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I 這次送測的 Z690 主機板媒體測試套組。
在看過 Intel 本家的第 12 代 Core-S(Alder Lake-S)桌上型處理器媒體測試套組後,接著來看陳拔也一併收到的 Z690 晶片組主機板測試組。這次陳拔共借到了微星、華碩以及技嘉所推出的 Z690 晶片組主機板,其中微星跟華碩則是搭配了自家水冷以及配合夥伴的記憶體一起提供借測。不過跟處理器一樣,這次的開箱並不能將處理器裝上進行測試,所以先就外觀與搭配的規格設計進行介紹,後續的性能表現也是要等到 11 月 4 日才能解禁。
相關文章:
Intel 正式發表第 12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 大小核混搭衝出效能高峰
Intel 推出 Z690 主機板晶片組 滿滿的 PCIe Gen 4 SSD 插槽滿足高速大容量需求
ROG Maximus Z690 Hero 主機板媒體測試套組開箱 同場加映 CORSAIR 新款 DDR5 記憶體模組
Gigabyte Z690 AORUS XTREME 主機板外觀開箱 以全覆蓋裝甲創造頂級性能美感
MSI MEG Z690 主機板媒體測試套組
這次微星所借測的媒體測試套組,比前一代的媒體測試套組還要大上許多,光是外箱長度就直逼一公尺,陳拔收到的時候還以為是台螢幕.....

微星 MEG Z690 主機板媒體測試套組外箱,外箱有著內容物(主機板、360 AIO 水冷)的組合圖樣,另外還加入了近期微星的主要標語:『The World Record Breaker』。

箱子一打開上面就有一張紙,標明了這次媒體測試套組裡面的內容物,除了 Intel 處理器、微星自家的產品外,還有這次合作的 Kingston FURY 記憶體,下方的小字則是套組的詳細內容,包括 Intel 第 12 代. Core i9 處理器、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x2 記憶體、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

裡面還有一個金屬材質的包裝箱,採用彈扣式的固定方式,相當具有質感,上面還有『Power by MSI』的字樣。

頂蓋的部分有 MSI 的龍盾徽飾,一樣具有『MEG The World Record Breaker』的字樣。

跟這一代相比,上一代的媒體測試套組雖然也很大,但是氣勢上就少了一截。

開啟上蓋,最上層有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左)、Intel 第 12 代 Core i9 處理器(右上)、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x2 記憶體(右下)。

下層則是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以及其隨附配件。

微星整套媒體測試套組的合體(還有 NDA 不能裝起來)。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外觀與功能介紹
雖然還不能裝起來,不過還是可以先看看外觀並且進行介紹,首先來看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部分。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外箱正面。

右上角有支援 Intel 第 12 代 Core 處理器以及採用 Z690 晶片組的圖示。

主機板外盒的側面。

下方有相容 Windows 11 以及 TPM 2.0 的圖示。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外盒背面,則是有主機板正反面的影像、特色功能簡介、規格以及 IO 背板的連接埠配置示意。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功能特色,包括 19+2 相、105A 處理器 Power Stage 供電設計、五組 M.2 SSD 插槽、支援 DDR5 記憶體、支援 PCIe 5.0 規格、前後 USB 3.0 Gen 2x2 20Gbps 介面、加強散熱設計、雙 2.5 Gbps 有線網路以及 WiFi 6E 無線網路支援。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規格。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 IO 背板配置示意圖。

開啟外盒上蓋後,一樣有這次微星的『The World Record Breaker』字樣。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配件部分。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本體正面,採用 ATX 尺寸,外觀塗裝以黑色系為主,並沒有明顯的燈效設計,另外在 IO 護蓋上方還有微星龍魂的立體浮雕。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上半部,中央為 LGA1700 規格的處理器插槽,比起上一代的 LGA1200 要大上不少,另外記憶體部分僅支援 DDR5 規格。

IO 護蓋上的龍魂浮雕特寫,一旁還有主機板產品名稱的 UNIFY 字樣。

處理器供電採用雙 8 Pin 規格。

處理器插槽上方的 VRM 散熱塊,有導熱管與側邊的散熱塊連接,上面並且有溝槽增加散熱面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 VRM 散熱設計。

