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裡,在Youtube還不流行,不論是遊戲還是硬體資訊都是買雜誌的年代,那時期很強調記憶體。差不多就類似現在的SSD,就像現在不管什麼用途的電腦起碼系統碟先換SSD再說,那時候是不管怎樣先加記憶體容量再說。
因此殘留下來的印象就是記憶體大小很重要,對電腦效能影響很大。但是現在的電腦,記憶體的影響力沒那麼大,當然我這麼說也不是說記憶體不重要.是不像古早時代不管怎樣都先增加記憶體容量。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期應該是記憶體容量開始普及,就像電動從卡帶進化成光碟那樣,變成光碟以後電動有語音有動畫了,是質的飛躍,雖然變成光碟也不全是好事,比方說loading,但是loading在語音跟動畫前也只是無關緊要的小問題。我知道內存跟儲存是兩回事.這只是比喻不要鑽牛角尖。硬體在普及初期,光是增量就是質的改變。
等到真正普及開來,僅僅只是增量就不夠看了,我來跟你說一些細節。
民用電腦的記憶體插槽即便有四根,他還是雙通道,是一個通道可以插兩根,不會插四根變四通道.並且插四根會拖慢記憶體頻率,四根記憶體是給對頻率不敏感的用途使用的,比如說渲染。
隨便畫個圖:
記憶體根CPU之間的通道不論是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第一種要回頭,第二種會互相干擾,插四根都會造成性能損失。
要效能最大化就是插2.4,不過話又說回來,DDR 5本來就是高頻內存,就算性能損失一點也還是高,插滿四根一起閃就是比較爽,我贊成四根插滿。性能什麼都是浮雲的,自己看的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