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我們通常為了要測試 SSD 的效能, 會使用 AS SSD Benchmark 來測試, 但一共會測試出
6個 速度參數, 那到底是那一個速度參數才會與開機的時間有關呢 ?

我為了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那一個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有相關而做了以下實驗.

硬體 :
a. MB : ASUS P8H77-I
b. CPU : i3 - 3225
c. SSD : Crucial M4 128G
e. DRAM : Kingston DDR3 1600MHz 4G * 2

軟體 :
a. WIN7 中文專業版 64 bit, 只安裝主機板光碟所附的驅動程式和軟體 及 b, c 兩項軟體.
b. AS SSD Benchmark
c. BootRacer




對照組 : 開啟 AHCI(使用 intel 的 AHCI 驅動程式), 4K 對齊, SSD 接到原生 SATA 3 埠.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開機時間為 14 sec.




實驗組 1 : 4K 不對齊, 其它的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實驗方法 : 以 XP 光碟分割 SSD.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write - 4K, write - 4K 64Thrd 的速度明顯降低, 但是開機時間依然為 14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write - 4K, write - 4K 64Thrd 的速度不相關.




實驗組 2 : 關閉 write cache, 其它的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實驗方法 : 裝置管理員-磁碟機-SSD-滑鼠右鍵選單-內容-原則-不勾選 在裝置上啟用寫入快取.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write - 4K 的速度明顯降低, 但是開機時間依然為 14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write - 4K 的速度不相關.




實驗組 3 : SSD 接到原生 SATA 2 埠, 其它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實驗方法 : 將 SSD 的排線由 SATA 3 埠改接到 SATA 2 埠.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read - seq 的速度約只剩下一半, 但是開機時間依然為 14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read - seq 的速度不相關.




實驗組 4 : 不開啟 AHCI, 其它的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實驗方法 : 將 iastor, msahci 登錄檔 start 的值由 0 改為 3, 重新開機, 進入 BIOS,
將 SATA 模式由 AHCI 改為 IDE. 此方法只適用於以 MBR(Legacy) 開機的 WIN7,
不適用於以 UEFI 開機的 WIN7.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read - 4K 64Thrd 的速度明顯降低, 開機時間由 14 sec 增長為 15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read - 4K 64Thrd 相關.



由以上的實驗, read - seq, write - 4K, write - 4K 64Thrd 與開機時間不相關,
read - 4K 64Thrd 與開機時間相關, 只剩下 read - 4K, write -seq 待確認.
但我們知道, 開機時是載入小檔而不是寫入大檔, 所以就可以排除 write - seq.
因為很難將 read-4K 做大幅變動, 所以無法做出 read -4K 與 開機時間的實驗.
但可由以上的實驗結果知道 read - 4K 64Thrd 與 開機時間相關, 那 read - 4K
也應與開機時間相關, 只差前者是 64 執行緒而後者是 單執行緒.





結論 : 開機時間會與 read - 4K 與 read - 4K 64Thrd 這兩個速度相關.


註1 : 本實驗無法只變動一個速度參數而固定其它5個速度參數, 只能取變化量最大的
速度參數來說明, 因而會有實驗誤差.
註2 : BootRacer 開機時間的量測單位為秒, 若開機時間變化量小於1秒則無法判別,
因而會有實驗誤差.


============================================================================


我再做另一個實驗 -- 單顆 SSD 與 使用兩顆 SSD 組 RAID 0 開機時間比較的實驗,
因為我只有一顆 Curcial M4 128G 但有兩顆 Intel 330 120G, 所以就使用兩顆
Intel 330 120G 組 RAID 0. 實驗結果可能會顛覆一般人的想法.



單顆 Intel 330 120G 由 AS SSD Benchmark 測量速度 及由 BootRacer 測量開機時間.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開機時間為 12 秒.



由兩顆 Intel 330 120G 組 RAID 0, 由 AS SSD Benchmark 測量速度 及由 BootRacer
測量開機時間.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的實驗

開機時間亦為 12 秒.


組 RAID 0 後的開機時間竟然不變, 我自己猜測是雖然速度更快, 但是初始化 RAID 0 也要花時間,
所以開機並沒有縮短.




無敵國 wrote:
我們通常為了要測試 SSD 的效能, 會使用 AS SSD Benchmark 來測試, 但一共會測試出
6個 速度參數, 那到底是那一個速度參數才會與開機的時間有關呢 ?

我為了實驗 ASS SSD Benchmark 所測得的那一個速度參數 與 開機時間 有相關而做了以下實驗.

硬體 :
a. MB : ASUS P8H77-I
b. CPU : i3 - 3225
c. SSD : Crucial M4 128G
e. Kingston DDR3 1600MHz 4G * 2

軟體 :
a. AS SSD Benchmark
b. BootRacer

對照組 : 開啟 AHCI(使用 intel 的 AHCI 驅動程式), 4K 對齊, SSD 接到原生 SATA3 埠.
開機時間為 14 sec.

