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購入1TB SSD,請問關於MLC和TLC的差別


fedora wrote:
NAND Flash...(恕刪)


請教您,QLC呢?

fedora wrote:
NAND Flash...(恕刪)
TLC 壽命有那麼長嗎?? 不是寫1~3000次就掛點嗎??

小笨賢 wrote:
保固內 換新......(恕刪)


先生
除外條款就不是保固內了

你有事嗎?

說保固內就是符合保固原則的前提

阿不然?
這個我用了上百顆ssd心得是品牌和人品比mlc tlc重要多了。

我9成是測試用的,有遇過ocz 當初一顆一萬多,用兩星期壞掉,

還有一間什麼軍規的當初進8顆現在剩1顆。

owc8顆用一星期剩3顆。美光 金士頓 intel操3年還好好的。

還有威剛也是,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壞,不要顆雜牌就好。

半年前進了一些三星960目前還沒有壞。

fedora wrote:
NAND Flash 顆粒,分成:

SLC : 寫入壽命約 十萬次。指同一位址連續寫入十萬次,就會發生故障。

MLC:寫入壽命少 SLC 一半,約 5萬次。

TLC:寫入壽命少 MLC 一半,約 2.5~3 萬次。

只有寫入才消耗寫入壽命,純粹讀取不消耗壽命。

上面是理論數據,實際上 SSD 都有控制晶片(處理器),用來計算位址,寫入時會隨機分散寫入,不會連續寫入同一位址,造成某個位址提早夭折。

不過分散寫入,只能寫在空白的地方(剩餘容量空間),因為如果寫在原先就有資料的地方,會造成覆蓋。這就是為何說:SSD 最好不要塞滿的緣故。

建議是留 1/4 以上的剩餘空間,或容量特大的,就留個 30~50GB 左右空間。不要完全塞滿。否則剩餘的空白容量太少,處理器再怎麼分散寫入,也是在那些剩餘空間不停的選擇而已,會造成那些位址寫入量太高。


有工具軟體,可以看寫入量,常駐還可以在磁碟快壞了之前(亮黃燈),彈出小視窗提醒使用者趕緊備份。

舉例:


看過有人做測試,買一顆全新的 120GB MLC 顆粒 SSD,故意不停的操它,不斷的寫入。寫入量約 200TB (200,000 GB)左右時會發生故障。

這樣說起來,TLC 的約 100TB(100,000 GB),會發生故障。

不過他的測試方法,是全碟不斷寫入,處理器可以不停的分散寫入。

實務上在使用,一定會在裡面放資料,已經佔用的空間是不會被寫入的,會被寫入的都是剩餘的空白容量空間在那邊循環。寫入壽命就會更低。

所以這種測試,也就是參考一下,與實務是有差距的。


******************************

放遊戲,大部分都是讀取的情況。

買 TLC 就好了,尤其 1TB 那麼大的容量,有沒有 MLC 的可以買是個問題。就算有 MLC 的,價格肯定也不斐,買不買的下手又是一個問題。

保險一點就是挑保固長的,比如:5年保的。至少保用 5年

壞了可以免費更換。但保硬體,不保資料就是了。保固內換當然是可以換,只是裡面資料不賠的。換來的是一顆空白的。

既然這樣,挑保固長的意義又在那?資料都是不賠的。

因為廠商敢保 5年,說明廠商對品質有一定程度信心,不然他們一天到晚給人換,不就賠錢了。不一定是品質最好,但至少也不會太差。
實在是太專業了~先護貝
但....用同一片晶圓做出來
為什麼有些變成SLC,有些MLC,有些TLC呢?
沒道理啊???

笨冰 wrote:
然後
壞掉資料不是很難救
是沒辦法救
外面有硬碟救援公司
可以試試看

超人力霸王高斯 wrote:
我用了上百顆ssd心得是品牌和人品比mlc tlc重要多了。
品牌有建議的嗎?
還有人品要如何提升呢?
TLC慢慢的變主流了
容量/成本應該還是消費者/製造商主要的考量點
所以SLC幾乎已經消失了

而且壽命更低的QLC也快要出來了
不過容量會更大
http://technews.tw/2017/06/29/toshiba-3d-nand-qlc/

當然現階段
價錢一樣的話當然選MLC
超人力霸王高斯 wrote:
這個我用了上百顆ssd...(恕刪)


真的 人品,品牌,型號 才是重點
別一直卡在mlc tlc走不出來

小金 威剛 就算有mlc我也不會買 更不用講沒啥名的小牌子

現在我只挑intel 美光 三星

*沒有人說保內有問題就一定換新
*保內有問題也不一定會給你保 有些除外條款要看清楚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