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xtor在3月底的時候,發表了新款的M6系列產線,
分別為 "M6S(SATA)"/"M6M(M-SATA)"/"M6e(PCI-E),
後來在Mobile01得知有測試活動後,就進行了報名,且有幸能參與測試。
小弟之前因用過Plextor M5P,所以對該品牌的印象良好,
且是台灣製造呢

而網路有說法是指說M6S已經可以成為M5P的繼承產品,
故此將對M6S進行多種測試! 以及在測試中同時加入M5P比較
因小弟平時有一台Mac mini作為伺服器使用,
所以文章將針對伺服器及專業用戶做深入探討
故此將在本篇進行下述測試
"普通用戶"
"伺服器用戶"
"遠程用戶(內網伺服器)"
"隨身擴充用戶" 四個部分的測試。
章節目錄: |
一,商品介紹/開箱 二,上機準備 硬體規格詳述 三,Mac&SSD For Users(M5P加入簡述比較組) 四,OS X & Server & SSD 五,OS X & Server & SSD 內網測試 六,OS X & User & USB3.0外接盒 & UASP 七,心得 |
一,商品介紹/開箱 |
▼測試品收到時 裡面共付了三樣物件
1.M6S 2.Plextor紀念筆 3.活動說明

▼筆的特寫


▼包裝本體 相較于M5P的包裝更簡化且更小了

▼背後說明 本次收到的測試品是256GB(520/420)款
有各種語言說明 以及說明可以使用于Win/Linux/OS X

▼側邊 本次收到的測試品是2014/3生產 版本號為1.01 以及序號都會標示在包裝上


▼上方封口 小弟認為M5P的包裝比較容易開封 M6S的開封方式較不順手一點

▼內容物 SSD本體以及說明書
相較于M5P沒有靜電袋 這部分有點可惜呢

▼M6S本體 跟M5P一樣是髮絲紋設計

▼背面 序號列 產品規格 版本號以及出廠時間 重點是MIT(台灣製造)

▼SATA孔 做工挺好的

▼保固封條
因本次測試強調不能拆解及破壞封條,故以使用方面作為深入探討及測試

▼厚度低於7mm 所以基本上大多數電腦都能安裝

▼比較組 M5P(圖左) 以及M6S(圖右)

▼背面資訊

▼兩款厚度皆為7mm

產品開箱及外觀介紹與比較將到這邊
接下來將上機測試!
二,上機準備 硬體規格詳述 |
本次主要測試用主機: Mac mini Server Mid2011 CPU:i7 2635QM 2.0GHz Ram:Kingston DDR3 1333 8GBx2=16GB MB:HM65/SATA3 x2 VideoCard:Intel Graphics HD3000 512MB NetworkCard:Broadcom 57765-B0 1Gbps HDD(SATA3): Hitachi 500GB x2 RAID0(原Mac mini硬碟) SSD(SATA3): Plextor M5P 256GB(比較對象) Plextor M6S 256GB(測試對象) 外設: WD Blue 320GB USB2.0外置 Seagate NAS 3TB x2 RAID1 FireWire800 |
▼準備將便當盒的東西吃掉,啊不對是拆機更換SSD


▼蘋果的產品一向精密,所以拆起來挺累的。。


▼上架!
Mac mini是可以同時安裝兩顆7mm
所以想要買兩顆組RAID0/1的保證沒問題


題外話:拆的時候不小心把圖右那條排線用壞..(電源指示/IR)
▼主機正確識別兩顆SSD!

上機之後就是正式開始測試了

三,Mac&SSD For Users(M5P加入簡述比較組) |
本章節測試配置: OS: OS X 10.9.2 SSD: Plextor M5P Plextor M6S(主要) 本章節使用軟體: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AJA System Test |
▼硬碟狀況資訊 M6S使用時間0hr


M5P & M6S 速度比較 測試軟體&模式: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1GB AJA System Test 1080p10Bit 1GB |
M5P![]() ![]() |
M6S![]() ![]() |
依照上表比較組來看,M6S的整體速度其實已經跟M5P有相近的水準

接下來將對空碟M6S進行速度測試 測試軟體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AJA System Test 下圖順序皆從小容量到大容量進行測試 |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1GB-5GB 空碟測試 1GB ![]() 2GB ![]() 3GB ![]() 4GB ![]() 5GB ![]() |
AJA System Test 2048x1536 10Bit 128MB-16GB 空碟測試![]() ![]() ![]() ![]() ![]() ![]() ![]() ![]() |
上表測試來看,除了大檔案傳輸可能會突然掉速以外,速度的表現相當讓人滿意!
▼接下來將在M6S安裝系統進行測試

▼一開始將以OS X 10.9.2進行開機速度測試
在本影片測試中 乾淨的OS X環境下只需要14秒
已經跟Mac筆電內置SSD開機速度差不多了

再本章節結束後 就要將SSD作為伺服器用硬碟 正式上機使用
接下來兩個章節測試配置: OS:Mac OS X 10.6.8 Server SSD: Plextor M6S(主要) HDD: Hitachi 500GB x2 RAID0(測試比較組) 使用軟體: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AJA System Test Parallels Desktop |
四,OS X & Server & SSD |
一開始我們先將Server利用內建磁區工具
從RAID0陣列中轉移到SSD 並且進行7天長時間運作測試
▼一開始先進行開機速度測試
本次開機測試因Server有些功能屬於背景運作 加上第三方軟體開啓 總共花費29秒
本次轉移將69GB的伺服器系統以及私人資料轉移到SSD
並且來測試Plextor引以為傲的不掉速測試
▼本測試使用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並且設置為5GB進行測速
加上系統同時運作 速度仍然減少沒多少 相當令人滿意


