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indows 20年後,使用Mac一個月的心得感想

真脆瓜 wrote:



拿 mac來比...(恕刪)

MAC 換機或重灌時, 軟體或資料不會不見
這和開不開放無關
也和 MAC 綁定硬體, 軟硬體一起賣無關
純粹是系統架構的關係
也是 Windows 出到 100 版也無法拋棄的包袱 
Mac升級不會不見啊,只是有的直接不能用啊⋯⋯
資料大家也都還在啊,我win 7也是
直接升10啊,驅動程式自己找到
本來訴求就不同了,不用刻意貶低誰
reski2046 wrote:
基本上你說的我部分...(恕刪)
所以我數落的是微軟系統的不長進
一堆一樣有的功能 卻不一樣好的狀況

------------------------

再舉一個例子好了 拖移滑桿移動視窗內容
微軟:在W7 拖移滑桿中 鼠標移出滑桿 視窗內容就突然跳回原位
蘋果:在OS7時就沒有拖移滑桿時鼠標移出滑桿 滑桿跳回原位的狀況
即使鼠標移到遠方 不在滑軌上 鼠標移到哪 滑桿跟到哪

而拖移滑桿就是要變換視窗內容 滑動到使用者想要的位置
滑鼠操作的鼠標 不會完全直線的直上直下 拖移中 總是會跑出滑軌位置 造成滑桿跳回原位
變成使用者還要移動鼠標回到滑桿的滑軌位置 才會再跳回要移動位置

蘋果就是沒這種狀況 讓使用者不需要為此重新移動鼠標去對滑軌 或重新去拉滑桿拉到想要的位置

然後因為微軟系統操作就是這副德性 連帶軟體內的滑桿移動也一模一樣狀況
再造成各種錯誤操作..........

這就是系統操作在順暢與否的差異


微軟就是 一堆莫名其妙的系統狀況 一堆累贅操作 一堆沒預想好誤操作的防治措施


------------------------

簡單講
蘋果是有效防止使用者人為出錯 減少錯誤操作與錯誤操作後的除錯
微軟是沒有效防止人為出錯 人為出錯後還把除錯當正常.................

常常誤操作 常常在除錯 常常重新操作再執行正常程序
順暢度當然就有差了
一氣呵成的感覺就沒有了

紅字部分就為微軟系統使用者的思維 不認為常常除錯是微軟的問題造成
直到用過Mac OS才會知道 那是不正常 為什麼要幫微軟擦屁股
也是蘋果使用者不說的部分 跟你解釋那麼多幹嘛 爽用就好
                              彈幕濃!

skiiks wrote:
所以我數落的是微軟...(恕刪)

好好笑喔,沒學過os?我怎不記得windows跟macos來自同一分支?不同分支演化體系何來一樣功能不一樣好的狀況?你知道他們kernel處理不同地方用的資料庫不同,注重的條件跟運作方式也都不同嗎?而且個有優劣,沒有絕對好壞之分。

De只是軟體,但只用過macos windows的人大概就覺得是os,你知道os能用很多不同DE嗎?而且玩到最後你的de可以同時開啟不同wm功能,我自己就有幾個習慣的session可以同時有2到3個的de功能在跑。是說當你玩de很上手之後,已經沒在用觸控屏了,甚至你開始寫浮空手勢操作跟其他操作系統了。根本沒啥好戰的,本來注重的不同地方,爽就好,反正對大部分人來說,別人給蛇麼就用蛇麼。會的人就會自己做自己的設定跟變化,網路的訊息現在隨手都能得到,看自己想不想而已,寫個腳本,其他電腦也能有一樣環境。
lops wrote:
好好笑喔,沒學過os...(恕刪)
這種狀況跟十幾年前蘋果告微軟告不成的原因一樣 程式碼不同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 微軟那叫做抄襲
把蘋果整個圖形介面的「使用模式」照搬 改用不同程式碼編寫 成為win這樣

當時智慧財產權不像現在有較明確的規範 所以蘋果告輸使微軟得以販售win
以現在智慧財產權規範去看當時微軟 那就叫做抄襲

功能相同本來就可以進行比較
不然異質架構 處理相同檔案 不就架構不同不能比較
那根乾脆說i7與R7-1800 CPU不同架構下效能不能比較算了

很久前討論就鬼扯系統架構不同 相同功能不能相較
現在還在扯.............

