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採購大作戰,兩王對捉廝殺:華碩EPU PK 技嘉DES

JHHC2006 wrote:
華碩的EPU跟技嘉的...(恕刪)



您說的也"中肯",但也並不完全正確
有些地方有問題:

1.相位切換就只是增加PWM線路的電源轉換效率,實際上對省電而言效果並不顯著
==>既然電源轉換效率不重要,為何原本華碩宣稱58%的省電效率 看到技嘉的70%
馬上改成82% 令人不禁懷疑是不是玩文字遊戲阿?

2.華碩那顆所謂的EPU是一顆多功能PWM IC,可以精準回報CPU覆載,讓華碩RD可以透過BIOS控制,自由自在地讓CPU供電電壓隨覆載自動上下調整
==>EPU 完全是噱頭,了不起只是多偵測的功能,調整CPU 電壓還是要靠軟體或BIOS
就像防毒軟體再強!!病毒抓的再多,殺不了毒跟廢物沒兩樣

3.好處是可以在接近「完全零覆載」的情況下仍繼續運作(基本上是廢話)
==>人的好處是可以在近乎"呼吸完全停止"的情況下心臟仍繼續跳動

4.技嘉設計的畫面太過華麗,導致無故增加CPU負載,且將畫面縮小後就會失去作用
==>我嚴重懷疑您到底有沒有玩過DES 並將它最小化過!?
而且EPU 也是透過程式來控制(AI Gear3/3+) ,只要是開啟程式,同樣會造成CPU負擔

5.太多段切換長久用下來恐會傷到CPU (這個最好笑!!)
==>PWM 只要開機就是一直做切換的動作,關掉多餘的相位元件才會有更佳的電源轉換效率
不然為何ASUS要做分段?
而且"多段"的意思不是代表"多切換" 而是讓相位有更多的選擇

Charles19792913 wrote:
1.相位切換就只是增加PWM線路的電源轉換效率,實際上對省電而言效果並不顯著
==>既然電源轉換效率不重要,為何原本華碩宣稱58%的省電效率 看到技嘉的70%
馬上改成82% 令人不禁懷疑是不是玩文字遊戲阿?

2.華碩那顆所謂的EPU是一顆多功能PWM IC,可以精準回報CPU覆載,讓華碩RD可以透過BIOS控制,自由自在地讓CPU供電電壓隨覆載自動上下調整
==>EPU 完全是噱頭,了不起只是多偵測的功能,調整CPU 電壓還是要靠軟體或BIOS
就像防毒軟體再強!!病毒抓的再多,殺不了毒跟廢物沒兩樣

3.好處是可以在接近「完全零覆載」的情況下仍繼續運作(基本上是廢話)
==>人的好處是可以在近乎"呼吸完全停止"的情況下心臟仍繼續跳動

4.技嘉設計的畫面太過華麗,導致無故增加CPU負載,且將畫面縮小後就會失去作用
==>我嚴重懷疑您到底有沒有玩過DES 並將它最小化過!?
而且EPU 也是透過程式來控制(AI Gear3/3+) ,只要是開啟程式,同樣會造成CPU負擔

5.太多段切換長久用下來恐會傷到CPU (這個最好笑!!)
==>PWM 只要開機就是一直做切換的動作,關掉多餘的相位元件才會有更佳的電源轉換效率
不然為何ASUS要做分段?
而且"多段"的意思不是代表"多切換" 而是讓相位有更多的選擇

1. 因為真正的省電其實是在比看兩家公司誰敢讓CPU電壓降得更低,只要透過BIOS跟軟體更新把參數調低,要降到82%一點都不是問題。我比較好奇的反倒是技嘉文宣裡宣稱的「光靠相位切換」就可以省電達70%這數據的真實性。

2. 這點您所言岔意。哪個功能不是靠軟體+硬體合成的運作呢?(所謂的數位PWM也只是可數位調整的PWM IC喔)。不過華碩的相位切換功能是完全不用灌軟體也可以獨立運作的喔。(這點技嘉的好像還沒有開放或製作此功能)

