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從事資訊行業或工程業務需求,有誰會去用RAMDISK,
買得起PHOTOSHOP的都是業務需求,買得起貴乎乎的軟件"用不起"SSD
,還在乎那SSD Write上面還拿出09年的舊文,

真的是業務要求,不要以為Adobe 不知道誰人用"不付費版",每張相都有水印可以查到的啊
以前我那公司就因此賠償給Adobe 要求數百萬,最後講和,就是Adobe收一百二十萬新台幣賣個Photoshop企業LICENCE給整間公司用。
當然我不是說用"不付費版"就是壞人,但我想說的是一個SSD在企業算得上是甚麼錢。
32GB 記憶體拿28GB來當RAMDISK,我肯定用了比不用還慢。
pagefile.sys 如果RAM 夠的話(大於8GB),每小時生產的存取量不會大於200MB,在Win8下大多情況是0MB/0MB,有時會用135MB左右,在Win 8系統己經對SSD作優化,例如在SSD上配置10GB 的pagefile.sys時,在SSD上根本只是佔位,而沒有進行寫入的,玩RAMDISK 反而打亂WIN系統的記憶體管理,用多無謂的CPU資源在處理背景行進(OS<>RAMDISK),很多時間還會比較LAG。
還有如果只對IE Chrome 以及firefox 進行快取配置,實際上可節省有限,說這樣簡單的配置可以大幅減低上網時產生的SSD寫入是自我安慰,事實是很多如script 的cache,記錄 還有recovery 的寫入是比網頁快取用多達數倍,
像IE 上網一小時典型的用量是: 200-280MB -不移動快取
140-200MB -移動快取
就是網頁快取其實每小時只是產生約40MB的量,其他是記錄,復原等寫入,
firefox 還利害,每小時產生400-600MB,但其中只有約40MB是快取,即是單純只把快取指向RAMDISK所省的不多,當然可以把甚麼Profile甚麼recovery 全部指向RAMDISK,再回存,但又會有系統不穩之問題。
以上資料不信的話,自行Download "Process Monitor" 看系統寫入資訊。
不要說我沒用過或設定不當,甚麼自動增大,定時回存,延時寫入等RAMDISK技術我都測試過,市面上較出名的那幾牌子的RAMDISK我也測試過,RAMDISK問題是越要系統穩定,程式要做的模擬就越多,所佔CPU資源就越大,速度以及反應就減慢,只是開一個測試軟件爆發就說有多快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分析系統問題和樽位就要對軟件硬件系統有深入分析了。
RAMDISK跑測試一個問題是,他反映不到系統運算吃重時的實際情況,這正正是RAMDISK的劣處(CPU拿出能力跑多一個高優先度實時線程),反而硬碟SSD是跑專門硬件,對CPU不吃重。
東西不用還易壞,一個256GB的3000PE SSD,每小時寫入2G,24小時@7天,也要43年才寫到壽命結速,
事實的是一般家用,就算拿來亂BT,要玩完一個SSD也是很難的。
不要以為硬碟就不會壞,機械的東西想壞也是很容易的,機械盤那個動臂,磁頭也是有壽命的。


























































































