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是否有用Mac的網頁設計師?

還沒有dreamweaver這個軟體之前,早期Mac User會使用Netobjects Fusion這個網頁設計工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我已經從第一版用到現在,雖然目前已經只剩下PC版本,他的直覺性還是讓人愛不釋手。
這套早期我也用過
不過老實說,每次變更,幾乎都要重新發佈
比較偏向圖文編輯,有些文字弄完幾乎都直接打成圖檔
新版的不知道有沒有改善,就不大清楚了
用了dreamweavr後就不會想再用了
Jinwei wrote:
我們公司
幾乎沒有幾個網頁設計師看的懂HTML
只會用DW拉位置
我去外面接廣告公司的案子也是
充其量真的只能算是平面或視覺設計師
每次只負責把PSD用IMAGEREADY把網頁切出來
寫FLASH AS??別鬧了...更不可能
大家講的調版型,瀏覽器問題,定位問題都是痛苦在我們這種寫系統的人

已經搞不清楚哪些是網頁設計師該做的了
調CSS也是我
寫JS也是我
AS也是我
做出來的FLASH資源吃太高還是我去改
用IMAGEREADY切出來的HTML大家也知道
真的很慘
搞的最後還是我把整個PSD檔拿來重切....


看到您這些話,我真的超感動的!

我也是正在學習(很多年的)網頁製作中,之前我還在敝校的BBS上討論到關於「跨平台網頁」的相關問題,我一併提出了「做網頁要學HTML」的看法,不料卻被一個正在唸研究所的人大嗆特嗆,他說工具就是要用,HTML、跨平台,交給程式就好。大哥你應該把這個研究生拉去你們公司待幾個月,訓一訓才對。

很多自稱為「網頁設計師」的人,都是使用Dreamweaver,但是若網頁規模變大,或是需要加入後端程式,那麼這個被認為是最方便的作法卻是最糟糕的作法。

離題了,我是用PC,但是之前用過iBook,Macromedia軟體在上面的效率以及穩定性真的讓人抓狂,所以關於平台問題,我有幾個方法:
1. 用純文字編輯器寫HTML做網頁。
2. 關掉文字的Anti-alias(不過會超醜 ),我研究的結果是,Mac當中的中文,因為比較小,又做AA的動作,所以字會比較難辨識,而且因為中文也會AA,因此加重CPU的負擔。若是你的網頁原始碼內有含大量中文,那就要小心了。
3. 用PC做Flash。

此外,關於Flash的部份,我建議你不要用iBook做,主要是解析度的問題。並不是說XGA的解析度就會讓Flash做不好,而是更高的解析度,可以放更多的工具列,使用起來會更方便。也許你說舞台可以縮放,但是真正做起來,感覺抓不到,點陣圖顯示也會不夠精確。我現在用SXGA+的PC,有興趣的話我可以把螢幕擷圖給你看看。

此外,關於跨軟體平台的問題,我認為你應該上網找找相關文章,或是自己準備電腦做測試。自己多做測試,才能知道真正的問題所在。

最後送你一個關鍵字,可以解決IE的問題,請上網自查:
this.style.top="12px");

有興趣的話,不妨多交流!
.
阿西摩再來提一個事情....

Flash 這種東西,真正要應用起來,也應該沒人會自己拉了~

阿西摩都是用 XML 轉 Flash... :p
知道的人就知道阿西摩在說什麼。。。

老實說,網頁設計師這個名稱。。。 現在真的有點被濫用了...

玩了很多 Tools,最後還是覺得 "手工最棒!“

【題外話】
大家可以想想看,為什麼現在那些 "傳產“裡面純手工的東西,價格高,具有價值?
然後想想,身為一個網頁設計師,或者是軟體工程師,你的價值又在哪裡。

工人與工程師,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最近阿西摩在跟老友聊到這個問題,蠻有意思的...
個人認為視覺化設計軟體用起來還蠻礙手的...=_=||

可能是一開始就是學HTML起家的吧(茶)~
retu77 wrote:
個人認為視覺化設計軟...(恕刪)


其實阿西摩頗有同感。。。

當年在學 HTML 的時候,1995年... 天哪~ 好遙遠喔~
HTML 編輯器不多,雖然那時候有些編輯軟體,比方說 Hot Metal (是這個名稱嗎!? 忘記了)貴到要死,買不起。所以,就 NotePad 硬幹到底!還得學 JavaScript。神奇勒~

記得當年,在學校考試的時候,老師還只有給你 text pad, 還有一張 HTML Tag 參考表,你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要完成十個 HTML 考題。加分題 還是,如果 Code Style 乾淨,indent 依照規矩來,還有 comment 的話,可加5分。當年,唯一拿到滿分的考試就這個!