3. 你可以自己去拿華碩EPU的板子試試看就知道跑省電模式時是否真的可以讓CPU覆載維持在0%上下了。至於技嘉的是否也如同我所說這點,事實會說話的(笑)。

4. 就是比過才會講,有空您也可以拿兩塊一對一比較,就知道縮小畫面後兩者究竟誰會動,誰又不會動了。
縮小畫面後又是誰覆載較高這點也歡迎貼圖出來喔。

5. 切換段數可以提昇電源轉換效率,不過經過實際實驗證明,切換段數的多寡跟轉換效率的提昇比例並不會成正比,放上一堆LED更是讓希望省下的電費白白被LED浪費掉...。

由於自己也非這部份的專家,如果有講錯歡迎指正喔。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JHHC2006 wrote:
1. 因為真正的省電...(恕刪)


說明那麼多,哪一種PWM 不能讀出負載呢? ,
DES 強調在低負載時降低相數到最低提高效率,且不管CPU 在甚麼負載時都有降低CPU的電壓,只是降低CPU 電壓也有層級不同,進而達到省電功能.
EPU 強調在低負載時相數會自動減半提高效率,而且降電壓也是有不同之分,進而達到省電功能.

這兩種有甚麼差,以我觀點,直接到BIOS 將CPU電壓調低最有效果,W(CPU 負載)= V( 電壓) X I ( 電流)
唯有降低CPU電壓,以及提高POWER效率 才可以省電!不要騙人!

看起來ASUS 比 GA 更多打手,不愧是第一大廠.這種文章看看就好,連電表都勾錯,還是看看就好!
最好兩家都賣便宜一點,不要在壟斷市場!

ROGER0114 wrote:
說明那麼多,哪一種PWM 不能讀出負載呢? ,
DES 強調在低負載時降低相數到最低提高效率,且不管CPU 在甚麼負載時都有降低CPU的電壓,只是降低CPU 電壓也有層級不同,進而達到省電功能.
EPU 強調在低負載時相數會自動減半提高效率,而且降電壓也是有不同之分,進而達到省電功能.

這兩種有甚麼差,以我觀點,直接到BIOS 將CPU電壓調低最有效果,W(CPU 負載)= V( 電壓) X I ( 電流)
唯有降低CPU電壓,以及提高POWER效率 才可以省電!不要騙人!

看起來ASUS 比 GA 更多打手,不愧是第一大廠.這種文章看看就好,連電表都勾錯,還是看看就好!
最好兩家都賣便宜一點,不要在壟斷市場!

就是說明不完全才要說明(不然「手冊」這種東西的存在意義也可以免了)

上次美國評比網站上有提到,DES如果沒有去切那三階直接調整CPU電壓的檔次的話,省電是很有限的。所以當時那篇文章最後對技嘉DES的結論才會是「手動去BIOS裡調整最快也最省」,因為DES並不會隨CPU覆載自動快速地上下調整CPU供電電壓,否則DES那個當機問題應該不會存在才是。

美國Anandtech的報導如下(翻譯如果有問題請海涵):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504769

說要騙人的話,你的公式有認知問題。
W(CPU功耗)=V(CPU供電電壓)x I(CPU吃載)
別搞錯囉。(Intel還有制定安全標準,要廠商設計讓電流吃載高時,電壓自動降低,以便保護CPU吃載高時不會讓功耗超過其設計標準。這就是所謂的「超頻掉電壓」的由來)

要講打手的話,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吧,無故亂放炮反而會給人不必要的聯想。
勾錶(那玩意不是電錶)勾錯是原PO的不專業,那就讓原PO自己說明就好。

話說...跑高價的東西應該沒辦法壟斷市場吧...。
只有東西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才有搶奪市場的能力。
目前還沒有足以壟斷市場的主機板廠商存在才是。

華碩的行銷能力真的很差,連省電功能AiGear都推出到第三代的EPU超過半年了,才被技嘉炒熱這個話題。
這點華碩再不學學真的會變成未來相當大的隱憂。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JHHC2006 wrote:
就是說明不完全才要說...(恕刪)


我還是看不出W=V X I 有甚麼問題!為什麼你的就對!
好囉!都你對囉!
ROGER0114 wrote:
我還是看不出W=V X I 有甚麼問題!為什麼你的就對!
好囉!都你對囉!

