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前陣子發售的 AMD ZEN3 架構的 RYZEN 5000 CPU 根本是香爆,其實第一天就入手 R5 5600X ,拖到現在才與 B550 AORUS MASTER 的簡單測試完成,因為還有順便裝好朋友設計的 B-Team Lab 的 BB1 。就直接看看 B550 AORUS MASTER 與 5600X 的表現,還是以介紹 B550 AORUS MASTER 為主。
 
 
B550 AORUS MASTER 其實算是一張 B550 中相對高階的版本,甚至比不少張 X570 還要貴,可以說是帝板的 B550 之一。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基本上這張該有的功能、擴充以及前瞻的介面都有。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裡頭的配件也是很多,必須要分兩批介紹。必要的說明書、驅動光碟以及信仰貼紙。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另外還有 SATA 線材、 RGB 延長線 、聲音與溫度的 probe 、 WIFI6 天線等等,瞬間以為是 ROG 高階板子,因為才有滿滿的配件。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標準的 ATX 的尺寸,說真的與 X570 AORUS MASTER 很相近。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CPU 供電區域與散熱設計一覽。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DIRECT TOUCH 說明散熱設計是熱導管直觸 VRM ,再由鰭片強化散熱。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鰭片上面再加上一些裝飾設計,不旦兼顧散熱效能也有造型加分。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供電設計為 14+2 相 70A Power stage ,要滿足 RYZEN9 的玩家也絕對不是問題。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VRM 設計如此豪華,當然 CPU 供電也會加強為 4+8 PIN ,而主要的 8 PIN 為強化設計的接頭。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DIMM slot 的強化設計,在高階板子也幾乎是必備了。而且技嘉還是有提醒,如果只使用兩條 DIMM 要怎麼安裝才是首選,降低未安裝 slot 的殘段,達到低反射的環境,當然如果是 2 DIMM slots 的板子會更有潛力。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Debug 除錯燈提供玩家方便得知狀態,有就先加分。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另外還有各部位的除錯燈號,更能夠直覺得知是哪裡的問題造成開機不順利。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低調的 B550 散熱片,雖然沒有酷炫的 RGB ,但是金屬髮絲紋設計頗有質感,但發光還是比較吸睛。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還是藏了幾個意義不明的字元...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提供六組 SATA 插座,另外 B550 AORUS MASTER 只有提供 USB 19 PIN 的外接插座。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都有提供 ARGB 以及 RGB 的插座。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音效晶片採用 Realtek ALC1220-VB ,另外音效電容除了 Nichicon 也加入 WIMA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擴充區域一覽,有三組 PCIe x16 的 slot ,也有提供三組 M.2 並含有散熱片的設計。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第一組 PCIe x16 使用強化設計的處理,並且都支援 PCIe G4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另外背部採用金屬強化背板的設計,可以保護背部元件,也可以加強 VRM 區塊的散熱。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主機板後 IO 就是滿滿的 USB 孔,另外還有一組 HDMI ,也有提供 2.5GbE 以及 WIFI6 天線。而 Q-FLASH PLUS 很重要,假設換主機板 BIOS 不支援 RYZEN 5000 ,完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實用度很足夠啊。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AMD RYZEN5 5600X 有搭配一顆 Wraith Stealth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直接裝在 B550 AORUS MASTER 上。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接著順便分享十月多的時候買的 BC1 ,這這陣子才拆開來使用。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不得不說質感滿點的裸測架的設計,完全不需要任何工作就可以完成。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全部大功告成,直接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如下:
CPU: AMD RYZEN5 5600X
MB: B550 AORUS MASTER
RAM: Neo Forza FAYE DDR4 3200 8G*2 @ DDR4 3600
SSD: INTEL 760P 256GB
VGA: NVIDIA GTX 1080
CPU cooler: SCYTHE SCBSK-3000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由於主機板的 BIOS 可能並非最新的版本,無法支援 RYZEN 5000 的 CPU ,其實就可以使用 Q-FLASH PLUS 的功能,讓主機板有基本過電功能就可以升級 BIOS 。詳細的教學技嘉都有拍影片放在網路上,有需要的用戶都很方便搜尋。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透過 Q-FLASH PLUS 就可以順利將 BIOS 更新至 F11d ,能夠使用 B550 AORUS MASTER 搭配 5600X 使用。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CPU-Z 資訊, CPU 的設定為全預設。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如同大家的測試結果差不多, RYZEN 5000 單核的成績很暴力,不單純超越上一代的 RYZEN ,而且也把 INTEL 的單核效能碾壓過去。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記憶體寫入的部分會被砍半,礙於架構原因,5600X/5800X 都會有這個小遺憾。但是記憶體延遲的部分卻大幅改善,於 DDR4 3600 CL18 的條件下來到 59.8 ns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接著來看 CINEBENCH R15 ,單核 254 ,多核 1890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CINEBENCH R20 ,單核 599 ,多核 4360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以及 CINEBENCH R23 ,單核 1540 ,多核 11116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PCMARK10 的分數也有達到 7180 。
RYZEN5 5600X 搭載 B550 AORUS MASTER 簡單測試
 
 
不難看出 RYZEN 5000 的改變,單核效能整個大幅提升,為人詬病的記憶體延遲也有所改善,所以 RYZEN 5000 敢開出這些價格是非常有自信的,即便讓不少人嫌貴,還是許多人搶著要買,除了尷尬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 5800X 。
其實用 B550 AORUS MASTER 搭配 5600X 會稍嫌浪費,但是使用 RYZEN9 等級的 CPU ,相信 B550 AORUS MASTER 也是不少人的口袋名單之一,畢竟這幾年技嘉在高階板子所使用的設計和用料都是一時之選,甚至周邊配備也給得相當大方。
另外真的還是要讚許 Q-FLASH PLUS 這項功能,當時一開始上機是無法順利開機,透過它更新 BIOS 才能順利開機。最後常用的 ITX 系統也從 R7 4750G 改為 R5 5600X ,撇開核心數差異來說,單核效能真的優越不少, INTEL CPU 也比較不能用玩遊戲表現比較好來說嘴了。
使用imgur圖床, 看不到圖片只能說聲sorry囉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