兩側散熱塊均採用多層鰭片設計增加散熱面積,另外畫面中央可以看到連接兩邊散熱塊的導熱管。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右上角的針腳配置,包括一組 CPU 風扇、水冷幫浦風扇、三具系統風扇針腳,也提供了 Debug 燈號配置,另外這次因為 DDR5 記憶體的電壓調節改由記憶體模組處理,在主機板記憶體供電設計部分配置相對簡單。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在記憶體插槽部分提供四組 DIMM 插槽,支援 DDR5 記憶體模組,可支援 JEDEC 標準的 DDR5 4800/6600 MHz 記憶體模組(外加超頻),最大支援容量為 128GB,並且提供 Intel XMP 3.0 設定檔,雙控制器/雙通道模式的支援。

記憶體插槽側邊則是提供 ATX 24Pin 主機板電源插座以及 USB 3.2 Gen 2x2 Type-C 前面板插座。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的下方配置,可以看到提供兩組 PCIe x16 以及一組 PCIe x1 插槽,上方兩組 PCIe x16 插槽與處理器直接連接,提供 PCIe 5.0 x16 通道,可設定為 x16+x0 或是 x8+x8 模式。下方的 PCIe x1 插槽則是與 Z690 晶片組,提供 PCIe 3.0 x4 連接規格。
至於在 M.2 SSD 插槽部分,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則是提供高達五組配置,上方都具有整合造形的金屬導熱版覆蓋提供散熱之用。

移除上方導熱版後,可以看到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高達五組的 M.2 SSD 插槽,並且都有導熱膠的配置。由上到下分別為直通處理器的 M2_1 插槽,提供 2280 長度規格、 PCIe 4.0 x4 的連接頻寬。下方的 M2_2(2280 長度)以及 M2_3(22110 長度)插槽則是與 Z690 晶片組連接,同樣提供 PCIe 4.0 x4 頻寬。最下方的 M2_4(左)與 M2_5(右)插槽均為 2280 長度規格、連接 Z690 晶片組,但是左方的 M2_4 僅提供 PCIe 3.0x4 規格、右方的 M2_5 則是 PCIe 4.0 x4 規格。而從 M2_2 至 M2_5 均支援 Intel Optane 記憶體。

上方覆蓋的金屬導熱片內側也有導熱膠的配置。
這次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在 M.2 SSD 模組的固定方式採用新的免螺絲設計,用手轉就夠固定 SSD 模組,在安裝時真的方便許多。(以前的小螺絲設計容易掉+滑牙,每次安裝都要很小心)

新的免螺絲 SSD 固定設計,將擋片像順時針轉開後,裝上 SSD 模組,再逆時針轉回來就可以固定 SSD 了,方便!

在 Z690 晶片組的上方也有大型金屬導熱塊的配置。

主機板側邊的連接埠配置,提供兩組 USB 3.2 Gen 1 前面版插座以及六組 SATA 6Gbps 插槽。

微星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下方連接針腳與開關,包括前面版連接針腳、電源按鍵、重置按鍵、雙 BIOS 切換開關、兩組 USB 2.0 連接針腳。

左側還有外接超頻控制器的連接針腳、水冷流量偵測針腳、三組機殼風扇、定址 RGB 燈效、RGB 燈效等連接針腳。

左下角的音效部分,在電路部分有做出隔離設計,音效晶片採用 Realtek 的 ALC4080,提供 7.1 聲道輸出。

主機板 IO 面板部分,由左至右則是提供 Clear CMOS(上)/Flash BIOS(下)按鍵、PS/2 鍵盤滑鼠連接埠、兩組 USB 2.0 連接埠、兩組 2.5Gbps 有線網路連接埠(Intel i225-V 晶片)、七組 USB 3.2 Gen 2 10 Gbps Type-A 連接埠、一組 USB 3.2 Gen 2x2 20 Gbps Type-C 連接埠、WiFi 6E 天線、五組 3.5 mm 音效插孔、一組 S/PDIF 光纖音效輸出。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外觀介紹
接著來介紹這次編輯套組裡的另一個主角: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基本上跟陳拔上次測試的 MEG CORELIQUID S28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是同一系列,冷排與風扇配置改為 360mm 與三組 120mm 靜音風扇的搭配(關於 MEG CORELIQUID S28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請看:微星 MEG CORELIQUID S280 靜音水冷散熱器開箱實測 寧靜中達成高效散熱性能)。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與特別配件。

這次微星在媒體測試套組中還附了一個水冷頭的配件。

是素黑的水冷頭蓋版,若是不想要顯示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原本水冷頭蓋版上的設計,可以用這個來取代。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的盒裝正面。

