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機使用的SSD,請先進們推薦~

系統碟一定要有dram的,沒有的比較適合做儲存用.

office常常需要小檔存取,有沒有差很多.

我是用MX500, 三星有的會用一陣子卡卡的,你要爬文一下型號,避免踩雷.
嚇吧
辦公下班關機, 等下次開機, 所以 dramless 不常觸發 1/3 容量緩存用罄, 小心求證大膽推樓主文書機用便宜 TLC 顆粒 SSD , 而我用這幾年才碰到一次卡頓, 重開機治百病.^_^y
目前還有或在賣的SSD讓你的四代U用都綽綽有餘
有沒有DRAM在M.2 Gen4上才比較有明顯差異
不然SATA的速度都是在500M左右罷了,差異不大你感覺不出來
如果沒有轉檔或大容量傳輸的需求,有沒有Dram用起來都一樣。
搜尋一下保固阿莎力的廠商即可。
直接給結論:
沒有大檔案連續寫入需求的話,
SSD 有無 dram 都沒有太大差異.

sata SSD
pcie gen3x4 nvme M.2 SSD
pcie gen4x4 nvme M.2 SSD
pcei gen5......
以上這些規格,
選便宜的, 且 TLC 顆粒優先就好了!
nvme M.2 SSD 首選 gen3 因為溫度最低,
當然了如果賣 gen3 價格, 給 gen4 或更高規格, 那也可以啊~
另外買散熱片蝦皮有 99 元 JONSBO 喬思伯品牌用在 gen4 就很好用了.

根據我的實測:
sata SSD c:\ 開機很順,
pcie gen3x4 nvme M.2 SSD d:\ 資料讀寫速度更快但體感差不多順,
你可以參考文末附註 " 個人體感等候比 ".

因為傳統機械 HDD 硬碟, 4k 寫入才少少可憐的比如 0.38 MB/s! @.@~
硬碟會卡頓就是它在拖後腿......
硬碟卡頓瓶頸主要是看零碎檔案 4k 寫入有超過或接近百妹 ( 100 MB/s ),
所以所有 SSD 固態硬碟的體感差異就都不大了,
而且開個機而已, 根本就不會連續寫超過 1/3 硬碟容量.
你可以參考以下舉例.

舉例:
team 十銓 cx2 2tb 抽抽樂:
除了常見的 慧榮 SMI2259xt 主控 & SanDisk 96 層 TLC 顆粒組合~
PTT bbs 有些網友分享抽到 得一 ( Yeestor ) YS908x 主控、海力士 Hynix 176 層 TLC 顆粒。

其中也有特地測試過 得一 YS908x 主控,TLC 2TB 全盤模擬 SLC,換算比例 1/3 也就是約有 670GB 正常發揮全速,寫滿之後,緩外平均速度只剩 30 MB/s~

★ 參考來源:
http://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83897922.A.352.html
Re: [情報] 蝦皮商城 十銓 CX2 2TB $1999


注:
SMR sata HDD 冷儲存不算太差,
插上俗稱烤麵包機的磁碟對拷,
1:1 備份速度根本幾乎不受影響~

但如果是當開機碟,
相比於 CMR / PMR 開機五分鐘,
SMR 直接變成三十分鐘, 保證卡到讓你懷疑人生!
個人體感等候比:
nvme M.2 pcie gen3x4 SSD < sata SSD < CMR / PMR sata HDD < SMR sata HDD
= 1 < 1.2 < 5 < 30


本人大推一式三份對拷機備份,
PC 上機雙 SSD,
開機 c:\ sata SSD;
資料 d:\ nvme M.2 SSD.
其餘冷儲存用 sata HDD 傳統機械式硬碟,
備份速度不差, 存放時間也夠久,
比較沒有 SSD 斷電半年左右可能掉資料的疑慮.
萬一 SSD 故障時,
有需要 HDD 臨時頂替一下就好,
平常雙 SSD 速度飛快 94 爽. ^_^y


