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T500可看看,看欣亞現在也才兩千五左右,我原本是在看T500和KC3000,結果618酷澎有滿千折200活動就買了KC3000,不用兩千四,當時其他低階一點的也要近兩千,差沒幾百塊不如買好一點的,安心
借串問

我的筆電是LG gram 14Z90S,只能塞下單面的M.2 SSD,我想請問:
1. 請問單面的1TB SSD目前有高CP推薦型號嗎? 主要用於放冷資料(影片、文件、音樂 等)
2. 請問這種極薄的厚度還需要貼上額外SSD散熱片嗎?(一條直接黏上去SSD晶片上那種) 還是買來直接插上去就好?
3. 我這需求是否購買QLC/Gen3的即可? 不需要到TLC/Gen4?

筆電拆解圖如下(網路圖:https://kite1119.com/2024/10/11/ai-lg-gram-14z90s/)

NanoGuidingStar wrote:
借串問我的筆電是LG...(恕刪)


直接貼上去的應該是 導熱矽膠墊

通常超薄筆電要貼 導熱矽膠墊 應該是有難度,而且 導熱矽膠墊 也要接觸到底板才能夠用底板散熱,
如果底板為非金屬材質,基本上也是沒用。

如果是放冷資料,基本上應該沒有散熱問題,
例如我的筆電的第2顆Data 碟的SSD與第1顆OS碟SSD,在平常的的使用溫差大概就差了10度,
因為沒有太多的資料在讀寫,就算短暫的讀寫也不是長期高溫,
所以應該不太需要才對,如果要的話也可以買超薄的 導熱矽膠墊 是有在賣的。

至於QLC與TLC,我是會選擇TLC,例如我的選項的這3個,
WD SN5000
Crucial P310 Plus
Kinston NV3
我後來是購買 WD SN5000,或許是TLC 與 過去對WD的使用經驗,
供參考。

現在SSD的價格真的不便宜,
查看之前曾經購買過的品牌與價格,從 2012~2025,就 2023年是最低價,
這些都還活著持續使用中
2025:WD SN5000 1TB:1853
2023:Lexar NM790 2TB:2299
2023:Lexar NM620 2TB:1499
2023:Acer Predator GM7 2TB:2499
2023:Acer Predator GM7000 2TB:2980
2022:WD SN850 1TB:4690
2019:Intel S4600 1.9TB:8760
2019:三星860EVO 1TB:5670
2019:WD SN750 1TB:6356
2019:Intel S4500 480G:2588
2018:Intel S3500 480G:3990
2017:Micron MX300 1TB:6799
2016:SanDisk SSD Pro 960G:11900
2016:SanDisk SSD Pro 480G:5790
2016:Intel 535 480G:4699
2015:Micron M550 512G:5480
2012:SanDisk SSD 120G:3500
NanoGuidingStar
eason890904 wrote:
不當系統碟的話 GM7...(恕刪)

GM7 系列 跟致態 評價都很好
可考慮微星M480 Pro也是蠻穩的,TLC&有DRAM效能和溫度表現都不錯,我用超過一年以上
eason890904 wrote:
不當系統碟的話 GM7...(恕刪)

致態Tipro 7100
這支也可以,美光 Crucial P310 1TB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