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檔案 "加入" 與 "不加入" 資料夾
這是以使用習慣的方式來取決,
至於孰優孰劣,真的只能用個人主觀意識來決定。

不管用哪個系統,
習慣" 加入 " 的就是習慣加入的方便與快速。
習慣 "不加入" 的就是習慣不加入的結構完整性。

至於資料夾中的排列,顏色等等的東西,MS也做得到,
即便mac未來把 "加入" 的這個行為放到系統中,讓使用者使用,也沒什麼奇怪的
不管誰抄誰,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使用者用的方便。

套句老鄧的話:
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不管蘋果,還是微軟,讓人用的爽的就是好系統。

不過這一點,真的希望能讓所有從MS轉進的新手都知道,免得再有這樣的慘劇發生囉
Apple iMac G5 2.0 , 2GB RAM , 20inch LCD. NIKON D70s , 18-70kit, 50 F1.8, 105 F2.8
如果以現實生活的想法來思考

有兩個通通叫做最速件的公文夾,如果要將兩個公文夾的檔案放在一起,一定是將某一公文夾裡的檔案拿出來再放進另一個公文夾中,不然就是直接打開一個公文夾,將另一個公文夾夾進去,會自行融合真的比較奇怪~(用WIN這麼久我是最近才知道WIN可以這樣做~Orz)

另外,這樣的問題應該還不關人性不人性,只是系統設計者設計的考量而已,知道他的設計方法,使用者照章行事就OK了^^
http://blog.roodo.com/appleseed
有沒有用過將兩個應用程式檔案夾合在一起過?
一個好的應用程式檔案夾去取代壞掉的 結果一放進去 混在一起 原先好的應用程式 跟著壞掉
用系統的新增/移除軟體 只會將這軟體有記錄的檔案移除 軟體檔案夾內照樣一堆更新的檔案 壞掉的檔案
依循著這些異常的檔案的更新的資料夾 軟體怎放怎安裝都失常
有玩ro的應該知道 更新失敗 怎樣用系統的更新/移除軟體 都沒用
因為檔案夾的更新失敗檔案是以隱藏方式存在 沒有刪除整個檔案夾 再怎樣複製遊戲軟體都沒用
結果將檔案夾刪除再拷貝軟體或是重新安裝RO就OK了


蘋果就是直接刪除舊軟體檔案夾 放入新軟體檔案夾 而不是混在一起


有沒有遇過這種事情 公司遇過的實例
word遺留下來的 ??fnrmfjoe.doc 那個還原檔案 在office軟體結束之後 沒有自動刪除掉
將最新的檔案夾與檔案資料 用檔案夾取代混在一起之後 打開最新的word檔案
結果已經校稿完成的檔案 打開出現的卻是舊檔案夾的舊還原檔案內容
輸出印刷公司賠錢


最新的檔案夾內有著最新的檔案 舊檔案完全不要 結果捏 妳必須先去刪除舊檔案夾才能將新檔案夾放在相同位置
複製出來的檔案夾 整理的過檔案夾 一放又混在一起


還有 複製啊 剪下啊 取代啊
在win上取代同名檔案夾 常常發生問題 取代啊覆蓋啊警告視窗出現 滑鼠系統遲鈍一下
然後啊 檔案夾不見或是檔案夾內資料流失


這種混合檔案夾的方式 看起來方便 實際問題一堆
而這也是微軟最專長的 一項簡單的指令讓使用者要多下好幾個步驟 然後問題一堆


要將檔案夾內資料合併 請打開檔案夾拉出檔案 這樣在蘋果跟win都不會出問題 也是最基礎檔案更新
檔案更新 就是由使用者更新所需檔案 並加以區分 這是使用者要做的部份
這才叫做人性 以使用者為基礎 讓使用者去決定更新檔案為何 讓使用者去整理自己的更新檔案
而蘋果的檔案夾使用方式 就是可以讓妳簡單的就分出檔案的區別
檔案在檔案夾視窗哪邊就是哪邊 複製出去的檔案夾也是
這是目前win做不到的事情
【iBook真好用】【win的缺點為何會被牢牢記住 一次又一次 Mac的缺點為何會被遺忘 優點價值遠大於缺點】
不想讓這篇文章變成口水戰,我本身各系統也都使用,所以不去批評哪個好哪個壞,
誰做的到誰做不到,那跟解決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
反正知道規則後,就會知道怎麼玩啦,
凡事無絕對,習慣成自然。
謝謝各位指教啦,好在有樓主提出此問題,真是萬分感謝。
Apple iMac G5 2.0 , 2GB RAM , 20inch LCD. NIKON D70s , 18-70kit, 50 F1.8, 105 F2.8
這沒筆戰吧
只是將這兩種檔案夾取代方式優缺點講出來而已