是定義問題。
在電腦上,
W = CPU功耗
V = CPU供電電壓
I = CPU吃載

W = / = CPU 負載
因為把Vcore電壓加高+低使用率跟Vcore保持預設值+高CPU使用率達到同樣功耗時,其實CPU吃載是不同的。
因此得證。

僅供參考囉。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JHHC2006 wrote:
是定義問題。
在電腦上,
W = CPU功耗
V = CPU供電電壓
I = CPU吃載

W = / = CPU 負載
因為把Vcore電壓加高+低使用率跟Vcore保持預設值+高CPU使用率達到同樣功耗時,其實CPU吃載是不同的。
因此得證。


我怎麼覺得你講的邏輯有點怪怪的~~ 不管 EPU 或 DES 最終的目的不是在省整台電腦的功耗 (W) 嗎~
那你怎麼會想誤導大家認為之前大大們討論的都是把 CPU 功耗 = CPU 吃載??

想請教大大你所謂的 CPU 吃載是不同~~請問是不同在哪裡??
doli0914 wrote:
我怎麼覺得你講的邏輯有點怪怪的~~ 不管 EPU 或 DES 最終的目的不是在省整台電腦的功耗 (W) 嗎~
那你怎麼會想誤導大家認為之前大大們討論的都是把 CPU 功耗 = CPU 吃載??

想請教大大你所謂的 CPU 吃載是不同~~請問是不同在哪裡??

我想你是誤會我的意思了。
最終目的是為了節省「功耗」,並不是「覆載」。
覆載是loading,功耗是Power Consumption。
Loading變高並不一定代表Power Consumption絕對會比Loading低時高。
因為P(功耗)=I(覆載) x V(電壓),Loading變高時,I(電流吃載)會變高,V(CPU供電電壓)如果維持在原點,相對功耗雖然會因此變高,但如果此時把電壓降低,就可以讓功耗因此降低,如果故意去玩的話,甚至可以讓高覆載時功耗低於原始設定在低覆載時的功耗。(前提是電腦還能穩跑)

由於CPU在低頻低覆載時通常降低電壓對CPU的穩定性影響會變小,所以才會有Intel的EIST,C1E,TM1/TM2,AMD的CnQ等功能的誕生。

華碩的作法說穿了就是仿效CPU廠商的設計概念,開放更低的電壓(V),讓省電能力更強悍而已。(動態調降供電電壓(V)並允許該值低於建議值,搭配原始設計的電流吃載(I)可以讓CPU功耗(P)因此降低。)

技嘉則是開放使用者讓CPU的恆電壓(V)降低,因此達到CPU供電電壓(V)持續維持在低於建議值,搭配CPU原始設計的電流吃載(I)可以讓CPU功耗(P)因此降低。)

也許這樣解釋會清楚一點,供您作參考。

PS:順便修正一下之前用錯代號,功耗應該用「P」當作縮寫,而非「W」。
要有壓力才會有所成長...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感受到歡愉... 要有悲傷才會懂得快樂...要接受批評才會有所進步.
問一下
現在的AMD或INTEL有那個主機板可以吃Mobile CPU的??

自從754沒落之後,我就不知道現在775與AM2主機板有那個可以吃筆電CPU了?

mobile Sempron 3000+整台電腦才吃50W(1.8GHZ@1.35V)
若降到800MHZ@1.1V的話只要40W
◆Bike:ORBEA aqua ◆Vehicle:CB650F+Tiida 5D
JHHC2006 wrote:
我想你是誤會我的意思...(恕刪)


您在3F說過:

"頻繁的PWM切換的確不會造成廢電消耗,但因為切換太過頻繁,太多段切換長久用下來恐會傷到CPU本身就是了。"

現在在4F又說:

"華碩的作法說穿了就是仿效CPU廠商的設計概念,開放更低的電壓(V),讓省電能力更強悍而已。(動態調降供電電壓"

看起來好像是華碩比技嘉多了可以動態調降供電電壓,
除非裝在華碩主機板上的CPU吃的電不是來自PWM
不然恐怕傷CPU的程度
長久下來是非常可觀的

那我反而比較欣賞技嘉是用恆定電壓的設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