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koway wrote:...受潮不供保修的案例...這太上條款在台灣早就被濫用了,最初好像是聯強國際惡搞出來的,其代理的商品常用此巧門來規避保固責任(還有購買日期與出廠日期的時間差),後來大家都有樣學樣就愈來愈普遍了,造成的糾紛無數,但法律面(保固條款)並不站在消費者這一邊;辜狗隨便搜一下案例不可勝數;
當然這我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受潮不保,無論是自己或是其他人的案例,好歹基本上都該提供一下試紙丶或故障部位拍下來的證據吧?否則花12萬加價保固的東西,用沒十幾次就出問題,保固期限內隨口說說”受潮”兩個字丶然後我就必須無條件地吞下去!?這能說服我完全不是品質或穩定性的問題!?真的有確實檢測!?真TMD是在花大錢找主子嗎!?我猴年馬月入的Powerbook G4,電池早掛了但插上電源還照樣可以正常使用呢;東西貴一點沒關係,圖的還不就是安心穩定與負責;最諷刺的是被”判定受潮”的筆電,閒置一段很長時間之後,竟然又”起死回生”恢復”正常”了,這是否某方面而言坐實了我之前的疑慮!???




我花了錢但絕無大爺心態,從沒打算當奧客只要求合理與普遍的待遇,這樣算”靠腰”嘛!?
希望這等鳥事就我一人碰上,這樣其他人就可以大呼萬歲普天同慶去了!


ar3a wrote:
蘋果產品已經沒有特別(恕刪)
我在小蘋果的小圈圈裡活得如魚得水,輕鬆快樂得不得了,我為什麼要『不敢』走出來呢?我是根本不想走出來。
小蘋果的產品沒有特別好,這一點見仁見智,很難會有一定的結論。但是小蘋果的Apple Care夠好,這才是我需要關心的重點。最重要對於消費者來說,產品符合當時期使用的需求,加上夠好的保固,這樣就足夠了。
當然,有人說買了Apple Care,出了很多問題,我相信那些應該都是真實的經驗,所以會有負面的反應,我非常的尊重;但不能說,因為某個人有過這樣不好的經驗,也要求所有使用者也需要跟那個人有相同的慘痛的經驗吧。可能我住在美國,小蘋果的產品送回去維修應該有五次左右,因為我家有三個人,三個人用的全都是小蘋果的產品,這麼多年來,維修的情況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就算有收費的情形,收費也是合理的價錢。
我全家使用之後,就是這樣真實的使用體驗,我為什麼要離開小蘋果這個小圈圈呢?
從小到大接觸電腦都是 WIN 系統,包含求學時期作設計作品時都是。
出來工作後才買了一台 Macbook Pro,那個體驗只有「相見恨晚」可以形容
流暢直覺的介面、
有質感卻不打擾人的細微畫面特效、
穩定可靠的軟體運作、
多種頁面與軟體間的交互切換...等等許多細節,
前期花了一兩週熟悉系統後,真的就回不去 WIN 系統了。
常用的 Ps 跟 Ai,以往遇到運算大要等待的狀況
WIN常常直接死給你看,只能重開機
Mac 頂多是彩球轉久一點而已,但幾乎沒遇過轉不回來的情況
光這一點,工作機就不可能再回去用 WIN 系統
更不用說搭配 iPad 或 iPhone 生態系之間的互相配合,工作效率是大幅提升。
單純論效能,蘋果不見得永遠是第一梯隊,但他強在多方整合且穩定可信賴。
「不是因為我是果粉才買蘋果的產品,
而是我用了蘋果的產品後成為了果粉。」
Easonzhadous wrote:
我的工作是平面設計,(恕刪)
我跟你的狀況有點雷同,我大學也是學平面設計。那時候電腦用powerbook G3,因為我們常常會印海報出來且顏色校準方面蘋果電腦比pc還準確,當然這是以前的電腦,現在我想pc螢幕也不輸,只是當時電腦還很笨重又有光碟機的年代,畢業後用個幾年就沒用了,因為無法打電動且我也沒進入設計業。
中間都用pc筆電跟桌電,最近又回歸蘋果筆電。我的感想是pc電腦在硬體部分是真的很強大且隨時想升級都可以自己來就算是筆電也可以自己換硬碟和記憶體,反觀蘋果電腦在購買前就要想好否則後面就gg惹。
說實在win10我個人用起來感覺也不錯(只是不知道為何網路上噴他的還蠻多),主要原因就是硬體方面故障頻率還蠻高,用到二年多過保後問題就開始出來,中間我都自己換硬體拆拆裝裝不知道幾百回了,而且有時候用到一半會給你當機就必須要重開機解決,買電腦回來是要用的不是要修的或是找bug,畢竟這些東西非我專業,最後也勉強撐了四年多,要不是wifi晶片焊在主板上我還真的會想自己買回來換。
這次會想換mac筆電不是因為我又重回設計業,主要是要他系統以及硬體的穩定就好,可能年紀也大了對電動已經無感,頂多偶爾玩玩魔獸世界(我點卡2~3年前存的到現在還有2x小時),筆電有問題有些自己做很方便且花的錢很少但就像我上面說的,筆電買回來是要用的不是要拆拆裝裝的,這些事情讓他們來就好,我只負責用不負責修,那些工具也都收起來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