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不覺得....SSD最近感覺像一攤死水嗎?

從去年年初的3k預算 只夠買64G 到年中已經可以買128G(去年三月初64G M4 2780 Intel 520 3900)
從三、四月起 幾乎每個禮拜開始觀察SSD拼殺價
七月底組新電腦順手買了E200(160G $3499) 當系統碟爽爽用到現在....
目前用了35G 還有148G 用了20% 撐個幾年不是問題

看起來短時間256G應該不會像去年那樣價格大崩盤
還是找一個評價OK的 好好用個兩三年等512G 1TB吧....
說真的,2013全球不景氣,連WIN8 都挑不動換機潮,說穿連APPLE 都有壓力。


但說回SSD,不景主因有:
需求問題
1. 有錢的人要買高價筆電己內置有SSD,無須再另行購買。
2. 買低價至中價筆電的人又覺得用一部筆電的1/3價格買SSD不值。
3. 再來就只有當年有高端筆電想用SSD來延命,這類人大多在上年中己經購入了。
4. 己經有的不太舊SSD不會在短時間內再買了,換一夥差異性不大。

再來
1. 觀望新20nm /TLC 製程換來更低價
可惜是2013年持平就偷笑,反而20nm的壽命穩定性還比25nm差,TLC 更不用說。

2. 速度有所突破
可惜是只能以跑分軟件來作突破,實際速度未必比以前的快。



總結就是 速度沒快,價格不降,容量不升,壽命下降。



sorax wrote:
先說 這不是戰文~~...(恕刪)


因為錢還沒進到01老闆的戶口裡, 要怎麼熱起來...lol
因為...錢越來越貴.壽命越來越短
SLC : single bit per cell 寫入次數:100000
MLC : 2 bits per cell 寫入次數:3000 -10000
TLC : 3 bits per cell 寫入次數:500-1000
以MLC來說.32n的寫入都有6000-10000.可是新的20n的反而只剩3000.有時還只到2000.所以反而比之前的差.也就是製程越新.夀命越短.速度卻到了瓶頸.只快一點點
為什麼一定要降價 樓主有想過嗎?

薪水 電費 油錢 原物料
這些東西每年都在漲
組裝出來的電子產品卻可以不漲反降

你如果知道的話 你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
因為D槽可以無限擴充,但C槽只需要一個

rayang wrote:
為什麼一定要降價 樓...(恕刪)

電子產業會因技術提昇而降價.
萬物皆漲,只有3C會跌.

cckm wrote:
電子產業會因技術提昇...(恕刪)


其實技術提升 只是原因之一而已
煉油技術 食品生產技術 造車技術
這些技術也有提升 但還是年年漲價阿....

其實關鍵是
電子產業會把量衝出來 衝出來的量要盡快消化掉
所以 會用削價競爭銷售

長久以來就有3C產品會降價的錯覺


但是等到生產技術穩定
生產商沒有刻意去衝製造量 而是穩定的有多少訂單就做多少
沒有囤貨壓力 價格就穩定了 比方說硬碟就是這樣

現在的SSD 只是跟傳統硬碟一樣~

sorax wrote:
先說 這不是戰文~~...(恕刪)


消費性產品越賣越貴

算了吧寧可用HD

等降到比以前便宜再會考慮再買

RAM也是一樣

除非掉到跟以前一樣

不然夠用幹嘛買新的

toocck wrote:
因為...錢越來越貴...(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
但是寫錯一段,這個大大寫得更正確。
cheonglee wrote:
總結就是 速度沒快,價格不降,容量不升,壽命下降。

其實新的製程,在沒有改變結構情況下,相同容量,基本上校能是會降低的,所以通常新的製程出來,對應的要容量提升,不然出來的數據會不好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