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TLC ssd除非大容量要不然真沒買的價值1.SLC cache用完後的掉速大廠還能控制速度在硬碟上限上,有些根本就跟硬碟一樣了.2.壽命問題還有韌體成熟度...三星的TLC ssd算是特挑還是有些小毛病,沒必要花錢當白老鼠3.當白老鼠就算了,那精美的價錢是怎麼回事?根本沒便宜多少4.3D TLC SSD要出來了,壽命更長.
thron wrote:其實現在TLC ssd...(恕刪) TLC顆粒目前覺得狀況還是偏多,但在可接受範圍。現階段MLC還是比TLC的適合當系統碟。尤其現在TLC賣的價格和MLC比(這邊是指成品),感覺不出優勢來!
dennis168 wrote:TLC顆粒目前覺得狀況還是偏多,但在可接受範圍。現階段MLC還是比TLC的適合當系統碟。尤其現在TLC賣的價格和MLC比(這邊是指成品),感覺不出優勢來! 『感覺不出優勢來』是用何種依據?,難道寄望 TLC SSD 240GB 售價1500元以下才有CP值,屆時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初SSD當出道 價格萬元時,購買的人不就頭殼破洞
dodoman007 wrote:『感覺不出優勢來』...(恕刪) 你可能沒看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1.如果當MLC的SSD賣的價格和TLC的價格一樣,你會優先選TLC嗎?2.那在相同容量下,當然會期望TLC的價格應該要比MLC的要有競爭性。再來MLC顆粒的240G都有人開賣1688NT了,有些TLC還可以賣破2000NT。
dennis168 wrote:你可能沒看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1.如果當MLC的SSD賣的價格和TLC的價格一樣,你會優先選TLC嗎?2.那在相同容量下,當然會期望TLC的價格應該要比MLC的要有競爭性。再來MLC顆粒的240G都有人開賣1688NT了,有些TLC還可以賣破2000NT。 所以是你沒搞懂我的意思,SLC -->MLC-->TLC-->QLC 產品研發技術上都有它的延續性 甚至取代也不無可能,如果寄望TLC售價比MLC在更低,那QLC 可以繼續躺在實驗室了,依照你的思維 QLC 殘值跟大便差不多吧
dodoman007 wrote:所以是你沒搞懂我的...(恕刪) 那個是cost down的過程,同樣的體積以壽命為代價換取容量,聚焦重點在於降低成本,3D TLC才是真正下一代的技術.當年MLC能成為主流不是因為MLC比SLC好,而是因為MLC的價錢一般人能負擔,剛推出來時MLC也是問題一堆,SLC還是主宰在高負載領域上.以此要求TLC便宜本來就很合理,同容量要求MLC的2/3價錢附近我不覺的怎麼過分....無論如何TLC本來就比MLC體質上更易磨損,韌體也不如MLC成熟,當白老鼠何必?說到QLC,一開始有拿來做低價隨身碟,不過後來大廠也沒這樣做....問題太多,你要花在控制器上的成本更高,TLC還是目前大宗.在常讀寫的媒體上,QLC本來就沒有價值.
dodoman007 wrote:所以是你沒搞懂我的...(恕刪) 如果技術的演進變成比較差,通常是要價格比較有優勢,不然誰要用比較好規格價格買比較差的東西,你還可以買的很高興?thron wrote:當年MLC能成為主流不是因為MLC比SLC好,而是因為MLC的價錢一般人能負擔...(恕刪) 沒錯,我有錢我也當然願意買SLC。只是那個價格,對我們這種一般使用者來說,算一算不是那麼划算。只能選比較便宜的MLC來用!
我有一顆120G MLC當系統碟+VM 用兩年了,寫入3T多因還有一顆MLC用不到一年就掛了,想說買保固長的好了所以貪保固買了Sandisk X300 TLC官網稱可寫入大於65TB,照這樣算 應該可以用個快40年吧?希望能撐很久一點…只要其他零件不要壞掉lolj155697 wrote:假設使用250G的T...(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