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華碩ESC1000超級電腦每秒1兆次浮點運算能力

很強大很強大。不過....整台看起來真正跟ASUS有關的只有:

1. 主機板的layout
2. 機殼
3. cpu散熱器

其他的都還是Intel或Nvidia的技術 
我個人覺得
外型很醜
雖然強調內函
也不用自我毀容吧
equequ wrote:
自己從事分子模擬計算...(恕刪)

小弟拙見:
華碩是個企業,能夠搭配像是windows這樣在亞洲市場有高佔有率的商用作業系統賣機器,是賺錢的機會。相對於windows來說,OSS基本上是小眾市場,沒有業務價值,企業應該不會特別去關照...

即使OSS再安全再穩定,但是不能賣錢,企業就不會想要去耕耘...這就是資本主義...
機殼給聯力或CoolerMaster做會好多了...
say2sky wrote:
運算能力相當於 1998-1999 top500中的 No.1
也就是略多於10年原本需要成千上萬個cpu打造的世界最強計算機
這要CPU怎麼混啊,也許未來NV才是Intel和AMD的頭號假想敵。
微醺鸚鵡 wrote:
這要CPU怎麼混啊,...(恕刪)

不會啦!

GPGPU的運算單元雖然多更多,但是能運算的東西卻也相較CPU簡化,真能夠被改寫適用GPGPU大量平行運算能力的應用,跟一般可多執行緒化平行運算/叢集化運算的應用相較,範圍只會較小,不會更廣。

如果有辦法改寫底層 取代X86的話 或許GPU可能會融合CPU成為可單獨執行的CGPU了
但是可能嗎 我個人猜想要現在起的下3代才有可能 不過應用範圍不大可能面向個人
運算中心比較有機會 CPU的速度說實在的進步很慢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卡在軟體
neoko wrote:
如果有辦法改寫底層 取代X86的話 或許GPU可能會融合CPU成為可單獨執行的CGPU了
...(恕刪)

這句話很有問題,您寫得似乎很清楚,但是從計算機結構角度來看,關鍵地方卻是定義得很模糊....

=> "改寫底層 取代X86" :CPU要進行的工作,並非只有指令集的解碼
=> "GPU融合CPU成為可單獨執行的CGPU":Central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如何定義?

"最大的問題還是卡在軟體"這句話倒是中肯,不管是叢集式運算、平行化程式設計、多執行緒程式設計、SIMD程式設計、或CUDA/OpenCL這種大量重複性的平行運算,重點都在於先分析該工作到底適用於那一種方式來平行化、及平行化開發工具是否完備;有好的硬體跟開發環境,還得配上夠優秀的軟體工程師,編譯器能幫助的有其極限。即使如此,有許多的應用,還是天生就無法被切分成大量(計算量相若)的平行化工作或執行緒的。
===============================================================

回到華碩這台,我想最大的隱憂還是在於11F shishimaru大表達的,相同的架構,難道HP、Dell、Acer就不能結合廣達、仁寶、緯創的ODM設計能力在幾個月內弄出來嗎?如果也協同歐美國際名大學搞個站台抬轎助講呢?畢竟Key parts還是來自於Intel、Nvidia,OS跟開發工具來自於微軟、Nvidia,如果這真是一個潛在新藍海,也不容易阻止競爭者快速跨入變成紅海(但這對有意購買的研究單位來說,卻是好事....)
微醺鸚鵡 wrote:
這要CPU怎麼混啊,...(恕刪)


他多強也好....還要得靠一顆通用CPU負責分配

簡單的數學處理是可以, 但是邏輯處理上....是完全無能
其實我覺得CPU的演進速度很慢是因為相容性的關係
經過多久的演進才有利用指令集加快速度的方式
而因為架構的關係 GPU並不能執行一般的程式 或執行起來很慢
只有大量平行化的運算才能發揮速度

軟體方面就更可憐了X86跟UNIX就差不多了 似乎因為很難(當然這是我的想法啦)
所以很少公司會去研究(或者是我不知道的領域)
像NV的CUDA是架構在C語言 如果要從底層重新做起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讓大眾接受
就像INTEL 64位元的失敗

硬體架構要改容易但是軟體就很難了
所以NV的難是在於要生出個CPU的東西再來跟GPU結合 至於軟體就視於他的架構是新還是買的
總之CGPU我的認定應該是類似FUSION的 只不過是CPU為主跟GPU結合或是GPU為主跟CPU結合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還有關於ESC1000 我個人是覺得應該是試水溫就是實驗品吧 看得出來NV在這方面往CELL靠了
不過這台似乎也沒有啥特別的就像品牌跟DIY吧 但是把市場弄大 錢就好賺多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