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ya wrote:用觸控板操作眼睛不...(恕刪) 用觸控板眼睛應該會移動,但頭不會移動,可以試者操作一下這步驟絕對有一秒,我是以EMAIL舉一個比例鍵盤可以盲打,你點寄信不可能盲點吧不然有人花幾萬換輪胎,時速只快了兩公里,你還不笑爆他.何必搶快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感覺i7 跟 i3 差了五六千,開機才差沒幾秒你何必搶快
VITALI-Yellow wrote:蘋果電腦剛出來時也...(恕刪) 沒錯,且現在還是不好用...Touch Bar也只是噱頭,操作時還是要轉移目光,無法像鍵盤一樣直覺操作根本脫褲子放屁。說穿了就是變不出花樣 要拉高售價而已且LOGO不會發光,一堆星巴克裡的假聞氫就不買單了
lolya wrote:CMD+Enter...(恕刪) 不好意思,我直接多回一次我針對,主題多此一舉,做個造句台灣高速公路限速110 , 買賓士幹嘛,幹嘛多此一舉人活者還不是會死,幹嘛認真活,一出生就掐死好了,幹嘛多此一舉吃下去的東西會變屎, 那吃飯幹嘛? 吃X就好了(只是舉例)幹嘛多此一舉touch bar小弟覺得是很跨世紀的技術,他把我們平常最少用的f1~f12,盡可能的去放大使用方式,很厲害,僅此而已當然覺得用不到,那不要買,小弟懶得記熱鍵,小弟記性差,智商低小弟去用簡單的方式,看到就會了不用人家教謝謝蘋果,謝謝大哥指教
alvinyu0713 wrote:盲打?那...(恕刪) 兩隻小指連瞥一下都不用就可以按到的東西還嫌遠那我也無解了為了touch bar犧牲實體功能鍵才是得不償失例如在ps時都嘛一手滑鼠一手功能鍵才沒時間花眼睛在鍵盤上咧
我自己是用photoshop在上班的對於快捷鍵還是必須要實體按鍵才好用就連凹凹凸凸的鍵盤,都還會在字母F跟J上面做凸點就代表實體觸感對於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像我必須常常切換ps的工具,使用Wacom繪圖板上的實體快捷按下去後螢幕就會出現類似surface dial的圓形選單我完全不需要看鍵盤我就能切換很多的功能一些拗手的ps熱鍵都靠螢幕上顯示的虛擬bar來完成這才是效率如果真要搞bar也應該是用實體巨集按鍵,按下後在螢幕顯示自訂快捷我只要熟記我設定的巨集就能在各種程式使用我要的快捷鍵這在電競鍵盤已經是標準配備了微軟已經慢慢熬過觸控介面陣痛期了蘋果還在靠ios撐觸控
bar所產生的自訂按鍵功能比如說一鍵發信之類的這與透過OSX改版變成F1到F12與fn可根據程式與使用者習慣自行定義這不是沒兩樣嗎?甚至配合APP可自定義成巨集鍵那不更好如果是滑動方面的運用則與觸控板的功能重疊要做的原有的設備都能做到只要OS改版就好根本不需要什麼新硬體唯一差異就在於bar可以顯示不同的圖案字樣這正好是更糟糕與更慢的缺點因為看鍵盤還不如直接看螢幕來的直覺F1到F12固定在那邊已經那麼久了都一直沒有詳加運用原因就在於不實用改成這樣雖然看似可以變化更多但實際上還是不實用甚至因為會變來變去而更不實用倒不如原來的固定實體按鍵來的直覺所以不禁讓人懷疑bar是為了漲價而生的ipad加隻筆就可以漲價MAC就加個bar吧庫克就只會搞這個銷量拉不上來怎麼多賺錢?那就搞漲價吧
希望下一代magic keyboard 可以touch bar 與function key 並存 (或是把touch bar 功能放在magic trackpad上)實體鍵還是有它的存在價值,Macbook 還可以推說空間不足,必須砍掉fuction 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