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Z68晶片組的體驗 - GIGABYTE Z68X-UD3H-B3

在INTEL策略下, 使用者被迫犧牲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特別是超頻部分, 我們都知道過去在LGA 1155之前, 再不鎖BCLK的情況下, 200 x 20往往都是不少CPU的基本盤, 而在LGA 1155之後…這樣的情況似乎不再擁有了.

在LGA 1155經歷了陣痛期之後, 迎接了全新的B3晶片組, 接著再碰到凍結的狀況, 但一切都無法阻礙INTEL新晶片組Z68的發表.

LGA 1155從原生支援SATA 6GBp/s的H67/P67, 接著到主打入門的H61晶片組, 到眼前讓你享受調整倍頻並帶有顯示輸出的Z68晶片組, 這中間的時間不到半年的光景. 至於該如何做選擇, 其實不少消費者也都相當的疑慮.

姑且先不管在選購上如何做選擇, 接下來先看看今天的主角 – GIGA Z68X-UD3H-B3.

在盒子的外觀上, GIGA應該花了不少心思在上面, 讓盒子在陳列上相當的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TOUCH BIOS. 簡單的說, 並不是其他家所謂的UEFI BIOS, 而是透過LINUX的撰寫, 而生出的觸碰式BIOS.



板子背面的部分, 在規格介紹方向也做得相當不錯. 幾乎都可以從背面知道這張板子的規格了.



Z68X-UD3H-B3在板子顏色部分, 採用的黑化處理, 有別於過去藍色的GIGA主機板. 這也是從H67/P67開始做的改變, 可以相信這個改變在GIGA內部應該爭論了很久.



CPU供電部分.



記憶體DIMM部分, 同一色系處理. 另外可以發現一個類似的USB 3.0 19PIN的接頭, 不要產生誤會, 其實它是TPM.



SATA部分, 提供了原生支援的SATA 6Gbp/s以及透過MARVELL晶片組轉接的SATA 6Gbp/s, 至於SATA II部分則提供三組共使用.



前置USB 3.0 19 PIN接頭, 採用EtronTech晶片組.



四組USB 2.0前置接頭, 另也提供COMA以及IEEE 1394.



擴充槽的部分, 提供了三組PCI-E 1X、兩組PCI-E 16X以及兩組PCI 2.0



至於I/O部分. USB 3.0 x 2、USB 2.0 x 4、eSATA、IEEE 1394、SPDIF、D-SUB、DVI、HDMI 以及DisplayPort.



P13VDP – 主要是將訊號做轉換的晶片.



EtronTech EJ168A – USB 3.0晶片組.



RTL8111E – 網路



ALC889 – 音效



VT6308P – IEEE 1394.



雙BIOS設計, 並能夠支援NVIDIA SLI技術.



板子背面.



BIOS的部分.













簡單的測試一下, 提供大家參考. 這次使用的配備如下 :

INTEL CORE i7-2600K
KINGSTON HYPERX GENESIS 2133MHz
CRUCIAL M4 128GB
GIGA Z68X-UD3H-B3
ANTEC LUHLER H20 620
Thermaltake ToughPower 1350W

直接拉到 4.5GHz 進行測試.



Nuclearus Multi Core



CrystalMark 2004R3



wPrime.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浪費時間的PCMARK 7.



硬碟傳輸部分, 數據提供大家參考.





記憶體效能部分.



很簡單的跑了一些數據測試. Z68在定位上, 就是讓你能夠調整倍頻的H67, 因為它提供了輸出端子. 用料部分跟過去P67部分, 差異其實並沒有很大, 所以也沒有多做什麼介紹跟說明.

回到前面的話題, 在中低階位, 有H61帶你入門; 中價位有H67或是沒有輸出的P67讓你玩玩; 中高階的P67/Z68搭配K系列則讓你享受超頻的樂趣.

那到底要怎麼選擇?

其實一切都是看你的預算到底有多少!

絕對不可能再擁有30K的預算下, 還在使用H61晶片組的板子, 應該往H67或是Z68方向去做選擇. 當然在這個時間點下的P67晶片組就顯得相當奇怪了, 因為沒有輸出的加持下, 漸漸的就會被消費者所排擠.

市場就是適者生存, 沒人會買的產品當然也會順應這個法則; 或是套用另一句話, 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只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怎麼變化, 市場決定.

簡單的分享了GIGA Z68X-UD3H-B3這張板子提供大家參考, 謝謝收看.
你的Nuclearus Multi Core分數怪怪的

我的 i7 875K 在 3.72G 就有 24000分

4.0G 就有約25800 分

你是不是把C1E 關掉了?

這個開了效能會變高~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30K預算不見得就不會選H61,要看人的需求是什麼,
i5+3顆2TB硬碟+藍光燒錄器零零碎碎的加一加,很快就破三萬了。
king1124 wrote:
其實一切都是看你的預算到底有多少!

絕對不可能再擁有30K的預算下, 還在使用H61晶片組的板子
技嘉的BIOS依然是傳統式,但標示EFI ?

請問這種BIOS可以Boot>2.2TB的硬碟嗎?
ouchme wrote:
技嘉的BIOS依然是...(恕刪)


可以直接使用~

前面有提到GIGA的EFI BIOS
跟其他家的UEFI BIOS是不一樣的東西

http://www.gigabyte.tw/microsite/276/3tb.html
ouchme wrote:
技嘉的BIOS依然是傳統式,但標示EFI ?

請問這種BIOS可以Boot>2.2TB的硬碟嗎?


今天微軟故事是這樣寫的
要超過 2.2T 限制,硬碟必須要使用 GPT 做分割
而如果今天要使用 GPT 開機進 "Windows" 的話,微軟規定只有
64bit Windows + EFI BIOS 才可以
所以說,他支不支援、是用哪種 BIOS,可以自己去判斷看看。

另外就是
Touch BIOS 不是 BIOS,是 Windows 的一隻 App 而已,跟 Linux 更搭不上邊。
Ehrippura Seruziu
這張板子昨天有出新的BIOS喔F4版的
不知道差在哪邊我也更新了
請問有人在這張板子遇到凍結的嗎?

king1124 wrote:
在INTEL策略下,...(恕刪)


主機板有內安裝 Lucid Virtu 的軟體嗎?
最近也買了一張來裝,大致上還不錯,但看高畫質影片時卻無法觀看(如:1080P影片),整個畫面凍結,(我的作業系統是灌在SSD上,影片都灌在傳統硬碟裡,播放軟體為影音之星5.4版),也都有上網更新,不知道那裡出了問題?
大家好,很高興在此相遇~
king1124 wrote:
在INTEL策略下,...(恕刪)


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只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