-----------------

用我說的提示視窗好了
最常見的提示視窗就是「這項功能無法在這檔案使用 確認(按鈕)」
蘋果有這樣提示視窗用來提醒使用者
那同樣提示視窗 微軟有沒有?
那微軟知道提示視窗異常 按鈕會消失? 一定知道
那微軟能做得到按鈕不消失 顯示在視窗最下緣上方嗎? 一定可以
那做了嗎? 到w7還是沒有

而蘋果早在20年前就制定好按鈕不能消失的對策
                              彈幕濃!

skiiks wrote:
這種狀況跟十幾年前蘋...(恕刪)


這個其實要比是比不完的

我一直覺得 mac的全螢幕做的很鳥蛋...

就是寫程式時,把視窗全螢幕這個功能,不就是填滿視窗嗎?

但是 mac 就是讓人不習慣....
http://senmingkao.blogspot.tw/

jye0622 wrote:
滑鼠????自從用...(恕刪)


不用滑鼠 +1
還不只筆電,連桌機 iMac 我都只選觸控板而不選滑鼠了
多年用下來,根本沒差
skiiks wrote:
功能相同本來就可以進行比較
不然異質架構 處理相同檔案 不就架構不同不能比較
那根乾脆說i7與R7-1800 CPU不同架構下效能不能比較算了

很久前討論就鬼扯系統架構不同 相同功能不能相較
現在還在扯................(恕刪)

現在還再扯........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真脆瓜 wrote:
這個其實要比是比不...(恕刪)
蘋果的視窗是依照檔案夾內容最適化大小
蘋果是以最小顯示面積去顯示檔案夾完整內容 較少蓋到底下檔案夾的畫面利用為先
不會直接開填滿螢幕的視窗

初次開啟 會依照系統預設開啟大小 點擊最適大小或手動拉成使用大小後會記錄下來
下次開就是上次關閉時的大小
要再大 手動拉
一般使用上 多個檔案夾間移動資料 不需要拉到最大去蓋住其他檔案夾

而使用者使用狀況 需要大面積檔案夾時
蘋果要拉一下 微軟只要點一下
經常需要大面積檔案夾時 就會覺得蘋果要多拉大一下使用不方便
但多數時候不需要使用這麼大的檔案夾面積

簡單講就是使用上的邏輯不同
關係著多個檔案夾顯示 螢幕利用率 與直覺使用

直覺使用
就像XP時期 一堆人裝完系統 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求救我的電腦在哪
過往習慣 造成直覺使用就是要點開我的電腦去挑選硬碟中檔案

習慣不容易改 再逐漸進階使用

10.12要視窗全開的進階使用法 APP商店有系統調整的免費軟體可以安裝
可以將視窗上的綠點設置為一般視窗填滿螢幕
而不是單一視窗最上化填滿螢幕
                              彈幕濃!

venus0256 wrote:
對我來說只要 Windows...(恕刪)


Windows 備份 Ghost 一樣可以無痛轉移,但沒有 Time Machine 那麼直覺跟強大是真的...
而且會搞電腦的人大多都會分硬碟,不會像 Mac 那樣只給你一顆(像我桌機就 5 顆硬碟,筆電兩顆),系統要升級或重灌就完全不影響資料。
順便良心提醒一下,硬碟只有一顆時備份要做好,尤其 SSD...記憶體(顆粒)式的硬碟壞了裡面資料是救不回來的喔~

不過說到升級就有失公允,MacOS 升級也是也是會有軟體不能用、或是卡頓、系統狀況等等的(版上很多人一升級就哀哀叫,電腦手機都是)。
Windows 用戶用舊版不升級大致上是下面三種狀況:

1. 手上沒有__版
這個是公開的秘密,__版都要官方推出後過個半年才會普及

2. 現有軟體不支援
這大部分狀況僅存在學術機構或政府機構,民間使用者比較少見

3. 備份沒做好
這個就是你講的設計不良之處,部分使用者平常沒有備份資料的習慣也沒分硬碟沒做 Ghost,一重灌就所有東西掰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