DeQuanDesign wrote:
各位先進大家好~
有台主機想要裝顆SSD並安裝系統上去
請問文書辦公使用,無玩遊戲
目前CPU I7-4790,記憶體16G
這樣加裝的SSD並安裝系統,SSD有沒有DRAM有很大差異嗎?
想請先進們解惑,謝謝。
__ AMD粉絲,CPU&GPU首選! v( ̄︶ ̄)y __
嚇吧 wrote:
直接給結論:
沒有大檔案連續寫入需求的話,
SSD 有沒有 dram 都沒太大差異.
不只大檔案連續寫入 頻繁小檔案也會卡住

嚇吧 wrote:
sata SSD
pcie gen3x4 nvme M.2 SSD
pcie gen4x4 nvme M.2 SSD
pcei gen5......
以上這些規格,
選便宜的, 且 TLC 顆粒優先就好了!
nvme M.2 SSD 首選 gen3 因為溫度最低,
當然了如果賣 gen3 價格, 給 gen4 或更高規格, 那也可以啊~
另外買散熱片蝦皮有 99 元 JONSBO 喬思伯品牌用在 gen4 就很好用了.

根據我的實測:
sata SSD c:\ 開機很順.
pcie gen3x4 nvme M.2 SSD d:\ 資料讀寫速度更快但體感差不多順.
你可以參考文末附註 " 個人體感等候比 ".
系統開機是讀取 這看IOS速度 SSD都很高 所以體感差不了多少


嚇吧 wrote:
因為傳統機械 HDD 硬碟, 4k 寫入才少少可憐的比如 0.38 MB/s! @.@~
硬碟會卡頓就是它在拖後腿......
硬碟卡頓瓶頸主要是看零碎檔案 4k 寫入有超過或接近百妹 ( 100 MB/s ),
所以所有 SSD 固態硬碟的體感差異就都不大了,
而且開個機而已, 根本就不會連續寫超過 1/3 硬碟容量.
你可以參考以下舉例.
硬碟會卡一樣是看IOS速度 搜尋檔案的能力

硬碟IOS速度約100個/s
SATA SSD 4萬個/s
PCIE3 SSD 8萬個/s
PCIE5 SSD 40萬個/s
系統開機也才讀取幾千個檔案
對SSD來說都是不到一秒
對HD來說1000/100=10秒

硬碟有兩種能力要看
一個是IOS 搜尋檔案速度
一個是MB/s或GB/s 傳輸能力
iOS限制最大搬運數量 HD一秒最多找出100個檔案搬運
傳輸能力 限制最大傳輸速度 HD一秒最多約傳輸100MB/s(這裡整數表現 之後較容易比喻與計算)
(看轉速 磁曲密度與碟片多寡 約80~240MBs/ 目前有280MB/s的)

以硬碟ios 100 傳輸100MB/s去看
從1個100MB/s 到 100個檔案皆10MB/s 在這範圍內都能獲得最高傳輸速度
超過100個就是在增加時間 總大小超出100MB/s就是增加時間
單檔小於10MB 最大傳輸能力下降

以SATA SSD iOS 4萬 傳輸能力540MB/s
從1個540MB/s 到 4萬個檔案皆13KB/s 在這範圍內都能獲得最高傳輸速度
超過 4萬個就是在增加時間 總大小超出540MB/s就是增加時間
單檔小於13KB 最大傳輸能力下降

光iOS去看花用時間
給HD 600/100 = 6秒
給HD 6000/100 = 60秒
給HD 60000/100 = 600秒
給SSD 600/4萬 = 0.015秒
給SSD 6000/4萬 = 0.15秒
給SSD 60000/4萬 = 1.5秒

四萬個1K檔案 = 156MB
給HD
IOS花費時間 40000/100 = 400秒
傳輸時間 156MB/100MB/s= 1.56/s
「400+1.56秒」

