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授權Moblle01永久留存本人發言

f127misha wrote:
有北橋 沒有南僑 附一張架構圖給你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1/mobile01-1f09707b3c92576ea277ee59556327f1.jpg
你弄錯了,圖上的「Intel 5 Series Chipset」指的是南橋
北橋的功能已經整合進 CPU 裡,不存在主機板上

順帶說一下
圖上的「Intel 5 Series Chipset」指的只有 P55/H55/H57
不包含 X58,因為 X58 和左圖一樣下面會接 ICH
zain wrote:
以你只會人身攻擊的水...(恕刪)


你也只能針對南橋整合來答覆而已,
其他的為何你都沒有具體指出技術面,甚至是市場面的理由來說服大家?
電子產業說穿了也是一個龐大的分贓結構,
你以為光靠Intel一家就可以改變市場生態嗎?

我認為你的文章應該提出更具體的證據來支持你的論點,
至少包含電子學、半導體製程、市場行銷等知識進行涉獵,
而不是就現在看到的東西毫無根據的去推演未來的趨勢,
電視上的股票名嘴至少還會以政策面、獲利數據的資訊來預測,
你呢?
看到一張小板、一顆整合GPU的CPU,
以堅定的口吻告訴大家:

「電子產業末路將近,留下南橋是給台廠最後苟延機會」

這豈不貽笑大方?

我很期待你的新論點啊,
希望可以講給所有人信服,
如果您的論點有基於一定事實、理論推衍,
我會修改回文並向您道歉,
如果不能,
請您修改標題。

我是比較愛講幾句啦,
要講簡單的就是跟81樓的大大回應一樣。
老實說..除非真的能把所有的功能全部濃縮在處理器並封裝....那主板廠的生路才會真正受到威脅..
不管北橋或南橋..以目前的趨勢..台廠早已不再研發生產可相容的晶片組..
主板廠還不是向國外廠商進貨..即使未來主板上沒有北橋及南橋.但總是需要擴充的I/O模組吧
所以..實際上影響並不大..畢竟..台廠主要的生產項目..是連接器及主板..
等著半導體製程變成cu製程還是au製程當導線...

北橋跟南橋可以整合起來啊

以前sis不是有做過...

整合成一顆單晶片..

ic design 設計很多buffer 來讓速度delay...

willy0080 wrote:


你也只能針對南橋...(恕刪)

這是我回復某網友的問題
網友說: 整合不能為整而整,是因為成本、效能、擴充彈性、生產彈性、製造良率?
製程提升的後果,勢必可容納更多電晶體,到頭來真的會為整而整,因為不整白不整,搞不好連一些不相干的都整進去了,因為有空間
決策往往都是錢導向
但是以技術方面假設相同Die Size下
因為製程的進步,所以可收納更多電晶體時
無論南橋,記憶體,Intel自產自銷的SSD都是會被優先列入的整合對象
不只是因為有錢賺,而是因為他有能力就把別人吃飯的傢伙收了
別人倒了,User錢省下了,他自可提高晶片售價,很悲哀,但是這絕對損人利己

Intel H55/i5/i3 系列宣告電子產業末路將近,留下南橋是給台廠最後苟延機會
標題已改成
Intel H55/i5/i3 系列宣告許多電子產業末路將近,留下南橋是給主機板等廠商最後苟延機會

我認為南橋如果沒了,對主機板,PCB,被動元件,硬體服務業(電腦不須維修,晶片良品更換),主機系統業,NB業(電腦只剩一個品牌INTEL牌)
User買了Intel晶片插在LCD上,就是一台電腦,誰要買聯強電腦,誰要買DELL筆電?
內建記憶體:DRAM製造,DRAM模組,DRAM封裝測試
內建SSD:Flash製造,Flash測試,硬碟製造...
族繁不及列載並非刻意誇大,標題改如此應該就無誇大了,你可以不認同,但請提出反證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所信所思所行所見所得
重複發文,自刪
重複發文,自刪
重複發文,自刪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所信所思所行所見所得
可以請問一下樓主你的預測是定在哪一年發生呀
別忘了你前面是寫三年的roadmap
也就是這三年內,intel要有辦法把製程提升到單顆Die可容納南橋、記憶體,甚至是SSD
還要他提出的架構效能與成本可以超越既有競爭對手
而且還要你所提到的可能受影響廠商都買這個單


你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十年或二十年,或許還可以說是個願景
三年,或是五年,只能說是想太多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這不是科幻小說 ...

