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Cook 向中國大陸消費者致歉,針對「三包」的保固新政策正式上路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3/04/01/apple-china-warranty/本篇文章直接轉帖自癮科技


大家先把愚人節的幽默感放一旁,美國蘋果原廠選擇在 4 月 1 日,發佈對最近一個月以來受到中國大陸官方媒體猛烈炮轟的回應,而且還是一篇在官網上署名為該公司總裁 Tim Cook 的致歉信。事情之所以會鬧到這麼大,是因為面對這些官方與民眾對於與國外保固標準不一的與論抨擊,官方卻選擇在期間沈默不做回應,雖然中間一度默默更改了官網上的維修條款,但卻因為沒有真正實質的改進,被視為毫無誠意而遭到更猛烈炮轟。直到今天,官方似乎是被延綿不絕的躂伐聲浪,被逼著不得不選擇在這天提出了回應(還是故意選的!?),信中提到,他們在研究對中國大陸的保固過程中,因為「對外溝通不足所以才導致外界以為 Apple 態度傲慢」,對此提出誠摯的道歉。也在今天針對中國大陸的「三包」規定來對保固政策進行調整,具體的官方調整要點如下:

· 改進 iPhone 4 和 iPhone 4S 維修政策
· 在 Apple 官方網站上提供簡潔清晰的維修和保修政策說明
· 加大力度監督和培訓 Apple 授權服務提供商
· 確保消費者能夠便捷地聯繫 Apple 以反饋服務的相關問題

其中挑起這次爭議的 iPhone 背殼沒有依照國外標準換新這點,已經被官方承諾將會在維修上「全部採用新零件」,並且將保修期限重新計算一年 -- 講到這... 台灣的朋友應該會歪頭,發現這好像也與我們的整新品保固政策有所不同... 不過,保固條款中還有另外一個更「不同」,為了順應中國三包政策,Mac 電腦與 iPad(因為被視為個人電腦產品)的主要部件也都享有 2 年的保修期。以上這點似乎一直以來都是蘋果內部的維修政策,所以 Apple 無辜的表示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一直以來都享有這樣的保固內容,但卻因為沒有在保固政策中明確指出所以也在這次被提出來砲轟。

所以簡單地說,保固沒有跟上國外的部分必須跟上,保固沒有順應國內政策的也必須比照辦理,前面部分就算了,後面部分好像有一點點見到了當初 Google 遇上台北市政府的感覺... 只能說在這次的案例中,政府鋪天蓋地的輿論砲轟真的是相當猛烈啊(或該說,這次 Apple 真的令人不爽到超乎他們想像了)。有興趣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朋友,可以試著搜尋相關文章,便能知道這次 Apple 怎麼會選在這麼容易讓人誤會是開玩笑的日子,硬是發佈了這次的新聞稿。就結果而言,應該算是滿足了中國大陸媒體(與民眾?)的期待了吧?-- 這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有點好奇 Google 對此的看法呢?

個人看法:
是內地的官員比較有力還是台灣的名眾不會爭取?
蘋果在歐洲已經被罰了很多次了,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改變作風,
這次針對中國的炮火,Tim Cook居然直接寫道歉信回應,

另外,macbook ,ipad我們台灣是一直都是一年保固對吧!?
到底是誰的政策有問題?
http://www.apple.com.cn/support/warranties/
上面的連結是道歉信

其實我有點不懂他文章的一些點,不是來引戰的,希望大家理性,
若有冒犯或是不符版規,請版主刪文並請大家見諒。

謝謝。

walkdoggo wrote:
http://chi...(恕刪)


以後imac要到浙江省買,cp值最高,保固三年。

walkdoggo wrote:
是內地的官員比較有力還是台灣的名眾不會爭取?


當一個國家有13億的人口,官員說話大聲也是有用的。

台北市政府當初要求Google,Google還不是二話不說先把Paly付費功能拿掉。

這事如果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Google不知會怎麼做?
道德在愛情裡就像汽球一樣,一戳就破。

jameslee0723 wrote:
當一個國家有13億的人口,官員說話大聲也是有用的。

台北市政府當初要求Google,Google還不是二話不說先把Paly付費功能拿掉。

這事如果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Google不知會怎麼做?



Google 什麼都不能做, 因為中國大陸版本的 Android 手機, 出廠都沒有 Google Play,
他們那邊的使用者會去店頭要求店員幫忙灌 app, 他們的 Android app 也有幾個 market,
但都不是 Google 的, 也沒法連上 Google Play.

因為已經被 band 掉了.


不過如果在中國大陸買的 MBP 能有三年保固, 我倒是很願意有經過的時候順路去買一下.
3 *的毀台計畫, 請去了解, 如果了解還買3 *, 那你就是幫助3 *毀台的罪人之一.

Dennies wrote:
不過如果在中國大陸買的 MBP 能有三年保固, 我倒是很願意有經過的時候順路去買一下.


大陸的 apple 產品比其他國家都還要貴很多
所以才會有很多大陸人跑去香港搶貨
我的隨意小窩 http://blog.xuite.net/mogwy/twblog

walkdoggo wrote:
http://chi...(恕刪)


那台灣算什麼?..

‧°∴°☆﹒°☆﹒﹒‧°∴°﹒☆°∴°☆﹒﹒. °.﹒‧°∴°☆‧°∴°﹒☆ ☆°.﹒‧°∴°☆°

Maxwell wrote:
那台灣算什麼?.....(恕刪)


沒法度,大小漢差很多
不知道是我會錯意嗎?

哀鳳4/4S 有問題出保換機子 ~ 保固重新計算一年@@|||
那不就永遠都保不完了...
iPhone always be amazing.
台灣算nothing,大陸市場大就是這樣,即使是蘋果也得為這市場折腰。
大陸是「朕不給的,蘋果你不能要」
台灣是「蘋果有剩的,再給台灣」
以前覺得造出東西的人就是比較厲害
你造不出來你就是笨
想用我的東西就要巴結我
我高興就賣你
不爽了就不賣你 怎樣?
如今發現好像不是這樣

市場真是很可怕的東西
美國一直以來用的東西都比它生產的東西多很多
出口相比它超級大國的地位也沒有多厲害
可美國人幾十年過去還是過得很爽
大家生產東西都送去給美國人用
換來一堆紙還笑得見牙不見眼

美國阻擋了華為前進的步伐
急得華為直跳腳
中國找蘋果的麻煩
蘋果不敵最後軟腳低頭了
美國為了中國市場把影片的反派全改了
各國大企業為了美國市場也是乖乖交罰款
屈服於大市場的例子屢見不鮮

小市場就慘了
服務和售後不提
很多產品根本沒在上市
一些品牌也沒有進駐意願
大市場還有制定遊戲規則的能力
大眾貨幣美元就是這種規則下的產物
保證了美國幾十年的榮光
小市場好像只能抱大腿和適應規則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