未來會怎樣改難說 不過現在就是如此
【iBook真好用】【win的缺點為何會被牢牢記住 一次又一次 Mac的缺點為何會被遺忘 優點價值遠大於缺點】
沒想到只是很單純的提出在mac的問題
差點又成筆戰
真的很感謝對問題提出各項看法的人
沒想到很多人跟我一樣並不知其差異
希望更多人提出對其用法的解說
但請保持風度各系統各有其系統優缺
很多人可能只想知道用法差異
請各位能針對提議發表看法
千萬不要讓此議題被封鎖了

coolemg wrote:
如果覆蓋的定義在於要建立一個新的目錄夾,
他也應該要提示把舊夾的保存,或是更名,
而且要人把檔案一個一個搬進去,
有時候,就不是這麼人性化的,
對於強調即便不會用電腦的人也會用的系統而言,這個小重點,若沒有
沒有提示使用者,可能是個大致命傷。

不然她就不該叫做 覆蓋或是移動, 而應該叫做取代。


沒錯,就叫取代


我是那個今天才知道損失慘重的人,看了多位說法,我覺得把重點說出來才是最重要的,筆戰,有這麼嚴重嗎?倒是感受到當有人說到MAC有不好的地方(說這樣好像又會得罪人,應該說MAC與WIN有不同之處吧!),就會遭受到批評(或許我看錯!)。
我使用ibook才三個月,因為我還有三個月的分期要繳,當初只好奇才switch過來,一用就上癮了,曾經用同一張圖同一台彩雷,印出來硬是MAC送印的漂亮得多,要不是為了與我的HP2210同步,PC我簡直不開了。但我也不會因今天的事就牽怒MAC,我還是會繼續用的(入境隨俗,用那個系統,就按照那個系統規矩)。不過話說回來,剛剛也去測試了SUSE 10 LINUX,它的方式也是WIN一樣,所以“入境隨俗“就好了,問題是這個規矩,恕我眼拙,買來ibook後,看遍了幾乎所有“輔助說明“就是找不到有這樣的說明(不好意思,已經好久不買電腦書了,但我想,一般的電腦書大概也不會提到這種狀況吧),所以才會建議把此貼頂置。


Mac也和其他作業系統一樣,也有輔助說明的功能!

Switcher在轉換過程初期,即使沒有買書,願不願意翻閱Mac的輔助說明?還是憑藉著以往的使用經驗摸索呢?

當「編輯」功能表出現「複製」、「拷貝」、「貼上」等功能時,是否先願意停下來翻閱線上說明再決定下一步動作?

還是憑藉著以往的經驗,先作了再說?

別忘了,現在的身份是Switcher呢!

不管是接觸到那一種作業系統,可別忘了第一次學習電腦的興奮,以及步步為營的心情啊!


再補充:「複製」常出現於附加功能表中(滑鼠右鍵或CTRL+單鍵滑鼠),一旦對檔案(或檔案夾)點選「複製」就直接在該檔案(或檔案夾)所存放的地點中直接多出一個檔案(或檔案夾),免除操作「貼上」的步驟,且在「編輯」功能表裡的「貼上」是無作用的。

由於「複製」完成的檔案(或檔案夾)大小及日期皆相同,故沒有取代的問題,但不能和原檔名衝突也不能取代既有檔案(或檔案夾),故檔名會多出"拷貝"二字。如aabb.txt 及aabb 拷貝.txt。(但在"拷貝"檔案夾內的檔案則維持原名)。

若檔名為"拷貝"二字後還出現數字者,即代表先前可能有操作過「複製」,為了不和既有的"aabb拷貝.txt"檔案造成檔名衝突,會採用數字識別,如"aabb 拷貝1.txt"。

那麼誤操作「複製」該怎麼回復?在「編輯」功能表選取「還原複製(蘋果+Z)」就可以了。

﹍﹍﹍﹍﹍﹍﹍﹍﹍﹍﹍﹍﹍﹍﹍﹍﹍﹍﹍﹍﹍﹍﹍﹍﹍﹍﹍﹍﹍﹍﹍﹍﹍﹍﹍﹍﹍﹍﹍﹍


「拷貝」及「貼上」常出現於「編輯」功能表中,就如同在其他作業系統中的「複製」以及「貼上」,由於是組合動作,故在「編輯」功能表中的「貼上」及附加功能表中(滑鼠右鍵或CTRL+單鍵滑鼠)的「貼上項目」可以重複執行。