這只是幻想文 ...


相當"自認為是"的幻想文 ....
.....

以上一切都是幻覺 , 騙不了我的 ....

...............

zain wrote:
這是我回復某網友的問...(恕刪)


我認為你講到重點了---錢導向,
但是應該更加考慮哪些是需要被整合,哪些是不用被整合?
例如記憶體,有人希望越大越好,有人以超頻為主,有人希望夠用就好,
當你要滿足各種不同族群的需求勢必增加你晶片整合的複雜度,
市場上必定會出現更複雜的產品分類,
以廠商來說,就是增加庫存,
引起下游廠商反彈是可以預期的。

硬碟呢,
你希望內建SSD,但問題是要多大? SLC? MLC? 有無Buffer? 控制晶片用哪顆?
效能好不好? 壽命多久?
我要加硬碟是不是要再買一顆CPU?
如果不是那全部用原來SATA硬碟不就好了?

好,
就算今天製程超級進步,
在某些部分還是必須分開做好在封裝起來,
那整合好在一起之後的系統測試呢?
高低速的Chip整合代表變數增加,
這樣子的做法會提高良率?

還有,
有的Chip是有專利的,
你想整合其他功能,晶片是要自己研發還是跟別人買?
如果是自己研發要幾年? 要避過多少專利地雷? 要投入多少資金?
效能會不會比別人好?

如果買其他家的晶片...光你要整合進去Die就不太可能了,
有誰家的願意把自己的商業機密別別人看啊????

再來,
封裝完成之後,
Die Size呢? 散熱呢?
假如消費者今天一句"我要外接顯卡"、"硬碟我想要兩顆做RAID",
那你做那麼多不就做心酸的?

我從不認為晶片整合不可能,
但是前提是要根據市場和消費者習慣,
以及要整合到甚麼程度,
如果是我,頂多整合到南橋而已,
理由是其他元件是會隨消費者使用環境與習慣而變動的,
與其給自己找麻煩,
倒不如只整合「一定會用到」的部分就好了,
這個部分所指的就是I/O。
--------------------------------------------------------------

如果南橋沒了,會影響這麼多產業? 這部分也是你多慮了,
南橋沒了,難道不用外接硬碟,光碟機嗎?
顯示卡、音效卡呢?
上面這些東西都還是要透過插在PCB板上面的連接器與南橋溝通啊!
難不成你希望CPU上面內建HDMI、USB、網卡插槽???
那整個CPU不就插的跟榴槤沒兩樣?
到時候CPU的尺寸還有可能像你說的「跟肥皂盒一樣」的大小嗎???

市場產品預測天天有人在做,
但絕不是只因技術「做得到」就代表市場會全部接受。



ptx wrote:
可以請問一下樓主你的預測是定在哪一年發生呀
別忘了你前面是寫三年的roadmap
也就是這三年內,intel要有辦法把製程提升到單顆Die可容納南橋、記憶體,甚至是SSD
還要他提出的架構效能與成本可以超越既有競爭對手
而且還要你所提到的可能受影響廠商都買這個單


你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十年或二十年,或許還可以說是個願景
三年,或是五年,只能說是想太多

如果是Multi Die的方式,三年絕對夠
如果一家公司同時擁有CPU,DRAM,SSD的設計製造能力
是不是立刻可以用Multi Die方式綁標自己的產品,做Total Sol.
根本不需經過任何人,任何合作廠商,就能推出
Intel要花多久時間做,我當然不知
等他哪天決定拋棄過往夥伴時,他會做的,換做你做不做?
我們是人,有情有理,公司是營利機構,有利就圖,勢在必行

另一位網友問幾G(SPEC)
我期待他出個2G DRAM,8顆Dram晶片
SSD 就16G的SLC好了,裝Win7還有剩
多個晶片封裝後大概中秋月餅大吧
我會買的,只要那時沒因為他出了這個月餅失業的話,就會買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所信所思所行所見所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