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hsy wrote:紅框起來的這兩行是什麼意思? 此晶片理論上最高可以跑2x但是目前只有跑1x的意思。至於為什麼會只有跑1x就是個好問題了,不知道是此卡本身設計限制、主機板資源分配還是其他因素造成。
wei6233 wrote:此晶片理論上最高可以跑2x但是目前只有跑1x的意思。至於為什麼會只有跑1x就是個好問題了,不知道是此卡本身設計限制、主機板資源分配還是其他因素造成。 這就是我納悶的地方,我明明插在x16槽,為什麼還是跑出x1的結果,而且這卡看起來真的是只能跑到x2,並不像官方寫的那樣,可以跑到x4,我看廣告數據這行寫的似乎很有技巧:
chansaikit wrote:你這樣搞還不如用主...(恕刪) 是的,目前依照網友建議,公司已經決定換主板和CPU,使用onboard raid或是搭配高階陣列卡。不過還是想搞清楚我的相關配置,哪環節造成這塊卡跑出這麼糟糕結果,以便下次遇到類似情況,能夠不要再花一次冤枉學費。
我公司的需求,跟開版的版主有點類似,主要是一些實體主機,每一台主機都是單顆SATA HDD 效能慢不打緊,哪天Crash,耗費大量時間去挽救,一堆行政人員等著網路或系統修好,壓力就大。所以我個人的作法當然是先做好功課,確定台製Server主機板用哪款 ( Intel Server Board S1200BTL )SATA Port 有六個我買 INTEL 530 SSD 12GB 4顆 作 RAID0 (Stripe Set),安裝好系統後,把其他實體機器 P2V 移轉至虛擬主機內跑SATA 0~3 作 SSD RAIDSATA 4 裝一顆 500GB SATA HDD當 VMDK Local BackupSATA 5 裝 DVD-RAM以下是主機升級後的簡單測試以下是單顆 HDD 裝於 SATA4 的簡單測試,Disk IO果然就是最大的瓶頸安裝一個VM (Win7 32bit),測試看看 VM裡面的效能耗損會不會粉大,還好還可以接受
Harlem_Hsu wrote:我公司的需求,跟開...(恕刪) 比較類似的是後面有一堆設備在等著你的電腦檔案,不能停太久或等太久的壓力。不過倒沒有像您用到這麼完善,我們只是很單純的靠軟體大量運算設備需要的檔案,所以只各準備了兩顆備援的系統硬碟和消耗性資料硬碟,隨時可以『直接換上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