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wrote:
NAND Flash...(恕刪)
請教您,QLC呢?
fedora wrote:實在是太專業了~先護貝
NAND Flash 顆粒,分成:
SLC : 寫入壽命約 十萬次。指同一位址連續寫入十萬次,就會發生故障。
MLC:寫入壽命少 SLC 一半,約 5萬次。
TLC:寫入壽命少 MLC 一半,約 2.5~3 萬次。
只有寫入才消耗寫入壽命,純粹讀取不消耗壽命。
上面是理論數據,實際上 SSD 都有控制晶片(處理器),用來計算位址,寫入時會隨機分散寫入,不會連續寫入同一位址,造成某個位址提早夭折。
不過分散寫入,只能寫在空白的地方(剩餘容量空間),因為如果寫在原先就有資料的地方,會造成覆蓋。這就是為何說:SSD 最好不要塞滿的緣故。
建議是留 1/4 以上的剩餘空間,或容量特大的,就留個 30~50GB 左右空間。不要完全塞滿。否則剩餘的空白容量太少,處理器再怎麼分散寫入,也是在那些剩餘空間不停的選擇而已,會造成那些位址寫入量太高。
有工具軟體,可以看寫入量,常駐還可以在磁碟快壞了之前(亮黃燈),彈出小視窗提醒使用者趕緊備份。
舉例:
看過有人做測試,買一顆全新的 120GB MLC 顆粒 SSD,故意不停的操它,不斷的寫入。寫入量約 200TB (200,000 GB)左右時會發生故障。
這樣說起來,TLC 的約 100TB(100,000 GB),會發生故障。
不過他的測試方法,是全碟不斷寫入,處理器可以不停的分散寫入。
實務上在使用,一定會在裡面放資料,已經佔用的空間是不會被寫入的,會被寫入的都是剩餘的空白容量空間在那邊循環。寫入壽命就會更低。
所以這種測試,也就是參考一下,與實務是有差距的。
******************************
放遊戲,大部分都是讀取的情況。
買 TLC 就好了,尤其 1TB 那麼大的容量,有沒有 MLC 的可以買是個問題。就算有 MLC 的,價格肯定也不斐,買不買的下手又是一個問題。
保險一點就是挑保固長的,比如:5年保的。至少保用 5年
壞了可以免費更換。但保硬體,不保資料就是了。保固內換當然是可以換,只是裡面資料不賠的。換來的是一顆空白的。
既然這樣,挑保固長的意義又在那?資料都是不賠的。
因為廠商敢保 5年,說明廠商對品質有一定程度信心,不然他們一天到晚給人換,不就賠錢了。不一定是品質最好,但至少也不會太差。

笨冰 wrote:買東西 買保險 簽合約....都要把條文看清楚喔~~
先生除外條款就不是...(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