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rliu wrote:因為真的覺得很麻煩,之前都是用128G的,但是每次用先鋒看電影,心裡總是覺得硬碟可能會爆,讓我覺得很煩想說直接換一顆高擦寫的,這樣第一不用再分硬碟 怕看電影SSD太快爆的話,就加記憶體,並且使用防寫系統或影子系統,讓大部份的讀寫都在記憶體,這樣就不必擔心啥壽命問題.除非SSD故障,哈.
太天真了~就拿外面市售的螺旋省電燈泡來說~上面都標榜幾千小時的壽命~~那就真的能點這麼久嗎~之後還不都因為裡面的電子零件故障~~ssd也一樣他不是只有一個東西構成的~其他的電子零件也會發生故障!!他只是跟你說他的eMLC壽命可以這麼高~但沒說控制器不會壞掉~不會掉速~~以前買的ezlink slc 32g*2 也沒壞~還不是丟在一邊!!
spyeve wrote:太天真了~就拿外面...(恕刪) 電子的東西越做越小, 確實很多東西容易受到熱度,良率,材料與電壓變動而受傷毀損. 但是螺旋燈泡這種東西容易壞最主要還是大陸那邊偷工減料與技術良率不佳所致. 劣幣驅逐良幣之後, 再也買不到高品質不偷料的好物了以燈泡與SSD相比, 似乎不能畫上等號. 最主要還是別買大陸製造的3C產品. 從煉銅鐵,元件,到顆粒. 大陸產能過剩, 工廠為了避免被淘汰, 每個環節都偷料, 而且組裝也青青菜菜. 當然相對耐用度就差了. 然後用一句話電子產品都這樣來帶過. 打翻一船人也不好. 買東西最好還是別買中國品牌與中國製造的型號是避免買到短命產品的最基本概念.
其他東西的確是會壞,所以建興只敢保三年而不是更長,至於威剛金士頓為什麼敢保五年呢?出貨量是一個很大的指標,出貨量大自然玩得起,但說實話SSD除了顆粒壞掉之外,我還沒有看過誰說SSD控制器壞掉的,硬碟內容完全消失的那種不知道算不算?多數壞掉就是整個抓不到,估計是供電部分還是電路板出了問題,但從顆粒上來說,廠商主打eMLC顆粒就是讓買家不用擔心因為寫入太多次壞掉,如此而已,沒看到一堆廠商保固對寫入量加了但書?TBW開的低就是因為顆粒沒多好啊~~
csc343 wrote:其他東西的確是會壞...(恕刪) 先前找MX200的貨看到一般消費者在網拍多買的面交驗貨時確認是全新未拆的所以也沒有現場試機拿回家一試才發現,根本無法讀取這算不算控制器壞掉還好有保固但是換了顆300回來很不爽
我八年前買一顆60G SLC的都死過一次了……不過就算他沒死現在我也沒他當主力了接頭、規格提升,和汰換的速度,遠比晶片組死的速度快廠商和消費者的共識,都偏向走往過保即汰世代交替的模式下一顆SSD撐過五年就差不多了4~5年後的主流需求會是到怎樣?誰也不知道
主流需求啊,我倒覺得現在用WIN的主機來說,系統碟的大小幾乎都是很穩定了,估計十年也不會變,當初WIN系列一直忽略效率,配合的INTEL新架構慫恿使用者不停升級,到最後被看破手腳,加上其他系統推出,相比WIN系列更輕巧又流暢,微軟才開始對WIN系列開始瘦身和提高效率,不考慮什麼特殊的安裝方法,重灌一次系統+Office使用容量也只是20G以內,如此系統碟的大小需要多大??一般使用者不常做大量影片檔搬移的話,基本上128G也是綽綽有餘,就算是我這樣的用法,也不覺得需要用到300G以上,雖說高容量平均分攤後寫入壽命相對較長,但是空著不用的空間對荷包可沒有什麼幫助啊~要不是當初沒發現接頭氧化導致M4 128G升天,現在估計還是在電腦裡跑得好好的~
pliner wrote:小弟的S3500 600G...(恕刪) 看來MLC級別的真的是能用超久,最近看PPT那邊都在說今年可能不會有MLC了,也在考慮購入一顆MLC本身是晶圓廠的SSD生產廠商的SSD是不是如板上所說這樣搞呀?那真不知道該買哪個牌子的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