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文字是藝術我們應該高興繁體字一直有保留下來。我不是文字學家,有些觀念也許不是絕對正確,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基本上,中國人歷代下來,字體本來就會是有很多種。從小我們就看過什麼楷書、宋體、仿宋體、行書、草書、大篆、小篆什麼的。繁體字只是一個字體,他主要延襲楷書而來。而簡體的由來我不清楚,也許也是從楷書而來,然後再給予簡化。所以,繁體簡體,也只是字體,應該是平等的。但是中國字的造字有六種規則,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種,文字的演進我認為應該要儘量用這六種來產生。這樣會讓人比較好記住。看不懂的時候,還有一定的規則可以猜。時間久了,讓以後的人看懂的機會會比較大些,也許這種想法是杞人憂天吧。我在工作時去在大陸待了半年之後,看多了簡體字,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地方。對於字上面,簡體的用字,有一些字,只要聲音相同,就共用同一字,這一點是唯一讓我覺得不妥的地方。(後來--后來,皇后--皇后,久了就會分不清,后來是後來,還是皇后過來?)中國字的形,應該是很重要的,同字就借來用,久了會不會就讓中國的象形文字,變成了日文、韓文那種類似注音式的文字呢?尤其是,現在這兩國的文字,也含有漢字,而他們也不斷地創造新字詞,依現況來看,我還擔心以後我們的漢字、詞解釋還得請他們來幫忙,就可笑了…也許只是我另一個異想天開。日文"痴漢",絕對不是痴心漢,請不要誤用。日文"大丈夫",絕對跟中文的大丈夫不一樣。日文"御宅族",絕對跟一個人的家好不好無關。這些字詞,我們台灣還很常拿來用,還誤用,真的是很擔心啊。所以啊,簡體繁體我認為,就字體上,用哪一個我都覺得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詞的意義,我們才隔了幾年,兩邊的詞就出現不一致,要是可以大家配合一下,用成一樣的,就算字體不一樣,也不會有人看不懂。像是光盤、光驅、光碟機,要是不熟的人還以為是不同的東西。這才是我覺得的真困擾。如果詞一樣了,而只是簡體繁體換來換去,就像同一篇文章,有人用楷書印東西出來,跟用仿宋體印東西出來,大家都還是看得懂。因為只是字體換了而已。念或是讀出來就會知道了。不過講到最後,字體要選哪一種呢?我覺得,現在的電腦時代,寫字機會已經很少了,選好看一點的字,大家覺得怎麼樣?說實在的,我們以前念書,偷學簡體字真的被罵啊…話這麼多,不知道有沒有離題了?
簡繁之爭 ..... 有點離題了 ........但是簡體真的會出頭天嗎? ....... 大家看看這篇 ..... 想想吧!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summer/archive/2006/04/06/289.html按這裡檢視網頁 按這裡檢視網頁
雖然在apple上安裝win,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如果真的要玩win的話..二萬元的電腦就很好了,不過就對我來說,讓我多了一個換mbp的理由,並不是想玩win而是簡單的多一個不用多買硬體就能玩遊戲的平台,不用為了玩遊戲或模擬器就一直想著pc,現在我的蘋果也行囉,不知道那些for win的搖控會不會也很好用呢?....臭夾不死老大又害我想把pb賣掉換mbp了啦......小朋友不要走啦,我還要送你去銀行的,不可以往水果店跑啦,老爸的負責又變多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