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版只支援SATA2 但買SATA3的SSD會怪怪嗎? (已解決)

aabbcc81502 wrote:
亂講好像不用負責是...(恕刪)


你是哪一家的SSD,敢說自己產品讀寫都有4~5百?是驢是馬牽出來遛遛便知!
別以為測試軟體顯示的,就會是你能用的真實效能,那都只是利用快取輔助才有的。
光看Flash儲存原理,也都知道根本不可能了,花費時間x2,效能是要怎麼不變慢?

降Mode跟買不買得到有什麼關係? 你有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理解我說的內容嗎?

哪一家的MLC能夠真的跑SLC速度的,那我就下單1K來發送01網友。


至於我的散熱膏,早就已經滴過了,所以至今再也沒有需要用到的時候了
散熱膏的成分你要先瞭解看看嗎? 矽油+氧化鎂,鋁,銀就是散熱膏了,我講話一直都很負責的。
aabbcc81502 wrote:
亂講好像不用負責是...(恕刪)


當你真的知道跑分和設計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changpizz會這樣說了。
如果flash真的快到這種程度,為什麼還需要一個DRAM。
而且你會發現有DRAM設計的跑分絕對都比較漂亮,沒有外部DRAM的SF2281數據不漂亮。

AS SSD對我而言只是來判斷SSD是不是有問題(EX:SATA3有沒有跑到SATA3該有的低標),有沒有正確的開啟AHCI和有沒有4K對齊外,其實對我來說意義只有參考用。
現在還有一種軟體可以類似把DRAM和SSD做成類似混和式硬碟的模式,多漂亮的數據。但是實質意義有多大。
SSD 還是比普通硬碟快很多

之後換電腦也可以延用 沒什麼不好 ~
當然買 SATA3 的,向下相容,不用擔心。

雖然你板子 SATA2,但以後升級電腦,也可以拔過去繼續用。

SATA2 的 SSD 早就停產了,市面若還買的到,都是過保庫存品。如果說 SATA2 的便宜一半,還可以考慮,問題是:根本沒比較便宜。


128GB 的一千多元,可以買了。先買先享受,後買享折扣。

覺的 SSD 不會跌到幾百元,而是會小容量的淘汰掉,變成 256GB、512GB 是最低的。

就像硬碟一樣,硬碟在市面從來沒有幾百元的,最低的都至少一千起跳。只是容量會一直增大。


金士頓 RAM 是有名的,但 SSD 評價不好。
dennis168 wrote:
當你真的知道跑分和設計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changpizz會這樣說了。
如果flash真的快到這種程度,為什麼還需要一個DRAM。
而且你會發現有DRAM設計的跑分絕對都比較漂亮,沒有外部DRAM的SF2281數據不漂亮。


SSD上面的DRAM,雖然可以當作緩衝
但是並不是全部的廠商都拿來當作緩衝,因為當作緩衝也是有極限在

若是當作緩衝的論點可以成立,那當測試軟體設定一寫入量遠大於SSD上面的DRAM時,不是應該會出現寫入速度大幅下滑才對嗎?
但是並沒有
有的DRAM顆粒是拿來當作存放校驗數據用的或是拿來鏡射FTL表,寫入速度快不快,還是要看韌體調校的完整度

沒有外部DRAM的SF2281數據不漂亮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沒有外部DRAM
而是SF主控的資料處理方式是把資料在內部DRAM壓縮後再寫入NAND Flash顆粒
當遇到不可壓縮的檔案時,才會原形畢露


NAND Flash顆粒速度並不快,但是SSD上面的主控用RAID概念將各通道做成平行陣列,來加大同時的傳輸速度
原理跟主機板上的記憶體雙通道概念是一樣的
樓主根本就是"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當你可以在市面上找得到SATA2 SSD的產品

且同等級容量比SATA3 SSD的產品還便宜時

你在來擔心這個問題吧....

樓主出的問題根本就是假議題,還虧得樓上這麼多人爭的面紅耳赤....

大家生活的太無聊了嗎??



話說我老爸的上網遊戲機是2007年出廠的HP筆電,只支持SATA1

我也是給他換上SATA3 60GB SSD讓它脫胎換骨,甚至還直上Windows 10都沒問題

問我為何要買SATA3 SSD??

