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chuan wrote:
謝謝說明,因為要使用公司內部系統的關係,Windows OS還是無法完全不用,基本上只要不頓,像我這種「商務人士」是可以接受的~


我可以理解
我也是不得不用的時候
打開用一下
一般情況下我都還是不會特別去開 parallels
如果連網狀況好的情況下
我甚至寧願用 teamviewer 去連線一台 windows laptop 來工作就好
^ ^
FYI

tonikukoc7 wrote:
CPU 應該是 intel...(恕刪)


敗在CPU....機構是真的很棒非常棒
做機構的工廠,慘不忍睹啊..操翻


angy2729 wrote:
今年版的PCIe介面...(恕刪)


推這一篇回文
寫得很不錯
2015 MBPR 13 SSD 真的超快
連我的 Mac Pro 都被電假的

可惜了我的 Mac Pro 就算換上這新的 SSD 也不能到這快的速度 (based on another testing report)
如果可以的話
還真的會去換掉我 1TB SSD
只好往好處想
這樣可以省點錢

fushun123 wrote:
敗在CPU.......(恕刪)


前面某樓不是把跑分用出來了嗎 這台CPU根本沒那麼爛?!
鐘神秀 wrote:
用盲打一分鐘可能打不...(恕刪)

你認真嗎...

現在我就是用盲打,幾秒鐘就打出這些字了

相信會選 New MacBook 的人,在需求上應該都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人~

畢竟一樣的預算,有更多的款式可以選擇,為何最終會選擇此款,是因為『那個點』被戳到了~

那個點:
1. 工藝設計:對於外觀而言,本就是見人見智,蘋果公司外的電腦公司,也是可以投入大量 RD 來研發更具吸引力的工藝感。
2. 均衡感受:電腦不過就是一個工具,硬體效能數據僅能供參考,實際操作的均衡感受,相信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亦是研發公司所要注重的方向。
3. 品質信賴:品質信賴感的建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市場上有太多的品牌或是系統公司,常常把支持的消費者當作空氣,或是直接變成孤兒,這對當初選擇此產品的消費者而言,何其慘忍?!

上述三個點,只是簡單比喻的,如果所有科技廠都能秉持『在意消費者的需求』,相信對所有消費者而言,都是美事,只是大部份所見的 RD 們,請多注重創新與實感體驗,不要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您們所辛勞研發的產品,最終驗證的是實際使用的消費者,請務必當作是最重要的事!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tonikukoc7 wrote:
早已體驗! 你的快...(恕刪)

老古董,資訊要更新
不要在那邊自以為做十年就固步自封自以為懂很多
科技進步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快

還只比EeePC好一點而已?
這貨跟ATOM根本是好幾倍差距,還體驗過咧,少來
「新增」
new macbook的音質超級超級好
大家拿到之後可以試聽看看
聲音很清晰 大聲 就像是裝了外接喇叭一樣

a3619453 wrote:
老古董,資訊要更新...(恕刪)


真的不能拿EeePC來比
這台我播youtube的4k影片
超級順完全不會卡頓!!
這幾天有看到 YouTube 的影片,有人使用 1.3Ghz 版本的,安裝超吃資源的 GTA 5.....

雖然不清楚他把特效或解析改為多少,但跑起來似乎還蠻順的耶!

所以,整體平衡性及用料,要比只看幾樣高硬體數據來的重要多了~

順帶一提,小兒每天把完的 iPad2,還是頭好壯壯,沒有如他款他系統(尤其是微軟系統體系)的產品,兩年大概就要淘汰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