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ps就是那麼低,問題就是那麼多,這一次砍掉很多選擇
包括很多台廠跟金士頓所有的V/V+系列我是完全不考慮的
剩下的Indilinx穩定有餘,效能不足,便宜的話可以考慮
再來就是marvell,Intel跟Sandforce了
SF的2xxx得挑牌子跟顆粒,Intel反正就是310系列,效能合理保固優良
marvell就是Intel 510,美光M4跟Plextor M2S跟M2P
Intel 510價格偏貴,M2S效能偏差,現階段我就考慮M4跟M2P
一些效能測試揭露M2P效能還在M4之上之,加上不錯的質感又是台灣製造
其實蠻心動的,目前只出現一兩篇文,就等多一點的開箱文吧
xlsh0131 wrote:
SSD 金士頓 V+ 512G
4K R/W也太低了吧
感謝提供資訊,讓我更加確信買intel和Micron比較好...
V+ 100系列最讓人吐槽的一點
就是不支援NCQ,所以多深度的4K不會強到哪去
換角度想
對於某些有SATA卻不支援AHCI的主機板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另一個可吐槽的地方就是SMART資訊沒啥參考價值
所以無法得知SSD到底被寫入了多少資料跟其他正確的資訊
但是論能力,V+ 100系列是很不錯的入門SSD
這些純屬我個人心得,我自己也有購入一顆
當時4200元台幣入手一顆96GB的
當時在M01發的開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