廢話....現在就只能買得到SATA3 SSD,不然你還想怎麼樣...
h7878220 wrote:
SSD上面的DRAM...(恕刪)


看來已經說明得相當完整了,那我補充最後的部分。

SF的壓縮功能,實際上也不用想得太神奇,因為說穿了就只是把數據做整理,使每次進行寫入的時候,能夠更充分的利用到每個Block位置,而不具有壓縮能力的控制器,則是數據如果有許多0x00,他也不會去做任何變更,如此自然會在速度上表現得更好,但是這樣就會有寫入放大這方面的問題,長期運作下來,可能會縮短1/3~1/2的顆粒壽命,但是依然各有各的優點在,如果是能夠壓縮的數據,那麼處理過後就等於是被縮短了,因此在高壓力的條件下,SF反而會是佔有優勢。

壓縮後的資料結構

但如果換作是不能壓縮的影音或圖片的情況時,不具備壓縮能力的控制器,會因為不需要做二級緩存,還有數據排列上的那些動作,得到更快的反應速度。

至於要怎麼知道所跑出來的效能,是不是依靠DRAM而有的,只要去判斷QD結果就能明白了,因為一般所跑的AS SSD,都是利用相同的數據去檢測,當前一次QD已經寫入後,第二次的數據自然就會非常接近前一次的結果,這種就是FW架構,已經會利用快取來做存取了,所以成績是被放大過的。

要說這樣的測試,是對或者是不對的都可以,但是基本上現實中去使用的條件,會反覆使用相同數據的情況並不多,而且即便有這種需求,作業系統其實也會利用同樣方式來輔助運作了,所以我個人認為並沒有多大意義。

快取跟緩衝都是合理的一種使用方式,但是不要被這種應用方式給扭曲了事實,哪些是實際運作的表現,而哪些又是測試軟體才會有的表現,還是要懂得如何區分的,不要針對軟體做過優化效果,就全部都當成是真的事情。

買SSD要先瞭解自己的需求,再去挑選適合的產品做使用,不是大家說好的就一定會適合自己的,完全不了解的人,才是效能最大的敵人。
別亂講啥麼假議題好嗎?
我確實不懂 也是看了大家的文才知原來現在也買不到SATA2的SSD


有些大大的回文太專業 我也看不懂

我只知 凡正買三代SSD 可接在二代讀取器 上
不會怪怪的

sendakgg wrote:
別亂講啥麼假議題好...(恕刪)

上面講的也許和你想問的問題不是直接對應。
重點在於設備通常都有設計向下相容。
SATA3的SSD可以跑在SATA3 2 1介面,只是會降到本身界面原本的速度限制。(例如我跑SATA3介面大約6秒進OS,SATA2介面大約10秒。)
所以實質上並無不妥。(單指SATA3跑SATA2介面)
但是你買的SATA2的SSD得時候,放到SATA3介面絕對跑不出SATA3介面可以跑的效能。因為他頂多就是SATA2。
另外,SSD有相容問題,也要提醒你。

再來,現在基本上應該是買不到SATA2的SSD,SATA3的介面規格已經很久了,回頭生產沒有量產的主控(這些主控可能也不支援新的顆粒),單價不見的比較便宜。但是坦白說SATA2的SSD就一定比現在SATA3的SSD來的比較爛嗎,倒是很難說。

如果你有機會買到好的SATA2 SSD,而且價格還不錯,那倒是可以考慮。
不然現下,沒意外應該SSD只買的到SATA3的介面了吧(單指SATA介面。)。
sendakgg wrote:
別亂講啥麼假議題好...(恕刪)


很抱歉,我言重了

對於IT不熟悉的人來說,這確實是個問題,而不是假議題

不過現實面來講就真的是個沒甚麼值得討論的

簡言之....

1.你買不到

2.PC界的規格,如果沒特別聲明,只要接頭規格一樣都相容,SATA1=SATA2=SATA3接頭都一樣,所以都相容(不考慮各別廠商的產品做的有問題造成的不相容)


就像我前舉的例子,SATA1的插槽接上SATA3 SSD,一點問題也沒有,只是埋沒了那個SSD(被限速在150mb/s)

為什麼我要這樣做??

現實面就是買不到SATA3以下的SSD產品,即使是有,一定都是5年以前生產的產品,放這麼久你會有興趣嗎??(早就沒保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