比較完整;如果真的有arm MacBook 大概這種階段也逃不掉,時間還會更久
鄉愿的鄉民比小白更另人厭惡 !
skiiks wrote:
要推出OS X for(恕刪)


蘋果已經示範了也說明了Mac Catalyst 就是把iOS上的apps另外編修,就可以變成macOS的apps了。蘋果也說了自家Mac上的News與其他的mac apps,是請自家工程師用iOS上的版本用Catalyst改寫在Mac釋出的,而不是全新重來的apps。

https://developer.apple.com/mac-catalyst/

https://udn.com/news/story/11017/4326162
對,目的就也是要統一Mac AppStore與iOS/iPadOS AppStore以往買兩次的問題。

蘋果產品線裡的硬體設備有不同作業系統的需求,但蘋果尋求的是讓軟體開發商盡量減少開發時程,可以快速上架軟體到不同設備上,提供消費者一致性的服務。消費者體驗理應更好,軟體開發商在蘋果廣大不同的作業系統與硬體服務間更容易部署軟體,蘋果設備間有更好的產品綜效,增加消費者對於每個設備都有需求目的,賣得更好。而最終消費者轉換成本越來越高而不想離開蘋果。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