▼下圖為運作7天13H後使用5GB模式進行測速

即使是7x24H使用不關機的用戶,也是可以考慮SSD的!
既然伺服器就是給予使用者連線使用
所以接下來將從使用端(內網)進行測試!
五,OS X & Server & SSD 內網測試 |
主:Airport Extreme 2011 5Gen 副:Airport Extreme 2013 Ac 集線器:ZyXEL GS-108B v2 使用端:Macbook Pro Retina 15 2013Early |
有人一定會質疑說,SSD應該只有在本地端才能發揮作用才對啊?
但非必然,SSD最大優勢就是4K讀寫速度大大優於HDD
而內網的速度在自用基本上最快就是1Gbps ((抱歉小弟玩不起10Gbps

故此 所以我們將進行這部分的測試!
接下來先進行速度測試 並且帶入HDD原始速度進行比較
使用軟體: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使用AFP(Apple 檔案通訊協定)連接到伺服器並且進行速度測試 且硬碟內容物是相當的(為前章節所述 已使用69GB) |
Plextor M6S 1-5GB依照順位測試 1GB ![]() 2GB ![]() 3GB ![]() 4GB ![]() 5GB ![]() |
Hitachi 500GB x2 RAID0 5GB模式 ![]() |
可以看出 使用SSD時所發揮的速度基本上都近占滿1Gbps的速度
既然要看出4k讀寫的差異性 就直接派出虛擬機吧!
虛擬機軟體:Parallels Desktop 8 |
虛擬機配置: CPU:4核心 RAM:4GB 顯示卡:1024MB 解析度3360x2100 OS:Windows 8 特製優化版 |
開機速度影片 到背景軟體運行完成約21.5-22秒 |
經過本測試發現 即使SSD是在伺服器的內網上,
依然能看出速度上的差距幅度,
所以想考慮將SSD安裝至Server的人,其實是可以考慮的!

接下來我們要將Plextor M6S裝進外接盒進行測試!
六,OS X & User & USB3.0外接盒 & UASP模式 |
該章節測試用主機: Macbook Pro Retina 2013Early CPU: i7 3740QM 2.7GHz Ram:DDR3 1600 8GBx2=16GB MB:HM77 SATA3/USB3.0 VideoCard:Nvidia GeForce GT650M NetworkCard:Apple 57762-A0(Thunderbolt) ![]() SSD: Sandisk 512GB(本機內置 不參與測試) 外設: Plextor M6S & AKiTiO 冰極光 USB3.0外接盒(測試對象) |
本次測試將要使用的兩個產品
▼冰極光外接盒&主角M6S

▼外接盒外觀&SSD

▼將SSD裝上外接盒

接下來將進行速度測試
因為UASP技術能將SSD在外接硬碟&USB3.0時發揮到90%左右的實力!
M6S&UASP&USB3.0 速度測試 本章節使用軟體: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AJA System Test |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1GB-5GB依照順序測試 1GB ![]() 2GB ![]() 3GB ![]() 4GB ![]() 5GB ![]() |
AJA System Test 128MB-16GB依照順序測試 使用2048x1536 10bit模式 ![]() ![]() ![]() ![]() ![]() ![]() ![]() ![]() |
由此可見 即使在外接硬碟上 也是能發揮不錯的實力,
如果您問我,為何要將SSD放置外接硬碟呢?又有什麼好處呢?
因為現在有些的筆電硬體基本上是特規硬碟甚至無法更換的,
這時候就可以將SSD作為輔助外接硬碟作為使用,
尤其是做影音美工的人,有一顆外接SSD作為輸出/緩存用硬碟也是不錯的!
七,心得(參加Plextor M6系列SSD試用活動分享) |
對於一個SSD用戶,最希望的就是它的高穩定以及高CP,
我相信,M6S絕對是一個值得考量的選擇,
它有著不昂貴的售價,以及相近M5P規格的實力,
且是台灣生產的,已經對於品質方面值得肯定,
雖本次沒有機會進行拆解測試就是了

SSD的用途很多,不僅僅只是給予專業使用者進行使用的,
即使你只是作為日常使用,看看影片,做一些基本用途,
這時候就可以考慮選購一顆高CP的SSD作為日常使用!
當然,專業使用者更沒有理由不用SSD了,
小弟本身是做影音繪圖的,所以對於有一顆SSD這件事是挺重要的,
從事這塊領域的人,時間就是金錢,而SSD就是幫您節省時間的好夥伴!
您可能會疑惑說,薪水那麼少,SSD那麼貴,買HDD不就好拉?
但是,時間就是金錢,您用SSD省了很多時間,當然也就能更快處理手上的Case囉

小弟使用SSD已經三年左右,從當年的SATA2 SSD到現今的SATA3 高穩定SSD都有幸接觸過,
當年的SSD一顆動輒好幾千,容量很小且不是很穩定,
直到現今的SSD已經是民用機以及專業用戶都值得考量的一個選擇!
小弟用過4種品牌的SSD,我覺得Plextor這家的SSD是值得肯定的,
平易近人的售價,高穩定的速度,且有自家的不掉速及省電技術,
是值得選擇的一個品牌
雖然本款M6S的速度與M5P相近,但保固是跟M5S一樣只有三年而不是五年,
這點是挺可惜的,
但是SSD的耐用度,只要不要去故意操他,說不定都用不壞呢

很高興本次有機會見識到M6S的實力,
因為電腦沒有PCI-E而無緣報名參加M6e的測試活動,
但也因此見識到了M6S真正的實力!
很感謝各位收看本篇文章,也感謝Mobile01給予本次測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