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ramdisk要是做開機讀取放到ssd內的資料

jerry20530 wrote:
看來兩位 應該不知...(恕刪)


要玩ramdisk,還是玩硬體式的比較好
如果只是要用來延長SSD壽命的觀點,根本因噎廢食,貴又不符合成本效益
我講東 你講西,真是神跳針
硬體的,雖然 BIOS 可以辨識為磁碟機用(可以裝作業系統 OS),有電池不怕停電,但都是坑爹價錢,售價非常離譜,比扯鈴還扯。

空機一台上萬元,不包含記憶體條,記憶體條還要另外買。專賣有錢大爺的,土豪玩具,不是民用等級的。


此外無論 SATA3 還是 PCI-E 界面,都沒主機板 DRAM 通道快(北橋通道)

直接驅動主機板 DRAM 做 RamDisk,連續讀寫速度是 3~11 GB/s 的。

SATA3 極限擺在那裡,市面 SATA3 SSD 可有快過 600MB/s 的。買多台做 RAID-0?一台就上萬元了,還買多台哩....

PCI-E 雖然更快,也更貴,但仍是沒 DRAM 通道快。

若 SATA2 的(而且限制只能用 DDR2)更慘,根本古董...

CPU L1、L2 快取,再來就是 DRAM 通道。電腦中沒有任何界面,比 DRAM 通道快的。CPU 核心中 L1、L2 例外。


記憶體容量上限,若真有大容量需求,其實可以買 server 主機板,2路,4路那種的,能插到 256GB~512GB。

怕停電,UPS 不斷電系統,經濟實惠。


RamDisk 除了連續讀寫速度,更重要的是 4K 讀寫速度,SSD 都遠遠比不上。

具體應用,比如:放資料庫。查詢速度飛快。

一般用途,放瀏覽器、TEMP 什麼的,瞬間開啟。放遊戲,換地圖瞬間載入。

轉檔,尤其 MKV 加字幕(封裝,無壓)、編輯字幕,特好用。先把影片下到 RamDisk,然後去下字幕,直接就在 RamDisk 封裝成一個 mkv(進度條用跳閃的),再拷回硬碟。

如果在硬碟封裝,那個速度......

h7878220 wrote:
要玩ramdisk,還是玩硬體式的比較好
如果只是要用來延長SSD壽命的觀點,根本因噎廢食,貴又不符合成本效益
我講東 你講西,真是神跳針 幫不了你


大大事業作很大

家用電腦現在ddr3 便宜誰都買的起....

不玩白不玩 RAMDISK 都是放暫存 超級緩衝區........

啟用動態管理RAMDISK 真的順到靠北邊走.......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changpizz wrote:
你忘記一個重點,無...(恕刪)



感謝又有另一SSD的意見
也就是說讀取寫入單一30G檔案跟上千個檔案總合30G是差不多囉…?
又有一個不同的答案了

上面也有大大說的
我的RAMDISK是用動態記憶体
也就是說假設我插的64G記億体
分配的56G當RMADISK
(說真的給一般使用者系統用的記憶体8G就夠用了 所以留8G是個保定值)
然後沒檔案放到RAMDISK時 系統一樣平常用64G在跑
之後我放的30G檔案時 系統變成34G在跑
動態記憶体是這樣的運作
穩定性方面
我是從WIN7用到現在WIN10 一切完好 沒有系統不穩的問題


現在單機遊戲容量越做越大
未來可能轉個高畫質4K影片速度等等
真的是放在RAMDISK的最佳選擇


不過看文中的意思還是不適合將大容量檔案
從SSD設定開機讀取關機寫入RAMDISK映像檔
ryupp wrote:
感謝又有另一SSD...(恕刪)


如果系統記憶體沒有32G以上就不要搞這麼多東西

如果你的作業軟體在硬碟跟SSD開啟時間差距超過5秒以上這麼幹沒意義,換成Ramdisk沒比較補

軟體的RAMDISK這樣做還是有其風險,沒有用硬體式還是沒啥意義,特別是生財用的電腦

許多有產值的工作/作業軟體現在光是安裝就4~5G,而且這些正版軟體(用綠色軟體大概也知道是什麼軟體貨色)對記憶體管理都有一定的強制性(甚至強制暫用固定的主記憶體再軟體內自己管理),不管你主記憶體多大還是要設定一個磁區做暫存,而且這些安裝在磁碟上的產值作業軟體大部分光是開啟就需要1~3G的系統記憶體