給SATA SSD
IOS花費時間 40000/40000 = 1秒
傳輸時間 156MB/540MB/s = 0.289/s
「1秒+0.286秒」

這是SSD快的原因
然後這原因還必須要靠DRAM來達成四萬個檔案的排列整理 再寫回flash中 才有效率

嚇吧 wrote:
注:
SMR sata HDD 冷儲存不算太差,
插上俗稱烤麵包機的磁碟對拷,
1:1 備份速度根本幾乎不受影響~

但如果是當開機碟,
相比於 CMR / PMR 開機五分鐘,
SMR 直接變成三十分鐘, 保證卡到讓你懷疑人生!
個人體感等候比:
nvme M.2 pcie gen3x4 SSD < sata SSD < CMR / PMR sata HDD < SMR sata HDD
= 1 < 1.2 < 5 < 30
實際測試 還是道聽途說

SMR問題在寫入
SMR是在讀刪寫忙碌 讓檔案排列寫回才會出問題
例如開機磁碟 軟體 遊戲 下載暫存這類
SMR用在備份資料完全沒問題

在讀取上跟PMR同樣速度 不可能變成30分鐘
變成30分鐘 一堆人會出來說了
應該是那顆硬碟有問題 壞區過多
最後用整碟對拷去看
10TB 10萬個檔案

10x1000=10,000G
10000x1000=10,000,000MB

HD
100000/100 = 1,000秒
10,000,000/100 = 100,000秒
約28小時


SATA SSD
100000/40000=2.5秒
10,000,000/540 =18,519秒
約5.2小時


PCIE5 SSD
100000/500000=0.2秒
10,000,000/16000000 =0.625秒
1秒


我的系統碟
512GB SSD
截圖的檔案數量



以上為理論值
實際上有太多小檔案降低最大傳輸能力 讓時間會拖更久


 
對於沒有Dram不會影響效能跟我自己的經驗是差滿多的.

幾年前我們公司全部換SSD時,我因為早就受不了公司傳統硬碟的慢速,已經先自己換掉了,我是換美光MX500, 用起來很順,尤其是常要開跟編輯單檔100+MB的Excel很有感.

因為我已經自己換了,所以公司配的我就沒裝上,持續用我自己的,同事剛換也說快很多,我心裡想SSD當然快,也認為應該SSD都差不多.

但是又過了1年,陸續有同事開始反應越來越慢,常常開一個檔案要等很久,我也很好奇,去試試看還真的很卡,當時連MIS都不知道原因.

後來搞很久才發現MIS買的是沒有DRAM的SSD,準確的說,買的時候連MIS都不知道有什麼不一樣,採購當時也是看很多網上review推薦的型號買的,也有測試看起來都OK才買的,但誰知道實際用久了,就會越來越卡.

後來我建議不然去買一顆跟我同樣的clone同事的過去再試,神奇的是就順了.

從這件事以後,MIS採購都不敢買便宜的,但是有次運氣不好,買到Samsung 980Pro m.2 ssd,會突然卡住或很慢,也是無解,換別的牌子就好了,也是搞很久.
嚇吧
推實際使用經驗談 +1. 而我用了這幾年, sata SSD 才遇到一次明顯卡頓, 重開機就好了, 也許模擬記憶體用罄, 或其他因素, 不管它, 印象才一次...... 果然是重開機治百病! ^_^y
你的前文一堆數字, 就當作你附和我所述各種 SSD 遠比 HDD 快,
然後 sata SMR HDD 開機大約 30 分鐘是我實測經驗談喔,
不像你所說道聽塗說,
sata SMR HDD 開機不只卡成狗,
SMR 連大量資料複製貼上都會卡頓,
整顆 2TB 拿來複製貼上, 看你 SMR 能耐到哪裡?! XD
你可能沒被 SMR 卡過才在懷疑吧? ^ ^?

以前我的 sata CMR / PMR HDD 2TB 完整複製貼上大約八到十幾小時,
( 1 TB 還是 2TB 我倒是忘了, 因為後來都用 aomei 以及烤麵包機對拷了. )
SMR 讓我哀莫大於心死, 卡成個位數 MB/s 是怎樣啦? @.@~

不過用俗稱烤麵包機 2TB 硬碟就都大概 3~4 小時搞定,
SMR 幾乎和 CMR/ PMR 差不多.
用光碟機開機跑 aomei 來克隆也差不多 2.x ~3~4 小時,
個人經驗談, 一定要光碟機開機跑 aomei.
這裡順便也推 AOMEI backupper 傲梅軟體備份對拷. ^_^y