後來,Dreamweaver 崛起,改用Dreamweaver 一段時間之後... 最後還是改回 Ultra Editor。Dreamweaver 便成了輔助工具而已。

呵呵~ 不過回想起來,My God! 我被 Web 荼毒了十多年了,而且還在持續中~
在下有點淺見~
小弟認為其實在網頁設計師這工作的類型應再細分二類,
一是就您說的視覺設計師,二則是網頁程式設計師。

目前的網頁設計實在是太多太雜複了,HTML、JavaScript、ASP、PHP、CSS、ActionScript…。
對於所謂網頁設計師主攻視覺的人來說,我想還真的是學不勝學。
另如在下自認專長的Flash,說實在的,ActionScript 我還是只會用到那幾種語法,
要再複雜一點的東西我就只能上Flashkit 去找範例來改了。

以前也是以記事本慢慢寫,ASP、CGI、PHP 什麼都摸一點…
但是我所謂想要做的網頁設計師,重點其實是放在設計這二個字。
所在乎的是其使用者介面、畫面的流順、風格以及其設計所能包含的意義。

呵呵... 話是這麼說,可是在業界,客戶們根本分不清。
而且如果案子稍微有點規模,往往美編設計出來的網頁,到了程式工程師手上,都會做出更大幅的修改。雖然,保有了原本的畫面 layout, 但是骨子裡卻是大不同。所以,這個領域真的是很博大精深。

尤其在台灣,一個工程師,恐怕得兼顧美編排版,程式撰寫,甚至連 Server 都得自己來。
唉~~ 幹這行,還真不是人幹的。。。 工人兼工友還得兼當清潔工。。。 結果,校長永遠是別人~

Anyway, 回歸主題,說真的,要成為一個好的網頁程式開發者,真的得同時兼具多平台的操作能力。最好是同時多個平台交叉使用,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大家共勉之~
cassatte wrote:
看到您這些話,我真的...(恕刪)


以前為了這種問題
我任職的某家公司還將職務區分為
視覺設計師、網頁設計師、程式設計師三種
目前職場上的網頁設計師
就我個人遇過跟認識的
有大約九成是來自美術科系
這些人3d強,視覺強,平面和產品設計都是專長
但是一遇到HTML,這九成裡面大概又有八成是幾乎完全看不懂HTML的
只剩下少數的願意多花時間去學HTML甚至是JS或是AS

我自己寫程式約近10年
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最容易發生衝突和爭執的就是和視覺的配合(跟業務不算=.=業務是瘋子級的...)
再IMAGEREADY或是FIREWORK這種軟體切出來的圖
如果只是單純的活動頁面就無所謂
但如果是稍具架構的網站
我常常處理HTML問題的時間約得佔掉我開發的兩三成
很多視覺做出來頁面,程式根本無法以正常邏輯去執行
還得因為這樣的設計,多寫了很多原本不應該有的判斷去處理
講一些同行可能有的切身之痛好了
用工具切出來的html
我光是處理table就很頭痛..都是包了三四層以上..但根本無意義的tb
再講到tag,很多人用DW習慣很差
我常常看到雜code太多..如果再加上server side code..你知道我有多麼想殺人嗎..
code沒弄好..板型就裂開...字數太長導致tb裂開..還要我寫縮字的function去處理...
tb高度被工具設死,過高就出問題,還來問我為什麼我的程式沒處理好..關我什麼事阿@@
老手級的網頁設計師就知道
某些tb再拉的時候就要先想好他的『延伸性』了
不是等到裂開撐開了才來改...
講難聽一點
反正上累的都是程式設計師啦

之前朋友跟我抱怨
因為他的BOSS是用MAC,結果下面的ART跟PROGRAMER被搞的快瘋了
當所有人都用PC的時候..偏偏自己的老闆是用MAC..
然後又跟你提出自己家的網站一定要MAC跟PC都可以正常執行的時候
棘手的程度已經不遜於『無障礙』了

也因為這樣的一層無法分開處理的問題
我自已也慢慢的少寫WEB FORM的程式了
改寫WINDOW FORM..

常常有種感嘆,能遇到那種老手級的網頁設計師真的很棒
常常都會幫我先想好一些很討厭的問題
如果遇到那種只會靠工具拉東西的...就...等死吧...
其實更嚴重的問題就是
大部份在與客戶接觸討論的
都是設計人員而非工程師
所以往往開出來的頁面規格非常非常的漂亮
但是卻非常非常的不人性化
又或是過度的人性化

再來就是在事後的調整
往往工程師要為了些許的視覺調整
而在多花上一兩天個工作天
原因為何??
dreamweaver看不到動態內容
設計師無法編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