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ay wrote:
台灣就是這樣,一個賺大錢的產業,一堆人投入來分食,各家互相廝殺,最後價格被殺爛了自己搞出困境,說穿了不就是自食惡果。
韓國三星一家獨大,台灣四家廠分食,現在獨大那家再怎麼慘也都能自保,四家分食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陣亡。
...(恕刪)
DRAM 價格濫主要並非是四家分食的結果, 去年到今年的 Bit Growth Rate 並沒有增加太多,
可是價格卻差異非常的大(去年都還在大賺錢呢), 這主要原因就是需求量的驟減, 為何會驟減呢?
你可以去看看全球電子業股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明顯的下跌? 答案應該是從去年的次貸風暴發生後吧!
這就是次貸風暴引起的一連串骨牌效應啊! 最後大家都不消費了~(例如 3C 電子產品的買氣劇減) 請問 DRAM 的需求量怎會增加呢?
韓國敢低價傾銷的原因是-從今年初以來, 韓元已貶值超過 30%, 而 DRAM 外銷均是以美金報價交易, 故在同樣的生產成本上, 南韓DRAM 就已經佔有非常大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