我有一式三份備份好習慣,
當初一時心血來潮, 加上本來的硬碟很多顆的底氣,
才想說分享經驗談! ^_^y
SMR 臭名昭著,
不信邪想說買一顆來嚐鮮看看,
一上機大量複製貼上看看,
SMR 當資料碟立馬卡頓.
接著才想說再磁碟對拷 clone 克隆成開機碟試試,
果然 SMR 又双叒叕試試就逝世,
經過我的實測,
SMR 只適合 1% 冷儲存應用範圍,
( 我只是抓個大概, 像我這樣一式三份冷儲存備份好習慣的人鳳毛麟角吧? ^ ^? )
且指定用磁碟對拷機 clone 俗稱烤麵包機備份就好,
其餘啥開機什麼的,
與大量資料複製貼上等裝機環境,
SMR 99% 屬於這類應用的劣品.

SMR 冷儲存只作一次生意,
一顆就嚇到下不為例,
寧願考慮二手良品 sata CMR / PMR HDD 冷儲存備份會比較好.
SMR 也沒多便宜,
應用範圍卻這麼狹窄 99% 很爛,
SMR 還是算了吧......


skiiks wrote:

... ( 前文 ) ... ( 恕刪 )

實際測試 還是道聽途說

SMR問題在寫入
SMR是在讀刪寫忙碌 讓檔案排列寫回才會出問題
例如開機磁碟 軟體 遊戲 下載暫存這類
SMR用在備份資料完全沒問題

在讀取上跟PMR同樣速度 不可能變成30分鐘
變成30分鐘 一堆人會出來說了
應該是那顆硬碟有問題 壞區過多
__ AMD粉絲,CPU&GPU首選! v( ̄︶ ̄)y __
1.DRAM很重要
處理一堆小檔時 效果才會出來
不然怎一堆測試沒DRAM的SSD就是慢


2.開機看IOS
硬碟一秒只能開100個檔案
SSD一秒至少四萬個檔案
開機也才幾千個檔案
才會用SSD後 不管哪個等級 開機都差不多
而HD還是有感的慢


3.SMR沒那麼爛
SMR讀取跟PMR一樣 不會慢
SMR寫入時會覆蓋兩軌
當第二軌有資料需要搬移時才會慢(搬出去 要再寫回其他位置)
一個寫入要兩次動作 所以不適合頻繁刪寫的動作
當第二軌沒有資料需要搬移時 寫入也跟PMR硬碟一樣

早期SMR會有問題是沒有緩衝磁區
所以會形成一種無限搬檔 延續到最後一軌的問題
但這要在寫入才會出問題 跟開機讀檔無關

現在有緩衝磁區 寫入會停在緩衝磁區
要給他時間重新寫入第二軌資料
以及重新排列檔案連續 重新挪出空白緩衝磁區
所以說不適合頻繁刪寫的狀態 系統 軟體 遊戲 下載暫存這類
用在冷儲存 備份 集檔非常適合

而現在除下載暫存會不斷刪寫磁區 需要PMR外
系統 軟體 遊戲都用SSD了


4.只用一顆出問題就說SMR爛?
開機有狀況 多半是硬碟有問題快掛了
磁區損壞太多才有可能開機半小時
跟是不是SMR沒有太大關係

目前8Tx8 四組8T陣列1
備份(偵測主系統新進度就即時備份)
集檔(有更好的影片寫入後 刪除舊影片)到現在沒出問題
退役4Tx8 四組陣列1 拆開個別用在 系統 下載 遊戲 其實也沒什麼問題
更不用講開機 根本沒開過半小時這種狀況

SRM PMR都遇過速度超慢的狀況 出狀況先升級一組更大的陣列1搬移檔案
搬完打掉舊小陣列1用軟體掃描檢測數天 都是「磁區壞區過多」
拆出好的那顆繼續用
也因為舊陣列1拆出 即使是好的也算舊硬碟 拿去用在任何位置

1995年養陣列1存資料到現在 用了不下百來顆
跟大集檔人比 小巫見大巫
但用SMR數量也有約四分之一
正常狀況下沒你說的開機半小時
壞掉才有可能 然後壞磁區SMR PMR都一樣


 
的確, 你的文章有修改過, 這很正常,
我也有時候常常修訂, 呵呵~
不過從我肉眼觀察到你原本三點還算沒什火氣,
現在你總共四點就又双叒叕補強了很多論述,
也許是個辯論高手, 可惜走偏了.

