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怎麼設定才能讓整台電腦耗電量在10w以下?

i5+960主機(瓦特計測量)
待機48W,看藍光影片54W

個人也很感興趣若單純換ITX版子還能省幾瓦.
magicalx wrote:
i5+960主機(...(恕刪)

待機48W好像有點偏高
可能是硬碟數比較多

如果有機會
我也想試試看白金450W和dc-atx
到底哪個比較省電
rockmanxza wrote:
待機48W好像有點偏高
可能是硬碟數比較多

好奇一問一般i5四核心+獨顯待機應該是幾瓦,想了解一下48W是高多少.
magicalx wrote:
好奇一問一般i5四...(恕刪)

剛剛去看960的耗電量
沒想到居然跟HD7850一樣
看來是我低估了GTX960的功耗...
48W 應該差不多...

XuSJ wrote:
否則待機應該也頂多9W就超強了...(恕刪)

其實U系列的待機耗電
大概在6W左右
只是微軟用高解析度的面板
那樣不管怎麼調整都會很耗電

XuSJ wrote:
會~~電路板小 ...(恕刪)


那樓主可以考慮用一咖~

說真的我換itx系統到現在除了小頓之外(記憶體不夠)

都還算鰻順暢的(win10)

只是沒錢擴充光碟機跟機殼

喊一聲~窮人萬歲吧!!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4561679
板上OdinXP網友分享的文章使用i5+ITX版子待機45W.
目前平台待機48W看來單純換ITX並沒有想像中來的省(本來期望ITX能再降個10W).
其實mini-itx還是可以比較省電
但是效果並不會很明顯(文末可以得知)

今天抱著不服輸的精神繼續挑戰10W
使用的是微星的B85M ECO
為何不用H87和H81?
因為一個太貴一個太廢

這系列板子有個實體ECO按鈕
不過按下去之後僅把CPU狀態設定至C3
還不如直接調整到C6

測試環境:
CPU:intel celeron G1820
MB:B85M ECO
PSU:
1.海韻 SSP-350ST
2.FSP 12V 75W + 160W DC-ATX
RAM:Transcend DDR3 1333 1.5V 2G+4G
HDD:HGST HTS541515A9E630 1.5TB

一開始的測試是預設(PSU先用海韻 350W)
→20W

接下來將CPU省電設定調成C6
→18.1W

在省電設定的CUT POWER中
將電源LED燈和CPU風扇外的電源關閉
→17.7W

拔掉4pin CPU風扇
→17.0W

以一般等級的PSU來看
能到17W已經是相當不錯的狀態了...
接下來就交給DC-ATX...

跳過預設 CPU省電設定C6
→13.7W

在省電設定的CUT POWER中
將電源LED燈和CPU風扇外的電源關閉
→13.4W

拔掉4pin CPU風扇
→13.0W

13W大概已經是極限了吧...
應該沒有其他辦法再低很多
但有幾個特殊的疑慮:
(1)CPU不能降壓 造成開始負載後功耗偏高的問題

(2)RAM不能降壓 會有偏高的耗電量

(3)DC-ATX等級不夠高 轉換效率不佳

(4)75W adapter等級不夠高 轉換效率不佳

(5)1.5TB HDD 因容量較高 待機耗電偏高

(6)G1820為標準電壓處理器 無法達到夠低的待機電壓和功耗

以一張圖片證明:


目前所得知最強的三者為:
1.DH77DF:
http://hardforum.com/showpost.php?s=ab4a6e20fa54979cbeb19e82e6cb15ec&p=1038965626&postcount=45
2.DH61DL:
http://www.silentpcreview.com/forums/viewtopic.php?f=28&t=63577
3.GA-H77TN:
http://www.silentpcreview.com/article1365-page4.html

三者都比我所測試的結果還低
但都是因為mini-itx
(技嘉還特別是DC-in+so-dimm)
若能將我提出的疑慮改善
功耗應該可以比它們更低

不曉得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案?

rockmanxza wrote:
以前小時候玩電腦不...(恕刪)



版大您好, 請問有測試筆電的嗎???

我目前用toshiba r30a, 希望找到下一台高效低耗電的nb

不知道您對nb有研究嗎?

acboy wrote:
版大您好, 請問有...(恕刪)

筆電的部分就看CPU分能耗等級
M系列大概是閒置10W 瀏覽網路 14W
H系列大概是閒置9W 瀏覽網路 13W
U系列大概是閒置6W 瀏覽網路 9W
Y系列大概是閒置4W 瀏覽網路 7W
N系列大概是閒置3W 瀏覽網路 6W
Z系列大概是閒置2W 瀏覽網路 4W

M系列跟H系列是標準電壓型 效能最好
但是M系列是PGA H系列是BGA(intel已經終結M系列)
H系列雖然焊錫焊死了 但導電性會更好
所以整體用電效率會高一點點
目前H系列中的K版可經由超頻獲得相當於桌電的性能
適用於標準型筆電

U系列是低電壓處理器 效能中等
主打輕薄省電高效率
缺點是主頻低 核心數少
從celeron到i7都是雙核心
所以其實可以買celeron就好
不過目前只有看到Pentium 4405U(3955U尚未上市)
適用於輕薄型筆電

Y系列是超低電壓處理器 效能低落
主打無風扇 高效率低發熱
當年有跟U系列同樣耗電但效能一半的黑歷史
主要是因為低負載時沒有低電流控制
後來用core M 來洗心革面
不過6代效能和效率都比5代差
目前猜測是FIVR的問題
適用於中高階平板、2 in 1

N系列效能只有跟Z系列一樣 效能極爛
但是保有sata控制器
所以會看到可更換硬碟的版本
有些甚至有記憶體插槽 可以更換記憶體
缺點是同樣的效能下 耗電量偏高
適用於入門級筆電

Z系列是最坑的一個系列
不僅記憶體焊死只有2G(ASUS那台4G太貴)
連儲存空間都是焊死的emmc
容量極小 速度極慢
唯一的優點是最便宜且最省電
適用於入門級平板

目前最高效能且最高效率
應該是搭載i7-6700HQ的筆電
i7-6820HK能有更高效能 但效率不好且太貴
i5-6300HQ 4核心效能並不到單核心的4倍
而U系列以下效能不夠用

如果是最高效能且最高CP值
那就是搭載i5-6300HQ的筆電

以上
對板主這篇文很感興趣,不知道限定條件是什麼?一定要用正常版本的cpu嗎?
換DDR3L+ssd不知有沒再省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