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小弟知識淺薄...
最近要組電腦,看SSD有分同步顆粒、非同步顆粒,價錢也有差別。
想請問這兩者有甚麼不同嗎? 謝謝!!
文章關鍵字
對SSD內部的顆粒來講
簡單說同步跟非同步傳輸模式
會直接影響SSD內部的資料傳輸的效能
效能的差異都會反應在測試軟體上
但使用者會不會有感覺反而又是另一回事


最主要會在炒這方面話題的
幾乎都是SF主控的SSD
採用其他家主控的SSD不太會區分這些有的沒的


額外一提,採用DDR傳輸模式的Toshiba顆粒就另當別論了
但用這家顆粒的高效能SSD不多(就以台灣能看到的來講)
頂多就OCZ Vertex3 Max IOPS版跟Plextor這家
p.s:Plextor還是用Marvell主控的

wlcc7223 wrote:
對SSD內部的顆粒來...(恕刪)



所以顆粒跟主控有關聯?

關聯性是在於?

那採Marvell主控的PLEXTOR M2P是屬於哪種顆粒?抑或它的傳輸原理不同??

而SF主控又採何種顆粒為主??

這只有跟主控有關連還是跟FLASH也有關係?
小弟google的一些結果(不知道正確度如何)
1.ONFI 2.0之後加入了同步模式,同步相對之前所謂的非同步就是DDR
2.ONFI聯盟(其實就是美光+Intel)生產的Flash,不管同步或非同步都是一樣的過程製造
 最後由Q.C依照顆粒品質,分成同步跟非同步,但兩種顆粒都有一樣有同步接角
 所以可以將非同步顆粒一樣拿來跑同步模式(不知道這樣資料是不是會有問題)
3.Toshiba的Flash所指的Toggled Mode其實也是DDR,但目前他的寫入速度仍然高過ONFI
Toggled的雙通道顆粒寫入輸入達320mbit/s,ONFI 2.2的雙通道顆粒輸入只有200mbit/s
4.主控不可能超越Flash本身的能力,所以目前各家主控的連續讀取效能差異已經很小了
 就是看Flash顆粒總讀取量,目前8通道讀取的SSD,都快接近sata2/sata3介面速度的上限
 而連續寫入是看使用Flash品質,Flash寫不進去這麼快,主控再快也是枉然
但4K multi-thread讀寫,就可以真正測驗主控的能力好壞
 越好的主控就越可以讓這時候的4K讀寫,接近Flash本身的最大速度
5.Sandforce用控制晶片即時壓縮寫入資料的作法其實很好,這對SSD的效能跟壽命都有幫助
 但韌體成熟度要夠,而目前也沒有資料顯示到底實際使用的壓縮比可以達到多少
 以一般影音資料而言壓縮量確實很差,但作為系統碟,許多資料都有高壓縮比,這的確會改善效率

張志齊 wrote:
所以顆粒跟主控有關聯...(恕刪)


其實各間主控幾乎都支援各種Flash
其實Flash真的說起來也就是兩個聯盟,Samsung+Toshiba跟Intel+Micron
以sandforce來看,他就同時支援同步/非同步/Toggled各類型顆粒
我想Marvell應該也差不多,M4配的是美光的Flash
510配Intel Flash,M2P配Toshiba Toggled,M2S配Toshiba一般顆粒
感覺只要韌體寫的出來,顆粒跟主控都有很高互換性
同時,Intel直接把BGA的封裝直接對應到ONFI 3.0的需求,
BGA 152Ball, 14x18mm, 等到ONFI 3.0, Bandwidth就是400Mbit/sec.
感謝大大說明
解除了我的疑慮
看來同步與非同步感覺上好像差不多

最近一般硬碟持續居高不下
還是買個SSD來玩玩好了
就是怕壽命太短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powerkind wrote:
感謝大大說明解除了我...(恕刪)

為什麼會這樣說,也是因為如果SATA3用非同步顆粒,比SATA2 SF1222+34nm 顆粒差不多,但是價格還比較貴,所以才會提醒大家要分一下同步非同步顆粒。如果SF2281+非同步顆粒比較便宜,我想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惑了。
我想反正有人要效能,有人要便宜,高興怎麼選就看自己了。
反正非同步顆粒也不一定最後結果效能比較差,如果SSD廠商都買非同步顆粒,也許Intel會把同步故意打成非同步賣也不是不可能(然後廠商買非同步開同步韌體,然後用同步價格賣,真是帥到翻了。),反正價量決定一切,我期待的就是便宜的大容量SSD來臨。
所以威剛ADATA S510 120G 值得購入嗎?
爬文有說CP值超高
也有說威剛的不要碰...
我也即將入手第一顆SS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