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寫入後 SSD 耐用嗎?三星 V-NAND SSD 970 Pro/860 Pro 持久讀寫實測

耐用程度不是只比寫入容量,還要比價錢

假如A產品容量只有別人1TB,要價1萬,可以寫入10PB
而B產品容量是1TB,要價5000,可以寫入5PB

那選用B產品,時間到了再更換,或換取更大容量更大寫入量,都是更好的選擇
而A產品只適合不打算一直更換SSD的用戶

PS:
(1) 有多少SSD用戶打算這次一買就用5年以上的? 如果覺得5年內會升級更高容量的用戶,那"適當"的耐用度就比較合適
(2) SSD的容量與單價預估2年內還會持續下跌,主打5 - 10年以上的耐用度其實意義很(實際用戶寫入容量也沒有那麼高,一般般的產品用5年以上也不會有太多困難)
Luffyok wrote:
請問這款970 Pro(恕刪)


970 Pro 可以
如果你的Macbook Pro 是 Late 2013 到 Mid 2015 的話

系統要先更新到10.13以上
然後你還需要一個轉接器才能接上去喔

可以搜一下Macbook版,裡面有一棟樓資料很多
ra1xp wrote:
難怪,我才想說那個860...(恕刪)


請問 SanDisk Extreme Pro 不知道在超大單一檔案,例如100G這種,是否會進行到中途發生降速?
ra1xp wrote:
難怪,我才想說那個860...(恕刪)


Sandisk extreme pro 用料很大方, 有DRam 1GB + SLC 1GB同時為MLC做快取
大約會降速到280~300MB, 缺點就4K讀寫表現沒3D MLC好
現在TLC QLC有賣什麼快取都沒有的拉基, 傳個資料就掉到幾十KB
袋鼠國大冒險
mark_lu wrote:

國外的AMD論壇有提到這事,最新版的晶片組驅動似乎也沒解決這問題,老外也是罵翻天了,驅動的主導人再回覆留言裡也沒有正面回應,就奇怪台灣這好像沒幾個人有發現?


我後來有完整跟完那兩串文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

這狀況似乎是x570 Windows下的獨有issue

x570在Linux下則不會有4K效能低落的問題

x470 b450之類由祥碩操刀的晶片組也沒這問題


所以目前我的看法是...

應該就是AMD 的Windows 驅動在storage這塊出的包了
MLC 2TB才是王道
"搭配內建的 SLC 快取記憶體" 這句話不太對耶.
Pro就是MLC, Evo 就是TLC. 不會混用SLC才對.
而TLC 寫入效能較差, 所以會用所謂 SLC cache的方式, 資料先寫到low page, 再搬移.
這樣好處當然就是有看似很好的效能, 但如果是持續寫入還是會原形畢露.
各有利弊嘍.
https://benchlife.info/96-layer-qlc-3d-nand-launched-intel-ssd-665p-hands-on/





nick667 wrote:
現在 512GB 才...(恕刪)


國產品牌不敢領教,曾經買過創見370S,資料說再見就再見,再便宜也不買!
y20070122 wrote:
國產品牌不敢領教


可以拿來當寫入暫存

快的SSD當主力,然後調整系統寫入位置 (延長主SSD壽命)

能搬多少寫入就搬多少到暫存SSD (便宜)
- page file
- temp 資料夾
- 其他應用程式暫存寫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