既然我這個苦主親身體驗到 SMR 開機卡大約三十分鐘,
讓你無緣無故就認知失調了吧? ^ ^?
你既然在這裡堅持你硬碟很多顆也很有經驗,
兩造僵持不下對吧? ^ ^?

我們的差異在於我還會去稱讚其他人的經驗談,
反觀你只是好辯, 但又站不住腳如下:

無妨, 一陽破九陰,
並非無故引用其它討論串,
而是我找來了最相關的:
標題: 抉擇困難~SMR真的這麼不堪嗎?
skiiks 回文
2019-10-28 20:02 #19
#19 樓是你,
樓層號碼我不知道會不會變動? ^ ^?
如果有摻雜被封鎖還是啥的情況時,
看不到其他人封鎖來封鎖去的文章,
請以圖文對照為準, 若有, 通常少幾個樓號吧? ^ ^?

重點你放在該討論串結尾了:
"
以動作時間相比的速度效益
PMR:新SMR:舊SMR 100%:80%:20%
(個人實際使用狀況比較)
"

在此幫你複習, 恢復你的記憶,
既然你 2019 年可以發表高見, 原來也是以比值方式呈現,
1 > 0.8 > 0.2 越大越快.

那麼今日我們對於 SMR 開機卡 30 分鐘的爭點,
即是我主張:
1 < 1.2 < 5 < 30 越大越慢
CMR / PMR = 5
SMR = 30

其中你的 80% : 20% 就是差四倍,
那我的 5 : 30 就是差六倍,
相差也就不多.

我習慣一開機就附掛很多背景程式,
夜神啦,
遊戲平台啦,
ATM 啦,
social APP 啦,
聽音樂啦,
驅動程式啦...... 包含不限於諸如此類.
再多跑一些時間也算正常吧,
電腦操作環境這麼複雜, 不光只有 4k, ios 計算快慢而已,
光是版權宣告或是提醒都會占時間,
甚至有些明明已經讀寫, 偏偏就還要再等等.

況且我也曾說過 SMR 改當資料碟,
大量複製貼上也會卡到哀莫大於心死,
一式三份備份好習慣,
佐以交叉比對還不夠入你的法眼嗎? ^ ^?
奉勸你不要只活在自己壞軌論的世界,
世界很美好, 真的不需要像你那樣卡關啦,
你的比值論這不就來幫你醒腦了嗎?! ^_^y

以上這些每個人的使用環境不同等細節姑且不論,
回過頭來說你的開機 30 分鐘堅持病因在於壞軌論,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也就不攻自破了,
你的弱點也很簡單 -- 畫蛇添足爾爾,
硬碟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怎麼可能只有壞軌論呢?! ^ ^?

你如果不亂添柴火倚老賣老拿幾顆硬碟來說嘴,
或許我也不想認真去找你的言論讓你自己打臉,
再多噴幾顆也是枉然, 在浩瀚硬碟海裡面, 統計學裡你也只是零頭,
你的動機很簡單,
只是要表達我的一顆硬碟沒有參考價值,
如此好辯但走向歪路,
同理可證你也是沒有代表性.

像我也常跟朋友說我是骨灰級遊戲玩家,
但都只是名義好聽而已來自嘲.

不用管你有幾顆硬碟,
透過你以上我找來你的自我評比,
壞軌論顯不足採,
再加上你益發措辭嚴厲的扭曲討論態度,
經查之後, 需要請你冷靜.

你都上萬分的評價更該珍惜帳號,
而不是在這邊發謬論作無謂的堅持一定是壞軌才會卡 30 分鐘.
我最討厭三分真夾帶七分假,
也懶得找假,
只要把你的言論拿出來互打, 你自己就倒了! 笑死~ XD

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在相關討論串分享遇到 SMR 很爛的經驗與故事而已,
mobile01 有紀錄為證.

