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2018 MacBook Pro的更新,並不包含無TB機型,意味著Apple可能要逐步淘汰這款機型了。

依照過去Apple的習慣,要淘汰一款產品都會先來個萬年不更新,再讓他逐步安樂死。只是有些機型,實在太受歡迎,便成尾大不掉,比如說MacBook Air。

如果Apple真的淘汰無TB機型,那等於變相調漲MacBook Pro的價格。現行的MacBook Pro最便宜是41,900,多了TB至少要加1萬,那等於以後沒有低於5萬的MacBook Pro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TB,以後可能就沒得選了。

就像當年Apple淘汰含光碟機的MacBook Pro一樣,讓MacBook Pro全面視網膜化,代價是MacBook Pro全面4萬元起跳。

不過相對Apple也顧慮到了,所以也會推出低價的筆電機型,只是效能和螢幕還不知會是什麼狀況。

文章關鍵字
應該是不會推出低價的跟自己對著幹,以後定位可能就是MacBook  MacBook Pro 這樣而已,價錢對比鮮明。
tsai0507 wrote:
這次2018 Mac...(恕刪)
我本身還在用macbook pro 2012 mid
這款好處是ram 及硬碟都能自行更換,而且是常見的規格,在2018年的今天效能還是夠我日常剪輯影片使用,ram加大以及升及SSD,效能不會輸給現在的macbook pro太多。
我想在這台沒壞之前我應該都不會換新款的macbook pro 吧。
kenji4231 wrote:
我本身還在用macb...(恕刪)

效能肯定是輸2018的pro一大截…cpu都不用比較的…?主要是你覺得自己覺得堪用就行
看賣得好不好吧,不過就目前的定價來看如果我還是要買MBP的話應該是會選擇沒有TB的版本。
或者選擇MacBook,畢竟一般生活使用來說TB實在是貴上太多,又離不開Retina的畫質。

Air沒有停掉我想是因為畢竟他是定價最便宜的Mac筆電,Mac Book還是貴上一截,Apple需要這個等級的產品,如果未來MBP全面都有TB的話那也不會太意外,正好明顯區分為三個區塊。

我目前是使用MBPR 2013 Late,購入快四年了使用上還很順暢,當初選擇這台而不是2012的最主要原因是有HDMI輸出加上電池續航力比較長,螢幕又是Retina的,記憶體或者硬碟是不是能夠更換對我來說都不是太重要。加上整修品剛好有256GB的就買了,接著把用了兩年的Mac Mini賣掉。

要不是因為有需要把電腦帶著走,不然會考慮iMac。


kenji4231 wrote:
我本身還在用macbook pro 2012 mid
這款好處是ram 及硬碟都能自行更換,而且是常見的規格,在2018年的今天效能還是夠我日常剪輯影片使用,ram加大以及升及SSD,效能不會輸給現在的macbook pro太多。
我想在這台沒壞之前我應該都不會換新款的macbook pro 吧。
Syun.Cn wrote:
效能肯定是輸2018的pro一大截…cpu都不用比較的…?..(恕刪)


處理器i5已經堪用了,升級到i7 i9之類的只是增加耗電量,增加ram及ssd對於影片處理更有效率
雖然當時有視網膜款的可以選價格差不多,但無法自行升級內部零件也沒有我需要的網路孔,所以我當下還是選可以自行升級的這款
螢幕只要外接螢幕一樣能衝到full hd畫質甚至21:9寬螢幕也ok
kenji4231 wrote:
處理器i5已經堪用了...(恕刪)

這我同意你所說我只是反駁你說效能只差一些的說法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