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Ramdisk 和 SSD 速度哪個快? 有感嗎?

h7878220 wrote:
Ramdisk的速度毋庸置疑,但不是從根本上來解決瓶頸
SSD不完美,但是是目前比較理想的整體增速方案
各有利弊,我也有裝的32GB Ram
後來也是把Ramdisk廢掉了,不符合我的需求。
現在也是用大容量的SSD,硬道理才是比較理想。


有點可笑 不把系統TEMP 移出系統碟 任何軟體 暫存都是在系統碟進行寫入動作
你當windows os 快取功能 是無敵的嗎? 觀念有問題.....我幫不了你


草玩了莓 wrote:
想使用多大? 32G切16G來玩RAMDISK嗎?

例如遊戲:你沒有想要回存遊戲,那每次開機都得再灌一次遊戲很沒意義,省來的時間都補回了,
但你想回存希望下次不需要從灌這麼麻煩,別說16G 光是4G或8G 等待回存開關機的時間也夠你受了,
建議你用240G的SSD選擇大廠保固方便,想玩RAMDISK切4G~8G就好,SSD與RAMDISK是可以並存的,
小弟我也用SSD,也切8G RAMDISK來用,就看你自己想如何利用,這部分你就自己再GOOGLE吧


RAMDISK 沒有人叫你回存喔 而且你不可能開機 就玩遊戲.....

你設定回存 根本沒意義.... 至於遊戲再RAMDISK 啟動....沒有壞處

你不要忘了 RAMDISK 寫入效能 是HDD百倍、SSD的十倍 你要寫入任何檔案都很快....

5~7分鐘 可以存入一款遊戲 進去RAMDISK....現在很多遊戲都可以 硬碟版開啟 沒有人叫你重灌...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上圖:這是 RAMDisk 速度:

註:
這個算慢的,APU 平台的。我不也清楚為何那麼慢,比我之前舊電腦飛龍2的還慢。

如果是 Intel core 平台的,連續讀寫應該在 6~11GB/s 左右。



上圖:這是一般 SSD 的速度


比較一下,你就可以看出差別。

關鍵是 4K 隨機小檔的速度,差距有 20倍以上。

seektime 平均搜尋時間,甚至有千倍的差距。

不過 seektime 要用 HD TUNE 測試,HD TUNE 會挑 RAMDisk 軟體,我現在用的這一款免費 SoftPerfect,HD TUNE 抓不到。之前用過要錢的 SuperSpeed 可以抓到。

**********************************************

要把遊戲丟到 RAMDisk 中,可以參考這篇:

[教學] 將PC遊戲封裝成img檔




(上圖)假設有這麼一個 "遊戲封裝檔",大小約 7GB



(上圖)從「硬碟」拷貝到 R:「RAMDisk」

以 114 MB/s 左右的讀取速度,7GB 拷貝須時 1分鐘 左右。

如果是從 SSD 讀取,拷貝到 R:(RAMDisk),約 30秒以下。




(上圖)*.game 遊戲封裝檔,拷貝到 R: 後,滑鼠點擊兩下

自動掛載到 Z:(虛擬磁碟)

掛載只需 1秒而已。



(上圖)掛載後,會多出一個 Z: 虛擬磁碟,可讀可寫的。

然後就可以開始玩遊戲了。

註:有些遊戲,可能要打免光碟補丁。


關機不用回存,直接關機即可。

因為遊戲的存檔,不是放在遊戲目錄的。現在新款的遊戲,存檔都是放在 C:\Users\你的使用者名稱\Saved Games 底下。

直接關機,存檔不會消失。

除非說玩的是老舊的遊戲,存檔放在遊戲目錄底下的。那才需要回存。

回存就先卸載虛擬磁碟,然後把映像檔拷貝回硬碟即可。或者只拷貝遊戲目錄中 save 之類的存檔目錄。




imdisk 是相當便利的映像檔掛載軟體,免費軟體。

除了遊戲可以這樣封裝以外,像 XAMPP、瀏覽器、圖片庫、APP 庫(軟件庫).....什麼的,也都可以封裝起來。


軟體庫的話,可以用一個叫做 ASuite 的菜單管理軟體。



軟體庫的前提是:必須要收集綠色軟體,免安裝那種的。

把所有的綠色軟體,封裝成為一個 *.img 映像檔,要用時候掛載上去。使用菜單管理來啟動。可以達到:安裝數百套軟體,只需一分鐘。


如果映像檔(*.img),先丟到 RAMDisk,然後在掛載為「虛擬磁碟」,

因為映像檔本體在 RAMDisk 中,所以掛載後的虛擬磁碟,自然也就是 RADMsisk 速度(實際上經過虛擬層的關係,速度會稍減,但仍是比 SSD 快)。

註:
1) *.img 是類似:虛擬機器 .vhd 、.vdi、.vmdk 虛擬硬碟檔,那樣的東西。

一個巨大檔案,就相當於一顆小硬碟。當然那不是真的硬碟,是虛擬的。

拷貝一個數 GB 的巨大檔案,會比拷貝數萬個小檔,來的快很多。

2) imdisk 本身也有把映像檔直接掛到 RAM 的功能(類似 RAMDsik),但是那個不要用,因為它的 RAMDisk 效能很差。建議另外安裝別牌的 RAMDisk 軟體,比如:免費的 SoftPerfect。
像我程式開發,經常會編譯測試,都是大量的小檔案寫入
把編譯的obj輸出暫存設在RAMDISK,或許快一些些,但是可以減少對SSD小檔的操作