也請別忘了你以前 2019 年的初衷,
所以請你冷靜剛好而已. ^_^y


★ 參考引用討論串: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7&t=5929689&p=2
抉擇困難~SMR真的這麼不堪嗎? (第2頁) - Mobile01
節錄 skiiks 發言即可:
其實現在要拿SMR碟瓦式硬碟當系統碟也可以
只是與PRM相比 多了「讀取與寫回舊檔案到他區」這動作 SMR使用上延遲會高了一點點
而這個多出的動作也不是每次使用都會出現

這個高了一點點的延遲 簡單講大概是這樣
PMR系統碟平均處理檔案速度100MB/s 新SMR處理起來80MB/s
對比過去舊SMR處理起來剩下20MB/s 已經進步很多了

SMR磁區狀況與PRM一樣 使用壽命與使用狀況也相同 不會更少
PMR能用幾次 SMR一樣可以用幾次
所以SMR也不是說備份一次就不去碰會比較好
跟一般冷儲存硬碟一樣使用就可以了
SMR只是需要時間去處理「讀取與寫回舊檔案到他區」
而這個動作 現在來說跟舊SMR技術相比已經很快了

以動作時間相比的速度效益
PMR:新SMR:舊SMR 100%:80%:20%
(個人實際使用狀況比較)
                              彈幕濃!

skiiks
2019-10-28 20:02 #19


skiiks wrote:
1.DRAM很重要
處理一堆小檔時 效果才會出來
不然怎一堆測試沒DRAM的SSD就是慢


2.開機看IOS
硬碟一秒只能開100個檔案
SSD一秒至少四萬個檔案
開機也才幾千個檔案
才會用SSD後 不管哪個等級 開機都差不多
而HD還是有感的慢


3.SMR沒那麼爛
SMR讀取跟PMR一樣 不會慢
SMR寫入時會覆蓋兩軌
當第二軌有資料需要搬移時才會慢(搬出去 要再寫回其他位置)
一個寫入要兩次動作 所以不適合頻繁刪寫的動作
當第二軌沒有資料需要搬移時 寫入也跟PMR硬碟一樣

早期SMR會有問題是沒有緩衝磁區
所以會形成一種無限搬檔 延續到最後一軌的問題
但這要在寫入才會出問題 跟開機讀檔無關

現在有緩衝磁區 寫入會停在緩衝磁區
要給他時間重新寫入第二軌資料
以及重新排列檔案連續 重新挪出空白緩衝磁區
所以說不適合頻繁刪寫的狀態 系統 軟體 遊戲 下載暫存這類
用在冷儲存 備份 集檔非常適合

而現在除下載暫存會不斷刪寫磁區 需要PMR外
系統 軟體 遊戲都用SSD了


4.只用一顆出問題就說SMR爛?
開機有狀況 多半是硬碟有問題快掛了
磁區損壞太多才有可能開機半小時
跟是不是SMR沒有太大關係

目前8Tx8 四組8T陣列1
備份(偵測主系統新進度就即時備份)
集檔(有更好的影片寫入後 刪除舊影片)到現在沒出問題
退役4Tx8 四組陣列1 拆開個別用在 系統 下載 遊戲 其實也沒什麼問題
更不用講開機 根本沒開過半小時這種狀況

SRM PMR都遇過速度超慢的狀況 出狀況先升級一組更大的陣列1搬移檔案
搬完打掉舊小陣列1用軟體掃描檢測數天 都是「磁區壞區過多」
拆出好的那顆繼續用
也因為舊陣列1拆出 即使是好的也算舊硬碟 拿去用在任何位置

1995年養陣列1存資料到現在 用了不下百來顆
跟大集檔人比 小巫見大巫
但用SMR數量也有約四分之一
正常狀況下沒你說的開機半小時
壞掉才有可能 然後壞磁區SMR PMR都一樣
__ AMD粉絲,CPU&GPU首選! v( ̄︶ ̄)y __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