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Intel SSD的優點是什麼?


guardxd wrote:
剛剛無聊查了一下

intel最新的返修率是0.1%....
美光也降到0.9%
OCZ已經高達4.2%了....

OCZ要改成ORZ嗎?


OCZ跟Corsair這兩個死對頭
還是跟過去一樣榜上有名
看去年下半年的資料統計資料
除了一個Corsair F80,清一色都是OCZ
甚至還提到返修SSD榜上有名的行號都屬SF主控

Ram的部分,這兩家就真的有點慘
難怪賊船把版圖擴展到電競市場
機殼更是積極得推陳出新(我個人還在等300R在台上市)

不過Corsair在PSU方面的統計,也讓賊船迷有擔心的感覺
榜上有名的VX550,我手邊這一顆已經服役了3年以上(只要我在家一定是24H運作)
當然目前還很健在就是了

甚至昨天才以1500元敗下全新的CX430 V2
成為另一台i3-2100主機的心臟


回到SSD部分
OCZ從Vertex2白片、Vertex3 ES主控事件開始
只覺得OCZ要徹底Orz是遲早的事情
到現在還是那一句老話..........說要告(PCEVA),告了沒??


另外最近有注意到Intel 320 80GB
連順發這種量販店也只賣5000元(表示還可以找到更便宜的 )
使320系列又可以列入我個人的考慮名單,加上5年保....心動阿
1. "9.14% OCZ Vertex 2 240 GB"
- 8.61% OCZ Agility 2 120 GB
- 7.27% OCZ Agility 2 40 GB
- 6.20% OCZ Agility 2 60 GB
- 5.83% Corsair Force 80 GB
- 5.31% OCZ Agility 2 90 GB
7. "5.31% OCZ Vertex 2 100 GB"
- 5.04% OCZ Agility 2 3.5" 120 GB

挖哩 我兩台都榜上有名 真是太爽了

不過都頭好壯壯中
買心安的吧~ 在01有跡可尋~ 顯示卡主機板就是一個好例子~ 大家都選三"大"廠先~都因為保固!

因為"大"的總是讓人比較能安慰自己~ 男人咩 都喜歡自己大一點
Intel 320 80GB 買了兩顆,都是4000多的

其中一台拿去跟 Intel X-25M 80GB 比

Win7 硬碟指數原本X-25M 7.7,換成 320 80GB Raid 1 後只有6.6
(用Acronic Ghost)


Intel 320 80GB 測試分數 (主板無ACHI 功能)
Intel 320 80GB 1/15 測的 (當系統碟)


同一顆 Intel 320 80GB 2/15 測的 (沒當系統碟)


EZLINK 60GB 一個月前測的 (沒當系統碟),系統image 就是從前面那顆Intel 透過Acronic Ghost 過來的


同一顆 EZLINK 60GB 2/15 測的 (當系統碟)


同時我還有一顆OCZ 60GB ($1,999) 及美光M64在其他電腦使用
M64 是最好的,若同為SATA2的話,不知為什麼Intel 跑起來最差。

因這板子無ACHI,連Intel Toolbox 都無法操作,這兩天再將這顆Intel 320 80GB拿去 P68 板子上測看看。

Johnny_depp wrote:
Intel 320 ...(恕刪)


因為沒有AHCI,所以Read的部分偏低,AS SSD的Score不高,
正常的EZLINK Seraphim 60GB MLC應該有380分左右,
目前的SATA II這顆性價比最高,120GB的也是一樣!
但是34nm MLC快要斷貨了,不知道他還能出多久?

Intel不是做不快,是為了要求穩,
但是在2年前,沒有SandForce的SF-1222之前,X-25M這顆應該是最快的了,
X-25M 4KB IOPS的表現,更是沒得比,但是後來沒有再upgarde Firmware了,
320系列己經用到25nm的Flash, 寫入的表現就受限於Flash的體質,
但是Intel的耐用性是勿庸置疑的,25nm做5年保不是信口開河的,
而且加上Over-Provision的作法,對效能及壽命更是一大助益,
用了Intel就不要吝惜容量,拿10%來做OP,應該是最有效益的!
大大分享好專業歐

受用!