這兩個組合動作若發生在不同檔案夾中,就如同本文前面先進所述以及輔助說明所說的複製檔案(或檔案夾)的功能。如果同一個「拷貝」來源,在同一個目標檔案(或檔案夾,與「拷貝」不同位置)執行多次「貼上」,就會出現提示視窗詢問是否「移進的項目取代原項目」。

「拷貝」及「貼上」的組合動作若均發生在同一個檔案夾(與「拷貝」同一個位置)中,則如同前述「複製」的功能,且日期及檔案大小沒有變動,故「貼上」後的檔名也會多出"拷貝"二字,甚至再加上數字以供識別。

例如在同一個地方「拷貝」及「貼上」一個檔案(夾),則如同在同一地點「複製」檔案(夾),且檔案(夾)除名稱外還會加上"拷貝"或再加上數字(但在"拷貝"檔案夾內的檔案則維持原名)。

那麼誤操作「拷貝」「貼上」該怎麼回復?在「編輯」功能表選取「還原拷貝(蘋果+Z)」就可以了。

﹍﹍﹍﹍﹍﹍﹍﹍﹍﹍﹍﹍﹍﹍﹍﹍﹍﹍﹍﹍﹍﹍﹍﹍﹍﹍﹍﹍﹍﹍﹍﹍﹍﹍﹍﹍﹍﹍﹍﹍


而習慣拿相同檔名的檔案夾來互相「拷貝」者,在「貼上」時則會詢問是否「移進新(舊)的項目」以「取代舊(新)的項目」。

但把檔案夾視為一個『項目』,可能是大部份Switcher在使用上手後還是會忽略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尤以自認為使用上手後開始進行硬碟文件大遷徙的工作,把原本作業系統所存的文件或其他檔案「拷貝」到Mac,或者在Mac主機上的單一文件檔案已刪除,卻拿舊的檔案夾直接「拷貝」。

或者使用一段時間後,連續好幾個月將Mac主機內的文件檔案「拷貝」到硬碟同一個備份檔案夾,以為這樣在Mac主機已刪除的舊檔案也能一起保存供日後追悔用,或許都還沒發現這些問題。

注意1:若檔案夾為相同名稱者,指定「拷貝」的檔案夾(此簡稱A)無任何檔案且時間較新者,「貼上」檔案夾(此簡稱B)內有檔案且時間較舊者。則A會取代B,故造成指定「貼上」動作的檔案夾裡面無檔案(無任何項目)的狀況。

因為「移進新的項目」以「取代舊的項目」,A(包含旗下的空檔案)視為新的項目 (無任何項目),但B(包含旗下既有的檔案)被視為舊的項目,彼此檔案夾相比已經變動了。

注意2:若檔案夾為相同名稱者,指定「拷貝」的檔案夾(此簡稱A)有檔案且時間較舊者,「貼上」檔案夾(此簡稱B)內有檔案者且時間較新者。則A會取代B,故造成指定「貼上」動作的檔案夾裡面都是舊檔案的狀況。

因為「移進舊的項目」以「取代新的項目」,A(包含旗下的舊檔案)視為舊的項目,但B(包含旗下既有的檔案)被視為新的項目,彼此檔案夾相比已經變動了。

其實這樣的作法有點像是其他作業系統的「公事包」的基本功能,由於本文只是單純討論「複製」、「拷貝」及「貼上」的關係,故在此不贅述。

以上補充是輔助說明沒有刊載(搜尋索引也沒有發現)的細節,提供給樓主作參考,希望能有所幫助。
只是將兩種方式的實際案例與優缺點講出來
也有講出怎樣更新檔案夾內資料的正確方式
可沒去批評誰

某方面微軟系統做不到 蘋果做的到 不能講嗎?
也沒針對誰 都是就事論事 這也算筆戰?
有事實案例也不能講出來嗎?

蘋果有蘋果要改進的 微軟有微軟要改進的 有時一起講出來 才知道差異在哪 才知道怎樣Switcher
不管微軟還是蘋果 進步的空間還很大的

輔助功能 那個常常壞掉啦 可以去工具程式找輔助功能那軟體開
【iBook真好用】【win的缺點為何會被牢牢記住 一次又一次 Mac的缺點為何會被遺忘 優點價值遠大於缺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