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MINI-ITX市場為什麼這麼弱

ECS那張H55-I 台灣2.6k絕對買不到吧= =,你說美國賣2.6k,難不成還要花幾萬元買機票
飛到美國賣場買?買的還是台灣廠商的產品@@= =
而ITX的機殼比普通的貴上好幾倍也是不爭的事實.
可能是產量少,物以稀為貴.
唉...ASUS那張M4A88T-I Deluxe也是不見蹤影。
上禮拜有人發了篇開箱文,也不是發售版本,開來吊人胃口兼宣傳的,台灣會不會進?我看也是很拼....
madocaLiu wrote:
唉...ASUS那張...(恕刪)


前幾天就有人在抱怨, 為什麼整個光華找不到銀欣SG05 (Mini-ITX)機殼...
其實台灣就是如此, 進貨多不見得賣得掉...

像最近最紅技嘉那塊, 半個多月前還到處缺貨, 現在已經店家直接擺兩三盒了...
除了些特定玩家外, 一般消費市場接受度還是不高...

Asus那塊顯然他們也在"評估"中吧...
大家應記得Intel系 Nvidia 9300/9400主機板是沒在台灣上市的..(倒是Aopen迷你板有用到..)
但是其實對岸Asus/Msi都有出......
筆電的興起也是原因之一吧

先前也想過自己組一台itx的小電腦

可是看一看費盡心血收集組件組出來的體積

還比筆電大 就覺得自己太無聊
ivanhoe1737 wrote:
筆電的興起也是原因之...(恕刪)


其實準系統 / mini itx定位本來就跟筆電不同....
不否認它們市場是互相有cover到, 但是還是有一定不同....

像itx在日本是很流行的, 土地人口密度大, 但又不想擺個超大機箱..
佔空間又很難搬動, 那就組台小主機是很好用的...

筆電是可以取代小主機, 但它有兩個缺點:

1. 擴充性很低 或廠商根本不讓你換U, 甚至有的bios寫得很死不支援, 比桌機嚴重多了...
2. 升級性也很低... 應該近乎沒有, 筆電換主機板跟換一台筆電沒差多少錢了...
3. 一般來說, 同等級的效能, 筆電成本高出桌機約一倍.... 甚至有的根本沒機會買到或貴到很誇張...

當然, ITX成本當然不低, 但它整體就介於桌機筆電間, 取得某種程度平衡....
論效能, 其實某些ITX殼已經可以裝卡王了, 這是筆電不可能或是超高成本的事...
這種機殼不算小且也算貴, 但比起大主機的巨大跟頂級筆電的天價缺點, 還是可以接受的....
amd3dnow wrote:
ECS那張H55-I 台灣2.6k絕對買不到吧...(恕刪)


沒錯,目前最低都還要 3050 元,會讓部分USER感到不值。

bar0106 wrote:
前幾天就有人在抱怨, 為什麼整個光華找不到銀欣SG05 (Mini-ITX)機殼...
其實台灣就是如此, 進貨多不見得賣得掉...
...(恕刪)


敝人也是找遍光華均無現貨,甚至,過半店家根本沒聽過 SG05...
最後還是得到改裝軍團去訂購,直接寄來學校.....



chrischi01 wrote:
最近要找LGA775...(恕刪)


找lga775的不如找am3 跟 1156 選擇多 效能也好點
我倒是想要組一台省電又有擴充性的ITX小伺服器主機,
當成FILE SERVER和下載機..

很多人認為NAS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何必弄台主機?
其實不然,很多torrent不支援WINDOWS之外的CLINET,
之前也改過BUFFALO的NAS,結果種子放進去連動都不會動...

也為了要省電所以目前都在看ATOM架構,
只是目前ATOM的架構可選擇性實在不高,
其他的CPU又沒有那麼省電的
(VIA就算了,效能低到有點抓狂,我用過C7)
會想找ITX對我來說應該純粹是因為ATOM的關係吧...
不過東西組一組,
發現價錢並沒有比ACER的H342 HOME SERVER便宜到哪裡去..
只是多了可擴充性...
也令我裹足不前呀
MMXPro wrote:
我倒是想要組一台省電...(恕刪)

品牌電腦跟自己DIY的各有優缺點,拿價錢來看的話可能很難看出個端倪

品牌的優勢大概就是出問題你也不用去拆他~~整組丟回去就好
DIY的自己要勤勞一點

至於你說ATOM的擴充喔~~~想來想去大概只有硬碟好擴充吧XD
裝顯示卡或者電視卡可能都會因為CPU效能低落產生不了太大的效果

我自己當初設定就是當牧場跟放影片,在ION平台上算是通通有做到了

至於省電的話,要搞到DC-DC電源才能算是桌上型ATOM最省電的方法,目前我接ATX的PSU,跑牧場耗電量也是50幾瓦,據說改成DC-DC的電源有機會挑戰30幾瓦,不過要等我有經費再說了
myhope wrote:
至於你說ATOM的擴充喔~~~想來想去大概只有硬碟好擴充吧XD
裝顯示卡或者電視卡可能都會因為CPU效能低落產生不了太大的效果

是低,就僅止於硬碟的擴充,但是為了硬碟的擴充性,不買貴一點支援6小的case好像又有點不值得

myhope wrote:
我自己當初設定就是當牧場跟放影片,在ION平台上算是通通有做到了

我倒是沒有很想用這組看電影,ATOM效能真的不好呀

myhope wrote:
至於省電的話,要搞到DC-DC電源才能算是桌上型ATOM最省電的方法,目前我接ATX的PSU,跑牧場耗電量也是50幾瓦,據說改成DC-DC的電源有機會挑戰30幾瓦,不過要等我有經費再說了

看起來目前只有AT3IONT-I DELUXE有這樣的能力吧,
買台EBOX,又會碰到hd擴充性的問題,真是有一好沒兩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