RAMDISK光是開機BOOST跟關機寫回的時間如果可以接受,現有浮動的軟體Ramdisk免費的也有,但極少人會拿免費的軟體Ramdisk來搞

以現在新版本的作業軟體就算是真的很頻繁寫入磁碟的軟體除非你的系統記憶體真的太少才會很頻繁對磁碟存取,記憶體多到16G以上除非你一次開很多軟體又設定了RAMdisk才會有需要擔心SSD會掛

BT軟體很久以前就可以設定暫存寫入磁碟的大小了,除非記憶體還是不夠又一次都抓大檔案

我自己是沒做過Ramdisk做AE/Prem的剪輯,但是試過的人都寧可把記憶體留給軟體用而不切Ramdisk放檔案;首先這些朋友都是64G記憶體作業,就算割50G也不夠放他們的東西,還有就是Ramdisk比SSD快沒錯,但是增快的速度不多,最後跑圖也是軟體會慢慢一批量寫入磁碟,劃分過大的Ramdisk擠壓系統記憶體反而很常去寫入Ramdisk,真正的大檔案在剪接渲染時Ramdisk的大小又不足以放檔案那何必用Ramdisk?

拿Ramdisk放網頁暫存?這個如果主記憶體夠大,在閱覽器設定就可以讓閱覽器將暫存以主記憶體為主(除非你把閱覽器都關掉)

基本上只有一種人會很喜歡用Ramdisk,那就是系統記憶體不上不下,有作業軟體需求但是對記憶體需求與磁碟需求不高而產出的檔案偏偏會頻繁存取磁碟這樣才有意義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RamDisk 在比較先進的作業系統,早就內建了

比如 Linux 的 /dev/shm 目錄,其實就是 RamDisk,預設可使用 1/2 的記憶體。也是動態分配的,沒用到就不會佔用。

除了 /dev/shm 目錄以外,也可以自己在磁碟分割表,掛載一個 tempfs 檔案系統的目錄,tempfs 就是 RamDisk 的意思。

好像十年前核心 2.6 以上就有內建這功能了(目前核心已經出到 3.x)。由於是核心內建的,非常穩定。

用超過亦不會當機,但會吃到 SWAP(虛擬記憶體),就不是加速,而是減速了。

BSD 類的系統,應該也有類似的功能。


Windows 算比較落後的,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核心內建 RamDisk 功能。微軟倒是有官方的 RamDisk 軟體(免費提供),但不好用,所以用的人少。


DRAM 相較 SSD(NAND Flash 顆粒),最主要是 4K小檔讀寫,快過 30~100 倍。快硬碟則是 500倍以上。

具體就是 seek time 非常低,幾乎是瞬間,< 1ms。適合用在需要搜尋速度的場合,比如:資料庫,或檔案數量非常龐大,幾十、上百萬個文件的,網頁 proxy 什麼的。

連續讀寫雖也快過 SSD 10~20 倍以上,但那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還是 4K讀寫的部份。

連續讀寫 可以透過多顆磁碟組 RAID 0/5/6/10...等等的來達成,但 RAID 磁碟陣列 無法加速 4K讀寫速度。

無論幾顆磁碟去組 RAID,都是一顆的 4K 讀寫速度。4k讀寫速度,是磁碟先天物理限制。
fedora wrote:
RamDisk 在...(恕刪)


什麼東西都扯在一起真會搞

最早Ramdisk早在windows NT就有這個功能可以從微軟下載安裝,到了windows2000還能從系統光碟裡直接安裝這個功能,這都西元2000年以前的事了

現在比較大型的作業用軟體(3D建模、程式轉碼、剪輯渲染,3D彩現渲染)幾乎都是強制性的活動調用系統記憶體,在系統記憶體越大的情況下軟體會自動或者手動安排記憶體資源給軟體,有用超過32G以上記憶體又用這些軟體作業的人基本上都不會讓軟體自己決定使用情況,大容量的系統記憶體更不會去吃系統暫存,軟體可以指定磁碟暫存,但是等到這些軟體開始大量起用暫存時就表示要做記憶體釋放的動作(手動)

至於工作站或伺服器需要大量檔案管理的情況根本不是家用/單機作業系統可以比擬的,Ramdisk也沒有4K讀取這件事,伺服器有SAS磁碟與SSD做Raid陣列,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比民用的消費型產品可靠而且資源分配更有效率,系統記憶體都會拿來做更需要效率的事情

SSD最大的優勢是讀取快速,所以軟體系統很適合放SSD,而SSD的寫入對上SAS磁碟並沒有佔便宜,反而穩定可靠的SAS硬碟,資料庫工作站會運用類似Ramdisk的技術做記憶體管理,但是那是在作業底層的東西,不是消費型的東西

明明就都沒用過還可以隨便扯成一篇文章真夠神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