感覺X-25M 那顆應該真的很耐用

因那時幫親戚組繪圖電腦時,連我自己都還買不起SSD,因此對SSD 毫無研究,印象中那時爬文過Intel 品質好,又是那時的市場先驅,因此就原價屋直接一顆X-25M 作為繪圖電腦的系統碟,當時連Intel SSD Toolbox 都不知,也沒想到過SSD 會有很多硬體運作的問題及需要優化。

且親戚也覺得SSD 很快,所以都將不管大大小小的操作行為,除工作用圖檔外,漣一般私人圖片編修全部都移到SSD 上操作,圖片在SSD 就經常1-20GB 的圖片資料夾在那邊搬來搬去,直到空間快滿才搬移到一般硬碟,違反了一般SSD 減少寫入的使用原則。

也幸運使用這段時間他的這棵X-25M 都運作良好沒出過問題,最近去裝了Intel SSD Toolbox 顯示X-25M狀態良好,且還有尚未更新的韌體。

請問大大這顆韌體有需要更新嗎? 更新後有解決問題或提升效能之類的?

因親戚這台是繪圖用,X-25M 上面裝一堆很難找crack 的繪圖軟體,設定很複雜,因此第一次裝好後就很怕故障出事,出事我就很累了得再幫他復原,也怕更新firmware 會出事。

那時只有透過Windows Backup 進行備份,現在新買兩顆320 80GB 做成RAID 1 就是要幫他降低風險,但image 過去後一個效能感覺降低(Windows 效能體驗檢查從 7.7 降到 6.6),不知是否RAID 1 影響,另一個是那些大型軟體好像要全部重新註冊,可能是認到新硬體激活註冊檢查機制,所以我又就換回去,改採X-25M 對 320 80G 做單顆clone加上原本的Windows Backup。

扯那麼多,還是很認同Intel X-25M 的耐用表現。
當然我是今年才開始使用SSD,目前就看下面這幾顆的耐用度吧
M64 60GB
OCZ 60GB
EZLink 60GB
Intel 320 80GB
創建 IDE SSD 32GB (這顆嚴重打槍,會凍結)


還有大大這麼專業,抱歉在借問一個問題,對於未來SSD越普及,搭配主板有需要考慮什麼選擇嗎?
想問的是說,同系列的高階與中階主板對於有SSD 使用會有差異?
或什麼RAID控制器或SATA 晶片最適合? 或效能最好之類的?

我的感覺好像相同條件下,高階版跑出來的SSD數據好像都特別猛或稍猛,不知是否包含CPU 及其他整體搭配所影響。
如果用得很穩,或是原廠沒發佈什麼重大瘕疵要求要做韌體更新,
那就順順用就好了,
另外用Windows的備份好像很佔空間,我是沒用過Windows的Backup,
我都是用True Image HD做備分到外接硬碟,大概2~3週做一次,

現在的主板效能都己經很好了,加上你都己經用了SSD,
即使是用在繪圖上也比傳統硬碟快上很多了,
挑SSD時看一下4KB的IOPS比較重要,很多SSD都是魚目混珠,
Kingston的V200用的是JMF662的主控,
Sandisk的U100,用誰的我不知道,但是這兩個的IOPS都不到10K,
比很多SATA II的SSD還差,有些人就是衝著品牌就買了,
OCZ是什麼都敢用的,只求利潤最大化,所以他的東西我都不敢買!
反而很多本土品牌的東西做得不錯,
Plextor 的M2P/M3S/M3P
MemoRight
TeamGroup的S3,S2好像用的是非同步
EZLINK的Seraphim,Achilles

現在SandForce的Solution好像還有一些平台兼容性的問題,
大家都把問題指向SSD,怎麼都沒人回頭質疑主機板和BIO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