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求:文書處理, Matlab, CutoCAD, Pro/E

考慮中的目前(6月)規格
1. MBA 13" 256G SSD, 8G ram, 1.7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7,Turbo Boost 可達 3.3GHz,配備 4MB 共享 L3 快取, 13年MBA, HD Graphics 5000
2. rMBP 13" 256G SSD, 8G ram, 2.6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5,Turbo Boost 可達 3.2GHz,配備 3MB 共享 L3 快取, HD Graphics 4000
3. rMBP 15" 256G SSD, 8G ram, 2.4GHz 四核心 Intel Core i7,Turbo Boost 可達 3.4GHz,配備 6MB 共享 L3 快取, HD Graphics 4000 配備 1GB GDDR5 記憶體的 NVIDIA GeForce GT 650M,可自動切換繪圖處理模式

最快會在8月才買,也就是有可能rMBP更新後買。
不想要MBP的過重,以上三款是已經仔細思考一個月過後的選擇,目前正在最後階段評估,做最後抉擇。

目前心中無法解惑的最大部分在於3D繪圖處理,先前已經在網路上查過很多說一提到「3D繪圖」15"就對了! 由於我目前3D繪圖處於"非常初學階段",對於所謂的"繪圖作業量"大小不是很清楚要畫到哪個程度才會開始有顯著差異。因此我想了解一下是否有實際例子的圖可以參考一下以便於看到有無獨顯的差異? 先前在網路上也是有查到有在用MBA或rMBP 13"跑3D繪圖說其實沒問題的人,又有說非15"不可的人,因此才會非常困惑到底說沒問題的人是跑怎樣程度的繪圖,而說非15"不可的人是跑到怎樣程度的繪圖。畢竟13"以及15"的價格實在是差異太大...因為我在想說如果其實我的需求量不需要到這麼好,卻花了錢買到15"就真的太浪費,才希望有人能否用實例來解答我的疑問。

另外,我看Wiki資料寫HD Graphics 5000比前一代的HD Graphics 4000處理速度快兩倍,想知道這種規格已經能處理到哪種程度的繪圖了? (若有實例圖解最佳)

麻煩有經驗的各位解答了,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