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eteng wrote:

iPod出現之前,沒有MP3播放器?
iPhone出現之前,沒有手機?
iPad出現之前,你能說沒看過平板電腦?...(恕刪)




SO WHAT?

市場不比誰第一弄出產品

只比誰把它做到最好

完全兩回事
Edwin wrote:
我的 Legend 送修回來的時候我的確只要輸入 Google 帳號就可以從雲端同步回行事曆、電話簿,可是設定還是得從來,軟體的記錄跟設定還是得重來,軟體的排列還是得從來,簡訊等也不在同步回來的項目內...

也許我用 Android 不夠熟,不知道更簡單的方法(我知道的方法都要靠不少額外的工以及額外的軟體),不過目前 Apple 嘗試要做到的是讓技術部分對使用者是盡可能的透明化,讓「一般人」可以真的只靠一個帳號,讓使用者的資料、設定、程式、購買的內容等等都能跟著使用者走。各位已經酸了半天,可不可以教我怎樣在 Legend 上面做到這樣?重設後只要打一個帳戶資訊上面的項目全部自動完成?我可以請各位吃個飯答謝。

要那麼簡單的方法可能目前還沒有

你可以在ROOT你的手機後,用用看Titanium Backup
可以備份聯絡人、簡訊、程式及其設定等等,
無需連線,只需要一片記憶卡,全部備份/還原也只要按幾個幾下
雖然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蘋果的如此直覺、方便
但小弟個人認為這也是不錯的


wdragon12 wrote:
咪兔....光是看到REMINDER以及曝光鎖定....我就整個high了XDD....新的提醒我也很喜歡XD

看到提醒一整個很喜歡+1
Android中毒太深,還在煩惱該怎改掉打開螢幕就往下拉的習慣 (已經快變成下意識的動作)
結果Apple有了這個功能,看來是不用太困擾了XD

而且iOS 5在3GS上也能升級......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外行要充內行

就惺惺作態說整個虛掉

泰山在面前還認不出來

往往出於有眼不識泰山
一看這個板主發的文真的整個虛掉了 ......

腦袋[][]的大X包, 只是把科技產品當成服飾配件來炫耀 .....

蘋果本來就是一直把作業系統和軟體服務走在硬體的前面的公司 .....

真的! 發文的板主你真的 ...... 虛掉了!!!!!
pixal64 wrote:
我看了一整個很HIGH~~~~
還有很多次不自覺的拍手~~~
真的很棒耶 這次
雖然沒有新的AIR啦
我發現台灣人還是愛硬體XDDDD


我跟大大一樣
半夜邊看現場轉播邊拍手
(尤其是iCloud的價格為”Free!”的那段^^)

大家都愛新的硬體是人之常情
我也希望能看到新的iPhone5的影子
就算自己的MBA才買沒多久
如果能看到新規格的MBA應該也是會很開心

但比硬體大家就會陷入
誰比較大?
誰比較亮?
誰比較快?
誰比較好?
這幾種情形當中

我猜
那些只愛硬體的人可能是比較沒有去了解Apple各硬體背後其實有著很棒的軟體使用經驗在支撐著

我身旁不乏眾多的iPhone使用者
但有多少人會用iTunes?
想下載卻沒有AppleID
搞到最後還要JB再請別人灌軟體......

離題了

這次熬夜看WWDC2011我覺得很不錯的地方是iOS5跟iCloud

會有人失望
也可能是大家覺得One More Thing之後出來的Thing不夠精彩所致..

半夜隨意回文分享
沒什麼邏輯
大家看看笑笑就好
謝謝~
其實我是apple發表長久以來
今年第一次看
所以,我覺得充滿新鮮感
在那些實體還未上市之前先透露小道消息和賣些關子
倒是會讓消費者充滿希望與期待
或許在功能上可能在之前就已經有了
不過對於一個未接觸的人來說還是覺得很有幫助

我想他們還是會有所保留
不然業者怎麼去賺消費者的錢呢
而時代日新月異,只會越來越好
不可能會往後走吧

以上是個人淺見
如有冒犯請樓主見諒
部落格:http://fm06912.pixnet.net/blog/
有發表硬體呀

在One more thing的最後

只是樓主可能也買不起






沒有惡意

monoboy wrote:


好帥氣,這一整排銀色的都是Xserve吧?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罵人是教徒,想問一下,當初nokia強大時,有多少人是教徒,現在呢?

別罵人不帶髒字,自以為很high,整天android教徒apple教徒的叫人,不知在高興什麼?

sengir wrote:
一堆別家手機早就有的...(恕刪)


不是要洗機嗎?
照你這麼說,別家早就有的有啥好洗的?
還有,防毒軟體到底裝哪套?已經欠很久了到底講不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