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macbook 不太了解功能??

hsu4886 wrote:
我工作上和在家都是用...(恕刪)


這就是我說的"普通記錄文字影像很方便"

ableton wrote:
個人認為以軟體來說O...(恕刪)


我不知道耶...
不敢在蘋果的機器上亂玩一些"特技"
因為一弄壞,不知道又要修多久才回的來...

不過我一般NB就玩很大,硬體方面最近就從賽揚等級的CPU直上i7


winxp2600 wrote:
我所知道使用apple的設計師或工程師
都只是因為機器外表跟"大家都說好所以好"才使用的
沒辦法,這是事實


因為外觀而選擇MAC?

這才不是事實好嗎?

設計工作者會選用MAC很大的理由是因為螢幕色彩表現的關係

你說的理由太過偏頗了

有興趣可以去找找為什麼做設計的,尤其是海報或是文案等會用到大量顏色的設計者

為什麼他們都會選用MAC的原因

這在板上好久就有人提過了

會只因為外觀或是大家都說好這兩個奇怪的理由而選用MAC

我不認為他們夠格被稱做設計師或是工程師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winxp2600 wrote:
另外
Autodesk的軟體有幾套可以使用在mac?
就算有辦法把AutoCAD"塞"到Mac,線也拉不直
因為Mac系統封閉性,無法使用工作站等級顯示卡


難道你不知道有AutoCAD for Mac這東西嗎?

另外MAC的電腦不能用工作站等級顯示卡?

你又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可以去查查Mac pro用的都是哪些顯示卡

例如這張

NVIDIA Quadro K5000

工業設計方面會比較不需要用到MAC,用PC或許還好點

但會用到大量顏色的美術文案設計或是室內設計

為了正確顯示顏色也通常會選用MAC

另外需要強大計算效能的人也會選用MAC

例如我有位在做蛋白質摺疊研究的老師

他桌上就擺了兩台Mac pro

說會選用MAC的原因是因為"外觀好看"跟"大家都說好",實在太過膚淺了。

mobscape wrote:
因為外觀而選擇MAC...(恕刪)


我知道蘋果的IPS螢幕色域很廣,很好看
但我都是用機器校正我的螢幕
以求準確的輸出
而您指的海報或是文案也只是美工而已
設計師是不搞美工的

另外此篇是討論筆電
拿桌機比的意義在於?

MBP的厚度絕對不可能塞進一張工作站等級的顯卡的
您要不要到光華5樓的普旺斯看一下工作站等級筆電的厚度大概是多少?
我常去那家

而且你說的沒錯,很多設計師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買mac,不信你去問問他們,他們的答案大概都是那幾個

winxp2600 wrote:
我知道蘋果的IPS螢...(恕刪)


我用蘋果沒有你資深,
不過你的回答已經告訴大家為什麼要買Mac

因為蘋果的螢幕買回來不需要再校正
就可以很貼近原本的色彩

光這點就可以讓大家省掉金錢跟時間了
(不管你多專業,光是搞Windows跟硬體的時間,可以做好多事了)

PC不好用的地方,就是需要一個一個去調校

Mac的軟硬體搭配良好,讓使用更方便,
可以減少很多試誤的時間

藍芽跟wifi都是蘋果標準配備
周邊的鍵盤或觸控板,打開就可以用了

PC的藍芽不是標準配備
就算要使用也要佔掉一個USB port
重新配對,抓取

PC是拼湊起來的,電腦硬體背景不強的
很難用得好,你每加裝一個東西
灌一個驅動程式

你要花多少時間去重置一臺PC?
而且Windows一點都不人性

美觀是附加價值
蘋果的美觀也包含了細節
MBP的螢幕跟主機的連接方式就很棒

以前筆電的連接方式,又醜又難用
我的Asus筆電螢幕翻到最後,連接的地方很容易脆化,易斷

所以美觀只是看到的表面,真正的細節才是價值
賽菲羅斯 wrote:
我用蘋果沒有你資深,...(恕刪)


解釋的真好,給你一個讚

蘋果就是什麼東西都"優化"好了

包裝拆了就能開始用了

但像我們這種電腦老手,機器不拿來調整一下手會癢

就算是IPS螢幕也是會拿校正器再去校正一次的

而且也不能說pc容易當機或是mac不容易當機

mac不容易當機的原因是他的軟體全部都是自己一手包辦

我不相信安裝其他不是apple出的軟體在mac上還是那麼流暢或是穩定

我用ipad玩某副廠推出號稱"巨作"的3D動作遊戲就當機連連了

老賈如果還活著的話,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mac容下任何一家副廠相容的軟體吧(菸)
winxp2600 wrote:
解釋的真好,給你一個...(恕刪)



科科

還在老賈

閣下可能不知道本來Mac的原生瀏覽器是IE

而且是很多很多年的事了

來交換微軟開發Office on Mac

要搬出老賈 就先把賈柏斯傳整本背熟

預購是有比較厲害嘛? 結果還不是沒看熟

頗喝


另外請問你說的巨作iPad遊戲式哪一款呢?