實驗組 1 : 4K 不對齊, 其它的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方法 : 以 XP 光碟分割.
write - 4K, write - 4K 64Thrd 的速度明顯降低, 但是開機時間依然為 14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write - 4K, write - 4K 64Thrd 的速度不相關.

實驗組 2 : 關閉 write catch, 其它的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方法 : 裝置管理員-磁碟機-SSD-內容-原則-不勾選 在裝置上啟用寫入快取.
write - 4K 的速度明顯降低, 但是開機時間依然為 14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write - 4K 的速度不相關.

實驗組 3 : SSD 接到原生 SATA2 埠, 其它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方法 : 將 SSD 的排線由 SATA3 埠改接到 SATA 2 埠.
read - seq 的速度約只剩下一半, 但是開機時間依然為 14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read - seq 的速度不相關.

實驗組 4 : 不開啟 AHCI, 其它的條件與對照組相同.
方法 : 將 iastor, msahci 登錄碼 start 的值由 0 改為 3, 重新開機, 進入 BIOS,
將 SATA 模式由 AHCI 改為 IDE.
read - 4K 64Thrd 的速度明顯低, 開機時間由 14 sec 增長為 15 sec, 所以
開機時間應與 read - 4K 64Thrd 相關.

由以上的實驗, read - seq, write - 4K, write - 4K 64Thrd 與開機時間不相關,
read - 4K 64Thrd 與開機時間相關, 只剩下 read - 4K, write -seq 待確認.
但我們知道, 開機時是載入小檔而不是寫入大檔, 所以就可以排除 write - seq.
因為很難將 read-4K 做大幅變動, 所以無法做出 read -4K 與 開機時間的實驗.
但可由以上的實驗結果知道 read - 4K 64Thrd 與 開機時間相關, 那 read - 4K
也應與開機時間相關, 只差前者是 64 執行緒而後者是 單執行緒.

結論 : 開機時間會與 read - 4K 與 read - 4K 64Thrd 這兩個速度相關.

首先感謝您的用心測試!!!

但是我會覺得一堆14秒的結果,可能的另一種合理解釋是:
您的電腦開機速度瓶頸不在磁碟IO了,而是執行開機作業(含驅動、系統管理...等)所需要的時間就是14秒,也就是瓶頸可能換成CPU的速度和等待其它組件ready...

直到不開啟 AHCI 的時候,瓶頸才變成 磁碟IO,故增加了一秒的開機時間。

---------------------------

另外一個比較直覺的想法:
開機主要是"讀取"Windows下的檔案(再加上另外安裝的程式,例如防毒軟體...)
"寫入"的部份就不多了,大概就是一些log日誌之類的,但資料量小、影響不大。(寫入比較大的檔案大概就是pagefile.sys,hiberfil.sys這兩個吧。)

例如我的Windows目錄:13,332,293,888 位元組、73,825 個檔案
平均每個檔案 18059 Bytes,也就是 18K 左右,所以作業系統本就是由眾多小檔案所組成的。
故 讀取4K 和 多執行緒讀取4K 的效能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不夠快就會變成主要瓶頸),所以你的結論(開機時間會與 read - 4K 與 read - 4K 64Thrd 這兩個速度相關)我是同意的。

無敵國 wrote:
我們通常為了要測試 ...(恕刪)


看不到圖片

你好!我是開心先生!歡迎指教!!

蝦米爸爸 wrote:
首先感謝您的用心測試...(恕刪)


感謝賜教 !!

dddaiel wrote:
看不到圖片...(恕刪)


圖片應該沒有問題, 請再試一次.

無敵國 wrote:
圖片應該沒有問題, ...(恕刪)


看到圖了

4K速度的確很重要

畢竟很多系統檔案都是4K檔

你好!我是開心先生!歡迎指教!!
基本上這個測試軟體可以只單看4K 64Thrd就決定效能
4K 64Thrd這個值是測試64執行緒的4K
這個值才是足以當作開機的標準,畢竟開機時載入的小檔案很多
多執行緒零碎小檔的效能就是4K 64Thrd的性能表現

會只差1秒,是因為M4原本的速度已經太快,因此差距不大
如果是用比較早期的SSD,差距會更明顯
我有一台Vertex一代,就是Indilinx barefoot
他的4k-64 thread很低很低,大概是30MB/s左右
可是開機跟4k-64有250MB/s的Crucial M4相比差距很小
我把原本M4系統整個ghost到Vertex上,粗略的用馬錶計時
結果我覺得差距都在一秒內

而且我覺得SSD內部狀態的複雜程度影響效能還更大
例如很dirty的ssd跟很clean的ssd裝了同樣的系統跟軟體
測試的差異應該也很大。事實上用到現在我比較在意的
是這台SSD在稍微比較極端狀態下的表現(內部很亂,剩下空間不大)

AAASM wrote:
基本上這個測試軟體可...(恕刪)


謝謝回應 !!

sadsumo wrote:
我有一台Vertex...(恕刪)


是的 !!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地之一, 就是要破除一味追求速度的迷失,
速度很快的 SSD 相較於 速度一般的 SSD 所能節省的時間是有限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