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外星科技免除CPU核心電容?!


外國有人用D3H這片玩液態氮還上了6ghz

真的有啥問題超頻早就破功了吧??

你不是RD不懂就別亂講話啦,電機工程又不是用眼睛看一看就好了

yinhell wrote:
http://www...(恕刪)


看到這篇怎只有技嘉拿到MIC的晶片?

偉哉技嘉,與眾不同?

ponjiayulady wrote:
你不是RD不懂就別亂講話啦,電機工程又不是用眼睛看一看就好了


大大是在說我在亂講話嗎?

是的話 請教一下 什麼地方亂講了?
yinhell wrote:
大大是在說我在亂講話嗎?

是的話 請教一下 什麼地方亂講了?...(恕刪)


如果你懂你就分析給大家接受新知吧~ 為何技嘉沒有~ 真是偷工減料? 使用上真會有影響?
如果能說一個道理來就給你一個讚~ 如果你不能或似懂非懂~
就交給專業的千萬不要不懂莊懂的挑毛病! 板主你也能說出一個所以然嗎?
yinhell wrote:
http://www...(恕刪)


我不是RD也不是專業~~~純聊聊

我看不出有少啥電感電容的說~~~~XD(眼力太差)

我只有看到技嘉的電桿大都統一正方塊那種,其他家的有那種小型的線圈型電桿(從圖來看,電桿值好像是4.7uH)



技嘉 :


技嘉跟人家不同沒有電桿電容的地方應該是左上下角那裏,但那裏剛好是別家小電感跟MLCC的地方

感覺~~~~大概是電力可有可無,靠其他電桿電容來補就夠了,所以~~~~~~~

淡定紅茶 wrote:
業代退散吧! 來杯淡定紅茶!...(恕刪)

論壇衣食父母
你要蔣大如何下得了手?
看原圖好像是有設計layout上去, 但是卻又不裝上零件,
除非這片主機板alyout與很多產品共用, 要不然就是
大量生產幾批後"省下"了

alan888 wrote:
看原圖好像是有設計l...(恕刪)


實際怎樣,我不清楚~~~~

我只知道,你多畫幾個原件上去(如果有空間)

假設(純假設)電容值要20u,但當時訂貨缺料,怎麼辦~~~~如果你多畫了SMD腳位,你就可以用兩個10u並聯去補

(這個例子看看就好,可能舉的不恰當)

只要有空間,不影響數位走線...等等等等,layout多畫幾個比較好救

不過這是就我自己在畫layout的考量,我相這些廠商自然能掌握貨源,不至於至此~~~~~
brianhochs wrote:
.我不懂CPU背面電容是幹甚麼的,有專業的(或專業業代)可以來解釋一下嗎?

如果不引響穩定性,有沒有那個東西有差嗎?(恕刪)

Google一下" intel transient load line "或 "intel VRD power design guide",會有詳解.
這是為了符合intel極度嚴格的Vcore設計規範,其中有一項規定是...當CPU電流瞬間變化下,讓Vcore中的高頻雜訊電壓,必須能夠維持非常的小.
例如,Vcore的電流從10A突然衝到125A時,1.1V Vcore上的雜訊仍要小於20mV.少了這些MLCC,Vcore上,因大電流瞬間transient變化所產生的高頻雜訊,可能會飆高到100mV以上.電源品質較差.

http://www.thetechrepository.com/showthread.php?t=126
ftp://download.intel.com/design/Pentium4/guides/24989104.pdf

內含Vcore transcient 的overshoot/undershoot貼圖

這幾十顆MLCC的功能是高頻濾波,讓CPU在高速運算或程式輕重載切換(CPU使用率忽高忽低)時,Vcore有較穩少的電源雜訊.若雜訊太大,CPU bus的數讀取和運算可能會錯誤,甚至當機.

一顆22uf,10uf/X5R等級 MLCC約要NT$1, 廠商省下40顆, 就能多省NT$40,還有省下主機板SMT背面打件的製程費用NT$15, 廠商一年若賣 100萬片這種cost down的版本,就能省下~ NT$6000萬.

對多數MB使用者而言,只要不是高速的工程運算和頂級的CPU,不見得會遇到問題, 因為intel的CPU實在太強壯了.

哪為什麼intel要訂出如此嚴格的Vcore設計規範呢??
因為intel擔心,萬一哪天某批號CPU對Vcore很敏感的話,少數消費者會在特定情況下,發生CPU運算錯誤. 簡單說,intel對其出廠的每顆CPU都經過極度嚴格的品管驗證,也希望搭配的主機板業者也採取同樣的嚴謹的Vcore設計方式,作為雙重的保險,達到"百萬無一失"的境界.

廠商costdown,省下這些MLCC,就作不到"百萬無一失"的境界,就會有"萬一"情況發生.

結論是,CPU座背面MLCC,有當然最好;少放一些,只放主機板正面也行;正背面,完全沒有,就cost down的太誇張了些,有點風險.
(有些主機板業者可能只在CPU socket正面中間放幾顆MLCC,背面的MLCC就省掉,這樣做雖達不到intel的高標準,但也是有部分濾波效果,但光看MLCC數量多少, "異常的多"不代表一定比較好.夠用就好.)




welsonilu wrote:
如果你懂你就分析給大家接受新知吧~ 為何技嘉沒有~ 真是偷工減料? 使用上真會有影響?
如果能說一個道理來就給你一個讚~ 如果你不能或似懂非懂~
就交給專業的千萬不要不懂莊懂的挑毛病! 板主你也能說出一個所以然嗎?


只是點出有"相對少"零件 就要附上一篇"分析"?

那不知大大要我分析到多深啊? 怎麼分析啊?

看圖說說就好? 還是說寄給我兩家的layout 和BOM 表?

--------------------------------------------

通常電源正常 硬體出錯的機率就會在5%以下

追波形 當然先鎖定電容

算了 講太多就歪樓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