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應用上真的要求過高的話,那麼實際上一顆消費級的SSD,可能根本只夠應付10個不到的連線存取,因此才會需要低延遲的SLC來做加速用,畢竟要發揮SSD最大優勢,就是只能將重點放在I/O處理的部份而已了。
好處是硬體規格能夠因此被壓低下來,
不至於都要買到頂規的才會夠承載。
無論用途要如何規劃,只要是用目前的MLC產品,三天過後就是註定會等悲劇發生,因為這級別標準就是僅僅72H.,所以別指望能便宜搞定了。
建議樓主還是先將需求評估出基本值,不然也沒辦法有具體方向提供或討論,所以最起碼要能確認連線存取的I/O,不然這討論可能很難進行下去了。
沒有確認應用的話,即使想跑模擬確認,也是完全不知道該套用哪個腳本才好,如果將實際運作的I/O交涉錄下來會更好,如此自然就有辦法評估出最省的solution,
畢竟都做完全一致的模擬了,到底預留%要怎麼抓,也才能夠由你決定。
h7878220 wrote:
一般公司的進銷存需...(恕刪)
只跑四台都還願意這麼早就規劃進去,算是真的很少見,不是有遠見就是本錢很粗喔。

去年也是正好碰到有要求規劃這部分,但是真的很多企業,在了解到花費跟時間後,
就會自認為人不多而想選擇放棄了,好一點的是走走停停, 很多時後會跟八年抗戰沒有兩樣了。

如果只認為先求有的話那這方式算是最便宜了......
我自己在家時是拿 DS1513+ 來負責當成資料的備份用的基準單位,
不夠就再買一台繼續組合擴充,看要心跳架構還是組成交互保存,
如此也算是種便宜能夠加速,但又不會沒有陣列保存的一個選擇了,
4+1的擴充硬碟數量也算是很剛好,不像4顆會造成陣列上的限制。
至於主機跟網路設備部分,就只能看樓主要怎麼選擇了。
主機一萬五 軟體三萬五
32G系統與進銷存軟體 32GB日備份硬碟 64MB日隨身碟 月燒錄光碟
單機 無連線
之前那軟體的好處是 系統不穩 軟體掛掉 重灌後
只要不是硬碟壞掉 去找舊進銷存軟體檔案 選擇載入
就會載回壞掉前所有資料 不用讀取備份
(因為日備份 是下班前才做 不會比壞掉前進度還多)
備份是為了 硬碟壞掉 可以從上一日訂單開始
裝SSD會有感 主要訂單查詢 取單會變快很多吧
-----------
反而覺得軟體要陣列1 才不會壞系統軟體碟一挂點 就無法下單
備份交給背景後台自動去做異地備份即可
另一組陣列1儲存備份(硬體功能)
即時連線存在另一臺電腦中(軟體功能 設定陣列1中某資料夾有更新 即備份更新檔案)
USB備份(軟體功能 設定某資料夾有更新 即備份更新檔案)
加密檔案後壓縮 再補上需密碼解壓縮 上傳雲端(軟體功能 設定某資料夾有更新 即壓縮加上預設密碼後 上傳雲端)
加上各不同備份電腦各自接上不斷電系統 要能打雷閃電同時損毀陣列1或兩台電腦很難
除非全燒光 還有雲端可以載回
大概小型公司這樣做 資料保全就很穩固了
彈幕濃!
changpizz wrote:
這是單機版的客戶端...(恕刪)
skiiks wrote:自家小公司管理大量銷售物與客戶用而已
以前組過 win98 P4 4G ram512MB
主機一萬五 軟體三萬五
32G系統與進銷存軟體 32GB日備份硬碟 64MB日隨身碟 月燒錄光碟
單機 無連線
不用電腦 光是帳冊與客戶造冊什麼的 好幾本(客戶資料紙本也還有留存 只是沒有紙本銷售記錄了)
每月結算 要花掉1整天核對
出貨大宗的哪幾個月 可能要核算上三天
用了進銷存 15分鐘就能再核對
時間都花在 列印帳單半天 下午就能寄出 一天解決
-------------------------------
所以備份也是很簡易的方式了
除了系統軟體碟本身的資料外
另一顆硬碟上設定軟體自動備份一份
然後日日下班前 用USB碟再備一份後拔除帶回家
一個月照壓縮日期燒錄光碟
還算完備
然後只要硬碟沒有損毀
重灌系統軟體2小時 就可以再載入上各系統檔案夾中所有資料(最後一筆訂單)
兩小時間的紙本訂單 重新打入進銷存
損毀 就是從前日載回 重新打入前日至損毀間交易紙本訂單
沒有要求不斷線即時訂單處理那種壓力
彈幕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