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宗茂 wrote:感謝。如加入英特爾 ...(恕刪) 價格考量不介意TLC, 也不一定要intel的話,SX7000 看P家$3599還送haagen-daze冰淇淋券頗划算~規格看起來是600P的加強版,寫入850MB/s 比600P的540MB/s好一截。不過,我還是推M8P(Toshiba 2D MLC)和SX8000 (3D MLC)
streethill1126 wrote:不過,我還是推M8P(Toshiba 2D MLC)和SX8000 (3D MLC)...(恕刪) M8peg (Toshiba 2D MLC)Marvell控制器 和SX8000 (3D MLC) 慧榮_SMIhttp://www.legitreviews.com/adata-xpg-sx8000-pcie-nvme-512gb-ssd-review_192715http://www.anandtech.com/show/10909/the-plextor-m8pe-512gb-ssd-review慧榮_SMI 跟 Marvell控制器 該如何選
streethill1126 wrote:價格考量不介意TLC...(恕刪) https://www.kingston.com/us/company/press/article/48938群聯 控制晶片NVMe PCIe 及 M.2 SSD – KC1000 – Kingston Technolog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vP51tfwLcNVMe PCIe 及 M.2 SSD – KC1000 – Kingston Technology還是不賣 不知道價格
M8PE已經停產能搶就趕快先搶了上來問大家絕對也是這樣跟你說等你要下手,搞不好就沒了SMI的控制不差,一直都有一定的水準在但是3D MLC賣這個價格~~你想想看他的顆粒等級會用多好的?所以感覺有點可惜了~~再便宜保固再久,資料掛了沒了一點用都沒有了
EthanField wrote:但是3D MLC賣這個價格~~你想想看他的顆粒等級會用多好的?...(恕刪) 基本上,消費者會對把東西賣貴的廠商,自動找一個理由來解套,是很詭異的行為二方面,目前的NAND顆粒,廠商的成本價格,影響最大的有三個原因:1) 跟誰進貨的2) 進貨的時點3) 進貨的量有多少第一點是這樣子的,眾所周知,Plextor大部分的顆粒都來自於東芝,只有廉價方案的S2C/S2G是使用海力士的顆粒。那如果明知IMFT(intel-美光聯盟)的顆粒報價比較便宜,怎麼不跳過去呢?這有兩個考量:第一是技術問題,SSD的顆粒必須要與「控制器+韌體」完整匹配整合,形成一個俗稱的解決方案,才能夠長期穩定運作。所以換顆粒不是說另外再lay好板子,打上去就可以。那Plextor已經長期投資在Marvell+TOSHIBA的解決方案上面了,所以也只能看東芝臉色,就算IMFT的顆粒再好再便宜,也沒有辦法說換就換。第二是供應問題,NAND的上游銷售多半多簽有長期供應合約,來避免供需失調時造成的價格波動。當然,這一年多以來NAND一直呈現僧多粥少的狀態,所以就算Plextor想跟別家買,別家也不見得有貨能給。再說第二與第三點,就是進貨的時點與進貨量的問題。基本上我們可以拿股票作比喻,簡單而言,目前手頭上還有較低成本顆粒的廠商,多半都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經一次採購了足夠的數量。所以才有辦法在這個一波一波漲勢的NAND市場中維持相對較低的持有成本。那如果之前沒有一次買足那麼多的量,或是拖到已經漲很多了,才繼續與東芝進到貴貴的NAND,當然成品的售價也就壓不下來。但是要腦補說我高點套牢的股票它的EPS必然比較好,就顯得阿Q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