請不要跟我說你拿iPad第一代玩infinity blade

對了

我不相信有人用Mac只用Apple 出的那幾套軟體 iwork ilife 還有高級一點Logic Studio,Aperture

Mac不是不會當機 但我用了6年(從2007)以來從來沒有死當過


設計相關的我不懂但因為我念的學校剛好有設計系認識很多設計相關朋友

理由我來告訴你:

(1)當然, 外型一向是蘋果的強項

(2)系統穩定,不容易當機 既然是一個用來念書作作業甚至賺錢的工具 當然能花越少時間在這方面上越好

最重要的是Mac系統穩定因為根本OS架構就和Windows不一樣而不是你所稱的只有Apple的軟體

(3)設計師不是一天到晚搞工作 念設計的人更需要一些生活上的欣賞品味來刺激自己

itunes iphoto imovie等等這些Apple經典的軟體非常獲得他們的青睞


再者閣下又反駁另一位大大的Mac工作站Mac Pro

我是不知道你是在做什麼大事業要買到工作站等級的筆電

但念設計是有多少人要用到這種等級?

用高規格筆電的人又有幾個人完全發揮 我看浪費錢的居多



禁止別人跳針結果自己跳了兩三次

以下:

winxp2600 wrote:
另外此篇是討論筆電
拿桌機比的意義在於?


結果你自己一直在扯設計怎樣怎樣,這篇是討論設計?


winxp2600 wrote:
MBP的厚度絕對不可能塞進一張工作站等級的顯卡的
您要不要到光華5樓的普旺斯看一下工作站等級筆電的厚度大概是多少?
我常去那家

怎麼又跳到MBP裝不下什麼顯示卡? 有在討論這個嘛?

mobscape wrote:設計工作者會選用MAC很大的理由是因為螢幕色彩表現的關係

你說的理由太過偏頗了

有興趣可以去找找為什麼做設計的,尤其是海報或是文案等會用到大量顏色的設計者


你又整段跳掉說什麼這是文書?

廣告設計,書面設計就不算設計師喔?

---------------------------------------------

我是不知道你那邊的設計師是怎樣啦...我認識的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不會只因為外觀漂亮

還有蘋果的產品你全部都有一點都不代表什麼 我有錢我也可以都買,更何況

依你的說詞什麼內建軟體又扯賈柏斯的(還扯錯),什麼顯示卡又怎樣的

我可以100%確定你沒有體會到Mac
95%認為你根本沒用過Mac,可能只是在這邊當鍵盤Mac user

用Mac不代表什麼 但假裝自己用過Mac很懂Mac 這種就心態可議了

winxp2600 wrote:
解釋的真好,給你一個...(恕刪)

光最後一句就不知道在講甚麼了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winxp2600 wrote:
我用ipad玩某副廠推出號稱"巨作"的3D動作遊戲就當機連連了

老賈如果還活著的話,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mac容下任何一家副廠相容的軟體吧(菸)


什麼東西???
正廠副廠?
蘋果本身不開發遊戲
你看到官方放的遊戲都是抓其他廠商的來做廣告用的
目的是推出新的機型時可以忠實呈現新機器的效能(順便幫廠商打點廣告,一兼兩顧)
哪有什麼正廠副廠的,你以為蘋果是SCE還是nintendo?