跟當初開箱的 S280 相比,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在外盒上多出了與 Intel LGA1700 插槽相容的字樣。

水冷頭部分也一樣與 Asetek 合作,所以也有 Asetek 的標誌在盒裝右下角。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盒裝側面標示的支援規格,可以看到噪音值都訂在 23 dBA 以下,採用靜音取向。

盒裝背面的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特色說明,與 S280 一樣採用靜音風扇、水冷頭內置風扇、支援 0 轉速運作、 2.4 吋 IPS 顯示螢幕、MSI Center 軟體設定支援等。

120mm 風扇採用微星自家的 MEG SILENT GALE P12 風扇。

可客製化顯示的 2.4 吋水冷頭 IPS 螢幕,可支援 GIF 或是 MP4 的動態顯示,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先去看一下 S280 的開箱測試。

開箱後上面有說明書跟感謝卡。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的配件,包括三具 MEG SILENT GALE P12 風扇、說明書、配件包。

MEG SILENT GALE P12 靜音風扇,中央轉軸處有微星龍魂的圖樣,另外並沒有 RGB 燈效設計。

跟 MEG SILENT GALE P14 一樣,MEG SILENT GALE P12 風扇在機殼螺絲鎖定處都具有減震橡膠的配置。
這次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跟 S280 的不同,就是針對 LGA 1700 插槽,在扣具上提供支援。

支援 LGA 1700 插槽的處理器插槽背板。

支援 LGA 1700 插槽的扣具螺絲,跟 LGA 1200 插槽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螺絲長度的差異。

LGA 1700 插槽扣具螺絲(左)與 LGA 1200 插槽扣具螺絲(右)相比,可以看到在中央的支撐高度有些微的差異。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本體。

冷排上方的 MEG 字樣。

冷排與水管的連接處特寫,另外水管表面以編織材質包覆。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的水冷排部分,一樣採用十三排散熱片設計。

微星 MEG CORELIQUID S360 AIO 處理器水冷散熱器的水冷頭部分,具有一個方形外罩,除了正面採用透明讓螢幕顯示透出外,側面也有散熱格柵設計。另外上下方的蓋版可向外抽出替換。

移除外蓋後的水冷頭,可以看到 2.4 吋 IPS 螢幕本體以及下方的水冷頭風扇設計。

從側面看水冷頭風扇的下吹配置。

接觸面採用銅底材質,並且先預塗了散熱膏。

水冷頭的配件,包括三組連接水冷排風扇供電的 4 Pin 插座、連接主機板 CPU FAN 插座的排線、連接電源供應器的 SATA 電源線以及連接主機板 USB 2.0 連接埠的排線。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x2 記憶體
因為這次 Intel 第 12 代 Core 處理器與 Z690 晶片組加入了 DDR5 記憶體的支援,所以在微星提供的媒體測試套組中,也與 Kingston 合作,提供了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x2 記憶體,同樣受限於 NDA,這次就先看看外觀吧。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x2 記憶體,這次媒體測試套裝中的為裸裝配置,並沒有外盒。

型號為 KF552C40BBK2,為 DDR5-5200(超頻)的規格。

包裝上標示了支援 Intel 與 AMD,除了這次的第 12 代 Core 處理器外,也支援未來 AMD 的新規格產品。

這次借到的是 Kingston FURY Beast 系列,無 RGB 燈效設計的款式,表面具有金屬散熱片的設計,並且具有立體造型浮雕。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記憶體的另一面設計,沒有產品系列字樣,改以產品資訊標籤代替。

在上方也有 FURY 字樣,另外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記憶體採用單面設計,但因為 NDA 的緣故,在這裡就不方便拆開給大家看內部。
另外陳拔也拿了一款之前測試的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4-4600 記憶體模組,來讓大家看一下 DDR4 記憶體與 DDR5 記憶體的差別。

上方為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4-4600 記憶體,下方為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 記憶體,可以看到雖然同樣為 288 Pin 的設計,但是在防呆缺口以及突出位置上,DDR5 跟 DDR4 的位置有明顯的差異,基本上是沒辦法通用的。

這次媒體測試套組中,記錄各家合作廠牌的金屬銘牌,真的很有質感。(可惜測完就還回去了)
不過看到最後,還是要再度跟大家說聲抱歉,詳細的測試效能還是要等到 11 月上旬解禁之後才能公布,再請大家耐心等等囉,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