用對地方就有效果
我用華碩Z87主機板切Ramdisk 存檔 關機後不會刪除!
表面上RAMDISK有比SSD快,但只限大檔案複制及讀取,但大檔案複制是受限於較慢那端,
大檔案讀取快,但前題要把整個軟件先讀入RAM,這是費時,而且我很少看到有那個這樣大型的軟件會設計成開始讀入成GB的資料,SSD速度也上300MB/S,還不是相差一二秒,除非不關機否則要把整個軟件讀入RAMDISK也浪費時間了。

至於說零碎小檔案或暫存檔的存取,事實RAMDISK 也不一定比近代的SATA SSD快,整個也很奇怪,照道理是RMADISK快,但實際感覺就是SSD快,所以我看了很久OS管程和IO進出,原來是因為為兼容度,實際上RAMDISK 是模擬一個完整的硬件,如果只是如網頁快取這類小開銷,CPU 是會不斷跳轉線程,RAM 和CPU 都好像要左手交右手,CACHE 要雙份,變成小小的資料不及CPU 把資料放給SATA專門硬件就不用做事那樣快。


變成Ramdisk 的好處只是把SSD壽命增加,但一般SSD用在OS盤,每天不會產生超過5G的零碎及系統存取,而且無論怎所謂優化,每小時系統也會最少放幾十MB的資料到SSD,買個256GB做筆記本主盤真的用十多年也沒甚麼問題。


當然Ramdisk在伺服器上很有用,但UNIX系統,他是內建支緩,而不是在WIN上的硬盤模擬器,WIN上的RAMDISK開支不少呢,但伺服器現在也用SSD加大容量,為甚麼伺服器不加RAM,是因為ECC RAM 其實很不便宜,裝的RAM就是要用在他的角色上。

fedora wrote:
上圖:這是 RAMD...(恕刪)

你的RAMDISK有點慢喔..

jerry20530 wrote:

有點可笑 不把系統TEMP 移出系統


沒辦法這是觀念問題,總是讓觀念停在舊HDD時代跟SSD只有16GB的時代。
基本上Win系統沒內建Ramdisk,要用三方軟體
其效率和資源開銷都比UNIX-like能隨取隨用的tmpfs來得大
我是有在SSD上再用Windows Embedded 8 Standard的UWF來唯讀系統
效果算是類似Ramdisk,的確是可以達到相當優秀的操作回應與讀寫速度
不過缺點就是改動無法保存且使用量超過記憶體餘裕...會出很大的問題,當機
我的系統只有8GB,現在是有點後悔明明筆電支援16GB
怎麼當初不直接兩條記憶體8GB*2攻頂16GB...
如果你問這樣能不能日常使用,我只能說這視你有沒有那個閒工夫解決遇到的問題和隨時惦記著記憶體上限
kkgo2 wrote:
SSD VS HD 人體可明顯感受速度增進

RamDisk VS SSD 只有"測試分數"有差


你說反了吧.

Peak Transfer Rate:

RAM (DDR3-1333): 10666 MB/s
SSD: 600MB/s
HDD: 100MB/s ~ 133 MB/s

一些老電腦, 換 SSD 會感到速度飛快的. 主要是:
1) 缺乏對照組,
只有 "老CPU+老HDD" 和 "老CPU+SSD" 比; 沒和 "新的中階以上CPU+新HDD比"

2) 原來的 HDD 世代太舊
5~6 年前 HDD 的 I/O 速度, 和現在的新 HDD 差很多
cheonglee wrote:
變成Ramdisk 的好處只是把SSD壽命增加,但一般SSD用在OS盤,每天不會產生超過5G的零碎及系統存取,而且無論怎所謂優化,每小時系統也會最少放幾十MB的資料到SSD,買個256GB做筆記本主盤真的用十多年也沒甚麼問題。


你以為每個人 使用的系統環境都跟你一樣嗎?

你怎麼判定 寫入多少檔案到 RAMDISK....

為什麼要開RAMDISK當暫存區....

現在網路頻寬基本上快很多 不管是資料傳輸 還是影音檔 都可以寫到RAMDISK

隨便看個 PPS 或是 風行 可能都破1GB大小....

切個4GB以上 線上看影片 快轉 倒退都很順暢....

難到你要放到HDD硬碟慢慢轉 還是放SSD 寫到死?

RAMDISK 運用的範圍你可以看廣一點 .....

優點大過 HDD和SSD 太多了....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