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要超頻的話,怎樣配比較好?

哥不想留名 wrote:
謝謝!謝謝! 因為...(恕刪)

樓主你好~敝人再囉嗦一次
你可以慢慢想想+考慮,這是屬於你的電腦,真不想超頻又想效能直接頂上,
那的確就是7700K了(原廠預設已達4.4Ghz,夠快了),那就配個B250或H270,
也是快快樂樂無煩惱。

萬一,萬一如果你有那麼一點想嘗試超頻看看,
我可以很確定的說,現在這幾間大廠的主機板附帶的一鍵超頻軟體都已很優秀了,
因為它們注重的是頻率(效能)再提升卻不至於重超導致不穩定,也就是能兼顧效能與穩定。
若你怕軟體把你CPU重超大可放心,一鍵超頻多是小超~頂多接近中度,而且現在針對超頻程式很成熟。


==============================================
以我的主機板為例(ITX),雖然都幾年前的板子了,但一樣表現的還算可以,
自己都是在Bios自調參數,不過偶而重溫一鍵超頻也是不錯玩的
Z87i-Pro,12+2數位供電,PSU:RM650i

下圖參考:
Ai Suite3是華碩的總合軟體,裡面可以找到超頻選項,裡面分為倍頻與外頻兩種。
倍頻優先(左邊選項):只會超到CPU本身,而且是所有核心同步。
無腦,簡單,好用的超頻,堪稱80歲都會的超頻法。
即使不想用一鍵超頻,那你到BIOS裡面只調倍頻即可,因為其他參數多是AUTO選項,
參數也會自動設定。

外頻優先(右邊選項):會同步影響的部分較多,但由於多數參數一樣會自變動,
所以也可以放心,只是就結果論而言,不只你的CPU頻率被拉高,你CPU的內顯+記憶體也會被拉高
附帶一提,如果要減少變因,可以在BIOS獨立將iGPU關閉。
不過若你的記憶體不是買超頻版的也可以放心因為BIOS裡面有關於記憶體的參數已預設自動,
所以一樣會跑你記憶體跑得起的頻率。
至於內顯會被拉高一事,若你有獨立顯卡用不到內顯,只要到BIOS找到iGPU選項調回預設值即可。
超外頻有可能需要再進一次BIOS自己修正你所需要的目標記憶體與內顯時脈



另外,可能因應廠商不同,一鍵超頻後進入BIOS,發現BIOS是已同步變動的(請看下圖),
也就是開機即以超頻跑而非進windows才補上軟體超頻。
以下是我按下BCLK First進入BIOS的照片:
外頻已拉到125Mhz,而倍頻則是34,亦即是最大頻率會是125*34=4250Mhz(4.25Ghz)


(請看下圖)
鍵盤方向鍵往上按,可以看到黃字,那是等等你儲存並跳出BIOS即將運行的各頻率。
可是......我的4770K內顯原本默認頻率是1250,居然被超到1562Mhz...
因為我用不到內顯所以我把iGPU的數值慢慢下修,每修iGPU的一單位倍頻就移到黃字看看頻率調整到多少,
直到接近1250Mhz,我才儲存並跳出BIOS,超頻完畢!
P.S.也可以在BIOS獨立將iGPU關閉,平時我都是關閉的。


============

devil2772 wrote:
樓主你好~敝人再囉...(恕刪)



謝謝這位達人,受益良多,謝謝!

這樣就可以考量小超了!

哥不想留名 wrote:
小弟的電腦送修後檢...(恕刪)

另外,7700K沒有送原廠散熱器(散熱效果尚可,且很吵)
所以要另外買散熱器,敝人挑以下兩種都是價錢入門但散熱與靜音好上不少的好物之一,
或是你有中意外型的也可以自己挑,如果你原本的機殼有側透那多少賞心悅目一點。

塔式散熱較佳,風的流向很好控制,高階塔式散熱更好但缺點1是笨重,缺點2也是笨重,缺點三還是笨重,
能不能接受看個人,PCB不夠多層或是散熱器過重亦有可能彎版,另外選購機殼需要注意散熱器高度。
但由於風流好掌控,通常是由記憶體一方進氣,I/O一方排氣,藉由機殼後方風扇排出;


下吹式的廢熱風流較亂,散熱亦較塔式略遜一籌,不過因為不高,
即使跟塔式一樣重量也不會造成彎板。
另外優點是可以主動對主機板散熱,或是配合轉向可藉由一方溢出氣流對顯卡背面散熱-->再由機殼後方風扇排出,
另一方氣流由機殼上方系統風扇排出。
因為風流較亂機殼系統扇作為輔助至少一進一出是基本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