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SSD與RAMDISK的實際應用

jerry20530 wrote:
RAMDISK 寫入量 就是很大 也沒有寫入次數限制


上面是在講 Throughput, 怎麼又跳針到 "沒有寫入次數限制" 啦

不是說不要用 RAMDISK, 或是 RAMDISK 的速度有問題啊?

單純就是 HDD -> RAMDISK -> HDD 這個行動很多餘,
一樣需要吃到 HDD 的 I/O 時間, 而不能只用 RAMDISK 的時間去想而已.
fotumbra wrote:
在hsunhao兄的應用情境,用ramdisk是有幫助的,但不適合一般人的使用情境,
一般人都是在HDD直接解壓縮到HDD,
若要經HDD->ramdisk->HDD,多了前後兩個步驟,時間有省到嗎?


針對這段來說

要省時省力就是解壓縮暫存空間設RAMDISK就會效果十足

當然不要對一顆硬碟又讀又寫是最有效率的

當然僅封存就沒有優勢
文中表示.連64G的RAM來說.WIN7都不夠用了.搞不懂32G的多嗎?

Ramdsk會與Win7 cache系統搶空間.那麼更要謹慎使用

像樓上大大下載到RamDisk中再解壓到RamDisk.當然會比HDD快.但大大有想過嗎?斷電?系統出錯?斷線?
還有28G下載或許很多.可是很多人一晚可以BT 200G的.怎麼辦?
不是說RamDisk不好.而是在讀的上面.SSD跟cache可以取代了.而寫的方面.RamDisk危險性高.真的不是那麼完美.找不到文章.有人實測檔案放在Ramdisk上轉檔.反而比SSD慢.原因就在Cache.這二者是衝突的.win7即使 32G也才剛好用而己.再多Win7也不嫌多.當然這不是絕對.但RamDisk目前就只贏在跑分是SSD的數倍.實際用起來跟SSD是伯仲之間

PS.RamDisk實際應用的資料日後補上.
toocck wrote:
像樓上大大下載到RamDisk中再解壓到RamDisk.當然會比HDD快.但大大有想過嗎?斷電?系統出錯?斷線?
還有28G下載或許很多.可是很多人一晚可以BT 200G的.怎麼辦?


不是說RamDisk不好.而是在讀的上面.SSD跟cache可以取代了.而寫的方面.RamDisk危險性高.真的不是那麼完美.找不到文章.有人實測檔案放在Ramdisk上轉檔.反而比SSD慢.原因就在Cache.這二者是衝突的.win7即使 32G也才剛好用而己.再多Win7也不嫌多.當然這不是絕對.但RamDisk目前就只贏在跑分是SSD的數倍.實際用起來跟SSD是伯仲之間

PS.RamDisk實際應用的資料日後補上.



請問您 一年內非硬體故障 你遇到 斷電?系統出錯?斷線? 有幾次? 手指頭應該可以算出來!
除非你是用 XP SP3 (X86)....WIN 7 X64 在硬體沒有任何故障情況下 當機能幾次? 手指頭算的出來!


Ramdisk上轉檔 請問一下 RAMDISK 有寫入壽命嗎? 如果在RAMDISK轉檔

CPU 需要繞到南僑 跟儲存裝置要資料嗎?(SSD、HDD).....

但RamDisk目前就只贏在跑分是SSD的數倍.實際用起來跟SSD是伯仲之間

壽命、故障率、使用範圍? 也是伯仲之間?....................

SSD 你敢? 載BT、當RAR暫存區、放虛擬記憶體、放網頁TEMP、系統TEMP

當PPS、風行 檔案緩衝區、開區域分享 讓其他區域電腦 瘋狂讀取?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ssd和ramdisk再伺服器使用裡都是很成熟的東西了,入門的標準配備就是120GB SSD或1 TB SATA HDD,而記憶體i5大都是配8GB,i7(E3)等級的就都是16-32GB,雙路的話32-128GB,伺服器用到後來,CPU效能已經不是問題了,最後都卡在I/O而已,SSD就是系統碟,SATA HDD是儲存和備份資料用的而已,ramdisk拿來放資料庫和執行程式,會說ramdisk不好用的人,純粹只是你們的記憶體太小而已,至於斷線和電力不穩定當機,在伺服器上根本沒這問題,uptime半年以上是很常見的事情,網路都是保證99.9X%在線率的。

jerry20530 wrote:
請問您 一年內非硬體...(恕刪)


