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今天公告的台銀標案LP5-990091第一組第32項裡的「一般型電腦Core i7 3.4GHz (無作業系統) (獨立主機不含螢幕)」第一次議價已得標的包括了「HP Compaq 8200 SFF(small form factor)」、「Dell OptiPlex 990 Mini-Tower」、「Acer Veriton M6610」和「Asus MD710」, 價格是20009元。我想Core i7 3.4GHz應該就是指i7 2600。其它規格是DVD燒錄、4GB RAM、雙螢幕輸出、硬碟容量大於450GB等等。特別查了HP與Dell的網站,他們的主機板是用Q67的。
這個價錢本來對我很有吸引力,本想訂個兩台,各加個C300的SSD、2T的HD、RAM到16G,就把這部分的事情了結。沒想到這幾天才發現買Intel的二代i7順便可以測試我的人品。
想請教的是:
1. 是否Q67的主機板就不必擔心過去B2的問題?
2. 昨天在PCDVD讀了二十多頁,有個印象是套裝電腦比較沒有凍結的災情。一者可能是玩家比較不用套裝電腦,所以套裝電腦的使用者發生急凍時,也不可能去debug,而懷疑到cpu。第二個可能性是套裝電腦拿到的是A貨,而組裝市場拿到的是B貨。我猜想意思應該是說Intel敢送到HP、Dell、Acer這些大廠的貨應該是測試過後的A級品,因為如果零件真的出包,這些公司可以跟Intel打官司,而且這些公司有較強的測試能力。零售市場Intel就不需那麼在乎。
請教各位大大對這些問題有什麼意見?若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的後者是合理的,那說不定我還敢去買,不然只好等推土機出來然後請慶聲幫我組裝(推土機收到標案裡可能還要再等一年)。
Ghidora wrote:
抱歉,藉這個版問一下...(恕刪)
Q67 一般人不會去買, 能找到的已經是鳳毛鱗角, 還要再去抓千分之幾的凍當..
那近乎不可能的事..
但是, 除非是完全出不得錯的主機也就要減少用1155的機會..
一般人或公司電腦, 算了, 賭個人品也不太吃虧...
唯一擔心的是: 若出包可能是一整批的....
不過通常廠商會好好跟消費者"溝通", 上報的機會是很小的...
其實以現在PC產品的品管狀況, 能夠完全不出包的電腦才是怪事...
所以為什麼公司行號或公家機關, 買的套裝電腦論價格是很貴的..
原因在於這些電腦公司要負責後勤維修, 有的甚至要做到On Call的地步...
今天你買Q67, 假設真的凍到了, 廠商還是得幫你負責到好的...
不過若我就是那維修工程師, 我會比較不想搬石頭砸自己腳就是...
除非買不到1156或是AM3, 甚至1366也可以.... 我會避免選用就是..
雖然近期看來災情有減緩的趨勢, 但是在真相還沒出來前, 我是比較保守說話的...
就算要裝死讓它慢慢沉下去, 也應該等一段時間才保險...
我個人是不想買1155產品的, 但是若真的很有心要買的人..
2500K 2600K這些產品效能確實很誘人...
只要你還能承受發生率很低的狀況, 買也沒啥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