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ish wrote:已經10多年前的事了...(恕刪) 大概只有像我們這樣子經歷過386/486 DIY起飛時代的老屁股才會記得吧(我看過老闆把那個DIP封裝切開來.....裡面是實心的)....而且那時主流的網路應用是學術網(TELNET BBS)及撥接BBS(FidoNet)WWW那時才剛起步而已,應用還很少(類似的應用上:那時純文字的GOPHER是主流)所以也沒真相了......而且那時消費型數位相機還沒出現(我大四才第一次玩到系上的Kodak dc40---只有38萬畫素)當時的L2 CACHE都是作在主機板上的,不像現在L2 CACHE都內建至CPU了用的是SRAM (DIP封裝) ..... 有時嫌隨機附的128K太小我們還會特意去找人家不要的主機板過來把上面的SRAM一棵一棵挖下來加到自己板子上變成256K不過這畢竟是將近二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了......大家茶餘飯後當講古聽聽就好了(畢竟當年出生的嬰兒,現在應該也在自己組電腦玩了)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而且那時消費型數位相機還沒出現(我大四才第一次玩到系上的Kodak dc40---只有38萬畫素) 我高職三年級就在打工的電腦公司玩過第一代的數位相機,比現在最陽春的手機畫質還差... XD我果然是老屁股了...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看到這個就想起明致時...(恕刪) 印象深刻啊~(當時留學念資訊回來的親戚還主推他們家的產品勒...)當時就有遇到一塊想說怎跑的比裝DX2-66的ASUS老板還慢(VL-BUS的)搞到最後才知道...他媽的是空包彈!真的是 活見鬼 了!算算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至於東西...則早就丟了!死無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