錯誤。一般家用DRAM是沒有ECC改正的,相反就算是家用SSD,現在大廠出品的都是有很好的容錯計算, 不論SSD或硬盤,資料保存都比DRAM好得多了。



聽起來不像很嚴重的問題,但請注意:每一個記憶體模組,平均每年發生近4,000次可復原性錯誤。而不同於你的PC,Google的伺服器使用錯誤矯正碼(ECC),可準確地挑撿出那些錯誤。Envisioneering Group分析師Peter Glaskowsky表示,那代表在Google主機上的可復原性錯誤,在你的電腦上極可能是無法復原的錯誤

http://mypaper.pchome.com.tw/cunadmin/post/1320079413


Glaskowsky表示,雖然記憶體錯誤可造成嚴重問題,它們在PC的嚴重性遠低於在伺服器。那是因為伺服器儲存大量資料在記憶體,僅偶爾將資料寫入相對安全的硬碟。而大多數的PC記憶體只存有應用軟體,或作業系統檔案,或是一些被瀏覽但並未編輯過的內容。

Glaskowsky說:「多數的消費者PC不會在記憶體內操作大量資料。許多情況只是用來瀏覽。」

jerry20530 wrote:
請問您 一年內非硬體...(恕刪)


你BT量一定不高.一晚上百G下來.每天重開是很正常的....硬體可能很OK.但軟體呢?轉檔?大量播放?都會很容易讓電腦重開機的.GOOGLE你太久沒關也會當了.BT太久沒關效率也會下降.28G的RAMDISK只夠幾分鍾的下載.你還當真很大嗎?

KevinD wrote:
ssd和ramdis...(恕刪)


拿伺服器來比一般PC,一夥ECC 記憶體是一般記憶體的一倍以上的價格,
還有伺服器上那些後備電源系統,己經夠我買N那麼多部SSD了。

現在一般家用主機版有那個全用鉭聚合物電容,連筆記本也是最貴的才有。
服務器的穩壓就一次裝用1F了,是1F不是UF。
怎麼WIN系統的應用.又跳到伺服器的應用了...二個不同的世界.那用PCI-E的SSD.3000MB/s的傳輸力可以吧.有人這樣比的嗎?

還有.瘋狂讀取並不會造成SSD有任何問題.所以我開放給人家讀的是丟SSD沒錯.不給寫
在下除了BT在HDD之外.其它所有的一切.全在SSD...SSD容量小.今天8小時下載了 100G了.平均一天下 200G.20TB其實也沒幾天好用.常常要殺檔.RamDisk.SSD只是浮雲..TB才是BT最好的朋友.GB算了吧

KevinD wrote:
ssd和ramdisk再伺服器使用裡都是很成熟的東西了,入門的標準配備就是120GB SSD或1 TB SATA HDD,而記憶體i5大都是配8GB,i7(E3)等級的就都是16-32GB,雙路的話32-128GB,伺服器用到後來,CPU效能已經不是問題了,最後都卡在I/O而已,SSD就是系統碟,SATA HDD是儲存和備份資料用的而已,ramdisk拿來放資料庫和執行程式,會說ramdisk不好用的人,純粹只是你們的記憶體太小而已,至於斷線和電力不穩定當機,在伺服器上根本沒這問題,uptime半年以上是很常見的事情,網路都是保證99.9X%在線率的。


內容基本上同意, 不過你的比法不太適用於家機.

主要是在 PSU 的部份. 一般機架式 Server 的話, 光機殼內就兩個 PSU
互為熱備份. 然後機架的供電系統也是有備份 + UPS,
而且重配備一點的, 這個 UPS 還帶有發電機...

至於 RAM Size 根本就不能比. 雖然說是看 Server 種類
如果是負責即時資料演算的, 根本是把 RAM 當硬碟用.
整個機殼內看不到 HDD 的也有 (File 是在 Storage Server 上)

總之不需要拿 18 輪大貨卡來比小轎車.
不過話說回來, 個人用 PC 也不會有太多重要不能掉的資料
不管是 SSD, HDD, 或是別的東西. 資料有適當定期備份就好了
SSD 和 HDD 都一樣, 運氣不好都會壞
雖然小 UPS 還是建議買個放著安心. 就算平均一年不到一次停電,
但可以擋一點小雷擊, 必要時還可以拿去作別的用途 (給別的小功率電器供電).

至於要牛角的話. non-ECC 的 RAM 的資料安全性, 還是要其他東西或機制來輔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