我只聽過周邊商品有官方出的(所謂正廠?),和非官方出的(副廠?)
我是沒看過老賈傳記,不過apple也有所謂的副廠授權呀
如果你要指軟體部分,ADOBE也是所謂的副廠,WORD和原生IE都是原來在蘋果上面出現的產品
哪有所謂容不下任何一家副廠相容的軟體,你把賈柏斯的獨裁看的太過極端了吧。





我自己第一次接觸蘋果是十幾年前的power mac 7200
大學視傳系畢業,出社會做平面設計約有七八年了(你知道美其名叫設計,台灣還不是叫美工居多)
應該是有點資格說話



MAC本身最大的優勢在產品的整合
和其封閉架構的優點,就是穩定、方便....,也有其缺點,支援度不佳、無法容納開放過多....
但是對一個漸漸脫離電腦初學者的用戶來說,(只知道打開開關,點哪個圖示是做什麼,僅只而已...)
他的確是有其讚許的地方,特別對做設計的人來說,光是ICC的色彩管理就比WINDOWS有了極大的優勢
而windows到win7終於能有"可堪用"的表現。

組裝一台pc,如果要做到相同等級的呈現和其他相關後端的配合連結,要花費的成本並不亞於mac的花費,如果再加上WIN三不五時的病毒攻擊還是當機次數,那就真的是哀到深處無怨由。
(要說一下mac還是會當機、中毒的,只是次數多寡和機率高低)
更何況以前是因為大家用習慣非法的系統來源,要知道win升級系統和更新要花費多少的財力時間,光是每個禮拜要更新的次數和時間加起來,一個多小時跑不掉。
而mac os x呢?不燒光碟給你也好歹不用一千元就打發掉了,而且更新次數說穿了一兩個月不更新,還覺得是不是消費者被罔顧了。
但是說到底其實我看到很多的使用者對於整合和系統安全還是沒有什麼太多的觀念,更新?什?升級?要幹嘛?我用的好好的幹嘛升級?掃毒?是什麼東西?,這種人大有人在。


在這裡真的不得不提2006年,TED的一場演說,

7分36秒那裡真的是打中要害,不過這是VISTA出來之前的事了,當然ms也是有進步啦....

因為這不是什麼非戰之罪,我也不是要說WIN爛到無可地步,他還是有可取之處,因為兩邊的設計是不同取向。ms只是占足作業系統的先機,讓大家先接觸了圖型介面系統,所以有了不可動搖的地位。這也是需多人不能適應其他系統的主因,因為習慣了....
再來是不可不說在賈柏斯回來後,mac的確走到win一開始鮮少注意到的"使用者體驗"
不論是UI的設計、軟體間的整合、還是在硬體上的細節,很多東西事你沒使用過不會發掘出來的。
所以有時候我去教人使用mac的軟體時,常常會有"原來可以這樣用"、"原來mac可以做到這種事"的話出現。




但是回到現實面,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一間公司,別說老闆了,光是設計美工自己本身有這個觀念的能有多少人?
對老闆來說,以最低成本製造最多收入才是目的,但的確有些科班出來的老闆的確很著重這個,這裡不討論這些。
而對一般設計業美工來說,許多不太了解的設計人,當他們是著重在買機器的錢,幾乎鮮少會注重到後端和色彩管理的部份,可能是對電腦不熟悉或是經濟的問題。
所以我簡單的假設說,這些人可以用後天的方法來彌補pc的不足,例如多學學重灌重整電腦或是花時間掃毒、後端的部份就交給印刷廠負責,等到有問題再來改,作品沒問題反正客戶也接受就不用管哪些了.....等等。
所以"效率"變成是現實面要考慮的問題,有人認為mac的系統支援性沒pc好,我要做個"什麼東西"還要這麼麻煩,mac就反倒變成沒有效率的東西了。
但是如果你真正去了解蘋果開發整個mac OS X(或許加上iOS)環境,在軟體間互相的整合和便利性,對使用慣蘋果電腦的人來說,常會覺得"原來可以這樣就好",然後再回去用WIN就會出現"怎麼能夠搞的這麻煩"....
反而會覺得mac其實效率會比win好很多。
所以還是端看使用者著重在什麼點上



結論
比較起來,其實mac真的比較方便。更論其外觀和品味這幾乎是大部分相關門市常會擺個幾台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對mac os一竅不通把mac拿來當win的用戶的購買主因。

我都會告訴身邊要使用mac的人說,如果你真的想買mac,先想想你習慣用電腦做什麼、你希望它能為你做什麼樣的事情、你為了什麼要買mac。
先幫他們釐清楚觀念,後面要解釋兩個系統的差異就比較好解釋。

沒有"不好"的系統,只有人"覺得好不好用"的系統。
(因為很多人還是很喜歡用XP)


以父之名
winxp2600 wrote:



我用ipad玩某副廠推出號稱"巨作"的3D動作遊戲就當機連連了

(恕刪)


突然覺得你是來反串的 可能完全沒用過蘋果

副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