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15" SD 新上路!! & 反應遲緩及機身密合數問

先前友站揭露了一項檯面下的優惠方案, 而小弟有幸透過朋友的身分代為購買
上週PB終於寄到台灣了, 萬分感謝幾位代為奔走的朋友

透過此專案購買的主機,裡面只有機身一台和該有的配件
軟體部分則是給份10.4的安裝光碟(有兩張)
其餘iWork試用版以及MS Office試用版則是提供資料夾,視個人需要安裝
只是不知道透過專案購買是否有7天鑑賞期..

剛加入蘋果一族的行列, 實在是有太多東西要學了.. (現在我是PC+PB)
目前小弟沒有買任何參考書籍, 僅僅憑之前做功課的經驗來摸索眼前這台PB
還要跟站上的各位老mac們多請教^^

想請問幾個問題:
1.盒裝內是否應該要附上"貼上序號的保證書"??
--->我沒有這個耶, 也還沒上網註冊...
2.有時候會PB反應遲緩,輕敲觸控版(滑鼠按一下)會沒反應
ex:調整螢幕亮度或是喇叭音量, 按下F5或F2會頓個一兩秒以後,畫面跟操作的反應才會同步
ex:叫出dashboard, 翻譯widget有時候是緩慢就緒
--->這是否代表該增加ram的意思?? (我的小朋友...)
3.翻譯widget是否一定要連上網路才能使用?? 還是我的翻譯widget有問題??
4.現在NB的螢幕上下蓋都不會完全密合, 防止熱氣散不開和螢幕上有鍵盤的印子
不過我這台PB蓋上之後右邊角落會比左邊角落大約開個1mm, 肉眼可稍微察覺
--->請問這算的上是機身組裝的瑕疵嗎?? 還是仍在正常範圍內??
5.請問有推薦的內袋嗎?? (最好是耐撞材質+有提把的,外袋我有一個PORTER了)
先前小弟看上ELECOM的ZEROSHOCKII,不過實際看過發現只有A4L的尺寸可以裝的下
不過A4L似乎是傳統4:3比例,PB 15"裝下去寬度剛好, 但是前後會有大約3~4公分空間
拿來攜帶PB似乎不太妙,有空隙容易產生碰撞,
想買蘋果內袋再裝進去ZEROSHOCKII, 似乎又太傷本, 而且似乎很勉強


以上幾個新手上路的問題, 先謝謝各位朋友們指教^^
先前在站上吸收不少新知,小弟日後若有心得絕對不吝分享~
1. 你註冊的時候他自動抓你機器的序號
2. 256mb是不夠的,直接上一條1g,有錢的話買兩條2g
3. 是的,那是要上網才能翻譯的
4. 那是正常的
5. 我自己是用booq的,不錯用,量身訂做的喔
http://www.booqbags.com/index.html
補充一下,
樓主的PB近期買的應該都有512MB了, 而且應該也是Tiger. 基本上, 512MB是完完全全不太夠用的. 況且, 會不會卡, 就得看樓主都實在做什麼了, 開了多少軟體了, 還有有沒有插電在使用...等等狀況才能判斷. 最好是直接升級上1G 以上!

樓主可以參考一下 吉米丘推薦的防彈衣. 絕對值得啦.
雖然加RAM是很好的建議,但是我不認為他是解決反應遲緩的靈丹
重要的是了解為什麼反應會鈍鈍的
像是用F2、F5來調整螢幕亮度或音量,這些都是經過軟體來處理,而不是把鍵盤上的鍵直接拉到螢幕來調整
既然是軟體,就需要時間載入啟動,對吧? 尤其是剛開機的時候,還沒用到的軟體不會全部進到RAM
所以像我現在就算有1G以上的RAM,有時候調音量還是會有點反應遲鈍
但是接下來再按F5就不會鈍了,因為控制音量的軟體已經載入

所以RAM加多少還是看個人需要,不然花了大筆錢把RAM加滿
卻發現沒解決問題,那不是很嘔?
傷當感謝幾位朋友提供意見,讓小弟不會像剛到手那樣害怕PB..
希望以後我可以跟PB變成好夥伴,沒有距離

我就對我的老PC感到戒慎惶恐,因為它是我的老大
它不高興,我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

1.我這幾天會找個良辰吉日來註冊我的PB的
2.記憶體得要等到我先招募到足夠的小朋友了.....
3.機身密合,今天到了蘋果店去看配件的時候,順便看了看其他book的情況
大小白系列似乎都比較正常,倒是看到一台PB15",好像還比我嚴重一點...@@"
看來這可能是無法避免的小誤差...
4.翻譯Widget...純粹是我耍笨了
5.內袋我今天去了蘋果店和FNAC,目前還是沒找到合適的呢...
--A兄推薦的booq台灣好像沒得買呀..而且比較貴一點.. ^^|||
--ZEROSHOCKII吸震不錯,缺點是尺寸不太合適,而且沒有提把
--SUNDEX有提把,是吸震材質,設計精簡符合攜帶PB單機的需求(常用不同包包帶PB出門)
缺點是: 開口太淺,沒辦法直接打開袋子使用PB
--蘋果內袋: CP值低,毫無保護, 但是 有提把嗎?? 有的話我會考慮..

想再請問一下
1.台中是否有地方可以買到iDee的鍵盤保護膜??
2.用鍵盤保護膜是不是會讓螢幕有護膜的印子??

------------------------------------------------------------------------------
說個題外話:
今天去逢甲青蘋果閒晃,衝進去才發現店裡面只有一個外國人...修著一台PM G3... 哇咧...
後來我在店裡面就用我那2266,高中以後就沒進步的破英文跟這位友善的美國朋友聊些事情
大致上是聊一些MAC的東西,他知道我買PB才3天,就熱心問我對MAC的使用感覺怎樣..
還強烈建議一定要買記憶體來加,才會"很開心的使用MAC"

他給我看他的iBook,說他已經使用三年 ( 是我英文爛聽錯還是被虎濫了!?? >"< )
而且還可以繼續使用下去 for a long time
倒是他的小白真的蠻有歲月的痕跡,螢幕邊框都是相當清晰的鍵盤護套的印子

我拿起VPC的軟體,他問我認為什麼時候會用到VPC?? 我說部份專業軟體無法在MAC上面操作
他說,事實上多數專業軟體都是從MAC出現的(!?),他倒是不認為有什麼軟體非得用VPC來跑不可
(註:個人也認為大多數專業軟體都會有MAC版本,祇是...很貴...當然也許可以用"動物"取得....)

後來我問了他有關INTEL in MAC的事情,他說也許明年出現,但是他比較期待PowerBook G5,
我們有聊到G5的散熱和耗電,他說其實那不算大問題,AMD也是可以使用在NB系列
他說主要是business的問題,似乎是跟蘋果,IBM,INTEL這些廠商的恩怨情仇問題有比較大的相關..

大致是這樣,沒想到逛水果店也會練習到英文...... @@"
那個老外對amd的印象還處於過去的時代吧
現在amd的cpu溫度大部分可是比intel的低喔
powerbook G5 是不大可能出現的
要出早出了,連imac g5都有散熱的問題,PB就不用想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